-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装备破题“大而不强” 国际产能合作倒逼工业升级

2015/05/21 10:2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王辛夷

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将与我国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的主要任务。......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将与我国装备和产能契合度高、合作愿望强烈、合作条件和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以点带面,逐步扩展”的主要任务。

  此外,《意见》还明确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12个重点行业。

  在过去,中国制造总是以物美价廉的商品形象出现在全球各地。而在这份《意见》中,推动产能合作,将以中国产业、中国能力与世人见面。

  “我们不是简单的把产品卖到国外,而是把我们的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去,同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能力。”在2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表示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核心就在于通过这样的合作把产品的贸易、产品的输出推进到产业的输出和能力输出上来。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李慧勇对记者表示,《意见》确定的重点行业均为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但产能过剩情况较为严重的领域。这一提法鲜明地将“一带一路”相关装备出口,与相关产业过剩产能向外转移建立直接联系,推动国内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的装备和产能走出去,满足区域内互联互通的需求。

  倒逼中国制造提高竞争力

  “中国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通过国际产能合作,要把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放到国际市场上去进一步锤炼。”顾大伟认为,对装备制造业来说,关联的产业多,产业链条也比较长,吸纳就业的能力也很强,是国家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集中体现。

  作为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设备的生产制造,先进装备制造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突出特点。

  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超过20万亿元,占全球1/3,稳居世界首位,是当之无愧的全球装备制造大国。

  然而,和很多中国制造一样,中国装备尚未摆脱“大而不强”的魔咒,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设计水平较低,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础制造工艺落后等问题表明中国装备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中国装备亟需转型升级,顾大伟认为,“走出去”正是给中国装备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推进产能合作,可以把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产品,中国的制造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在国际环境下来展开竞争,这样的竞争就会倒逼中国工业、中国企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顾大伟认为,“这是中国经济未来至关重要的一步。”

 产能合作不是落后产能走出去

  《意见》明确提出,将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化工、轻纺、汽车、通信、工程机械、 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12个行业作为重点,分类实施,有序推进。

  细数《意见》列出的重点行业不难发现,其中钢铁、有色、建材等不少均是我国产能过剩产业,经常出现在许多地方淘汰产业目录中。

  那么国际产能合作是否意味着落后产能走出去?顾大伟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要走出去的产能是我们的优势产能,是我们的先进产能,这是《指导意见》里非常重要的核心。”

  浙江工业大学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衍泰介绍,“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概念,其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定地理空间的特定发展阶段紧密相连,通常是指产能利用率过低,造成人员、生产设备的闲置和成本的浪费。

  他强调,产能过剩并不意味着产能落后,如果与接收国需求匹配、并避免产生负面的经济和生态问题,就不能说产能过剩有害。

  在中亚、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很多欠发达国家,由于工业体系不完整,大量产品需要进口,迫切的希望提高他们的工业化水平。

  “我们有能力,他们有需求。”顾大伟认为,通过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大规模的合作,对所在国来说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产业体系,带动这些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非洲、拉美、中东 海螺水泥确定海外扩张方向

海螺水泥表示,公司计划在非洲、拉美及中东地区寻找海外扩张机会,以平衡国内需求下降的影响。

国务院: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 加强建材行业产量监测预警

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国务院发文!错峰生产常态化!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到2025年底,水泥、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平板玻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20%,建材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央视聚焦!水泥行业点燃绿色低碳发展新“引擎”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国,水泥产量长期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中国水泥企业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为境外投资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提升了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水泥行业在列!国务院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

水泥行业未做调整,依然由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1 16: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