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经济区域版图悄然转变 出口数据说话分量大

2012/08/20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随着既往的发展模式逐渐到头,近年来,中国经济开始了漫长的调整与转型。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种转型涉及到技术与空间两个维度:技术上,升级换代;空间上,梯度转移。体现在实践方面,便是东部地区的腾笼换鸟,以及中西部地区借承接产业转移,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

  随着既往的发展模式逐渐到头,近年来,中国经济开始了漫长的调整与转型。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种转型涉及到技术与空间两个维度:技术上,升级换代;空间上,梯度转移。体现在实践方面,便是东部地区的腾笼换鸟,以及中西部地区借承接产业转移,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中部留住了打工者的脚步

  目前来看,技术的升级换代还存在着不确定性,但空间上的梯度转移已初见效果。

  来自四川省劳务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四川转移农村劳动力2100万,其中省内转移1091万人,历史上首次超过向省外输出的规模。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发生重大变化的信号。事实上,四川省并不是体现转型趋势的孤例。早在2011年,另一个传统劳务输出大省河南省,便已出现类似的情况。统计显示,2011年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2450多万人,其中省内转移达1360万人,超过省外就业人数260多万人,省内就业首次超过省外。多年来,河南、四川两省的劳务输出各占全国规模的1/10。

  更多的证据显示,从东部到中西部的产业与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大格局,在中国已经逐步成型。比如以富士康为首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西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类企业多活跃于东部沿海地区,确立了中国制造在世界上的优势。但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人民币升值,这些对成本较为敏感的企业纷纷西拓:2009年,富士康与成都市正式签约;次年,入驻河南,从谈判到签约仅用时一个月,从入驻到第一个项目投产又是一个月,被誉为“河南速度”;而在另一个中西部重镇重庆,惠普、宏基与华硕等龙头厂商的落地使得该市的经济发展质变。

  与产业梯度转移相伴,中西部地区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东部地区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数据显示,2012上半年,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普遍高于10%,而东部地区大部分在10%以下。具体而言,重庆、四川与陕西等省份2010年以来GDP增速连续高于13%,贵州则以14.5%的增速领跑全国。

  出口数据说话分量大

  出口数据的变化可能更能反映这种趋势。在东部地区出口普遍疲软的情况下,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最新数据显示,1-7月,传统的出口大省广东出口同比仅增长6.2%,同期江苏、浙江和上海分别增长2.7%、3.4%与0.6%;相比之下,中西部的重庆,出口增速达到惊人的2.1倍,河南、四川和江西也分别达到75.5%、56.9%和51.3%。

  而且我们还可以预见到,这种区域性的经济转型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济增长的西强东弱也将成为常态。这也意味着,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将面临不同的政策选择。

  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不再,要求这部分地区的产业向附加值更高的高端制造业与第三产业转型,这在技术上可能会存在一定难度。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思维模式也有必要从土地经济切换出来,转换“后土地经济”时代,以经营城市资产,而非单纯靠把土地卖出个好价来谋取发展。

  对中西部地区来说,任务相对简单和确定一些:承接东部省份的产业转移,利用中国经济的纵深实现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将成为中西部省份的不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中西部地区在求发展的同时,应竭力避免重走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考虑到中西部的生态环境较东部更为脆弱,原有的破坏性发展模式显然更不可取。此外,在这部分后发地区,土地经济模式可能还能维持相当的时间,但也不应照搬东部经验。中西部地区需要在土地的产权制度方面取得一定突破,让更多的企业与个人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综合各方面信息来看,中国经济的区域版图已开始改变。从经济增速来看,西高东低成为经济发展新现象。专业人士认为,考虑到经济体量上的差别,东部地区的减速将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但只要坚持转型,坚持结构调整,这种影响将逐步随着中部的崛起与东部的升级弱化。产业与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大格局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主要趋势之一,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需要做好不同的准备。特别对于产业移出的东部地区来说,地方政府应及早将发展思维切换到“后土地经济时代”来。

编辑:yangq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专题]台湾水泥行业发展对大陆的借鉴意义

台湾水泥业经历了从萌芽、成长、繁荣到衰退的完整生命周期。研究台湾水泥行业自需求下降期以来的发展,对于目前大陆水泥市场很有借鉴意义...

未来更残酷!湖北水泥行业如何求生破局?

湖北水泥行业情况如何?面对当下形势,区域内水泥企业持何种见解?

华新水泥郭士青:合法依规,良性竞争

未来华新水泥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持续加大在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上的投入,以实际行动推动国家“双碳”工作,为传统工业企业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华新样本。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3:5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