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领跑广西绿色建筑

2014/12/01 10:35 来源:中国建设报 朱惠英

作为广西惟一的建筑类科研院所,建院50多年来,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已发展成为集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监理、工程质量检测等建设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该院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广西特色低成本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成为广西建筑行业的科技排头兵。......

  承担国家、行业、地方的170多项科研项目,主编或参编完成国家、行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4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0余项,获得省部级优秀勘察设计奖近百项;先后荣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先进企业、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创优型企业、原建设部“十一五”建筑节能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作为广西惟一的建筑类科研院所,建院50多年来,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已发展成为集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监理、工程质量检测等建设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

  该院紧跟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政策导向,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广西特色低成本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成为广西建筑行业的科技排头兵,领跑广西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事业。

  打造平台 坚持科技创新

  创新是灵魂,平台是关键。近年来,该院持续加大科研条件建设资金投入,依托广西建筑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及广西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打造精英团队。

  目前,该院为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基地配置了一流的科研仪器和设备,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试验研究和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可承担建筑节能保温隔热材料、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能效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和检测评估,拥有广西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工程技术中心、广西绿色建筑节能中心等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研究方向涵盖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技术与节能装备、绿色建材与新型节能结构体系等方面。这些高层次科研平台的建设为该院科技创新及技术服务工作的持续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该院还加大科技投入,在总结多年来取得的大量基础及创新性科技成果基础上,提出打造广西绿色建筑精细化设计以及因地制宜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技术路线及设计方略,努力做到科技创新与设计结合、科研与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结合、科研与工程质量检测结合,使广西的绿色建筑建得起、建得好、能使用、易推广,有效解决好看、好听但不好用、用不起的问题。“十一五”以来,该院共获得科研成果52项、广西科技进步奖8项、自然科学奖1项。2010年、2013年,该院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西创新型企业。

  坚持创新 保持技术优势

  多年来,该院始终坚持走创新建筑科技之路,在建筑领域不断完善自身实力。

  政府支撑服务,在广西同行业中占据首位。该院是节约型公共机构建设技术支撑单位、广西惟一一家获批开展政府监管的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认证检测单位、广西具备资质的3家省级建筑能效测评机构之一。

  精细化专业技术服务,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该院是首家为政府部门和市场提供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的单位;是广西惟一一家为行业提供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技术咨询服务的机构;是区内应用新技术最多,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单位之一;打造了大量技术集成应用的广西建设工程示范项目等。

  科技创新能力及科技攻关项目,在同行业中占据首位。积极开展与广西发展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相关的科技开发及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每年立项的广西科技项目数、获广西本级财政支持的科技经费均列建工口榜首。2010年,该院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获得国家财政专项经费支持400万元。

  培养人才 保持发展后劲

  用业绩成就人才,用事业发展人才,用成绩激励人才,用文化熏陶人才,用感情善待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该院历来重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激发员工的创造智慧,培育创新意识,积极打造精英团队。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坚持在学习中培养人,在工作中加担子培养人,在与国内外交流合作中培养人,在市场竞争中培养人。

  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研讨和培训等活动,加强与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等在建筑技术、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广开渠道,积极引进各类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及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打下基础。

编辑:余乐乐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9 02: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