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两会代表建议:建立PM2.5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2012/03/08 00:00 来源:国际在线

随着PM2.5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半年来一直受人关注的技术词汇也成为本次两会上最热门的话题。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大代表纷纷结合本地现状,畅谈如何加强治理大气环境污染。 ......

  随着PM2.5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半年来一直受人关注的技术词汇也成为本次两会上最热门的话题。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大代表纷纷结合本地现状,畅谈如何加强治理大气环境污染。

  “落实国家PM2.5监测时间表”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这给各地PM2.5监测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作为长三角的工业重镇,江苏省南通市是中国第一批开展空气自动检测的城市,目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经达到9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副市长杨展里7日称,南通市已开始监测PM2.5,并将相关数据写入了当地政府工作报告。他说:“市区布置了7个自动监测点,每几分钟采一次样,所有数据通过网络直报国家环境监测总站。”

  同样来自长三角的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副市长徐明表示,“我们会跟着国家的计划监测PM2.5,而且绝不会落后”。

  地处珠三角的广东省在PM2.5项目监测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据了解,广东3月底将发布9个地级市以及广州市顺德区的17个监测站点的数据。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陈敏透露,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将增加3个城市韶关、湛江、汕头,定于2013年监测和发布;第三步是到2014年广东境内其余21个地级市全面监测和发布PM2.5数据,比国家提出的时间表提前了一年。

  “建立PM2.5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据介绍,PM2.5的常态半径有300到500公里,面对流动着的污染,各自为战的环保力量显然无法全面阻挡。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在本次两会上提交议案,建议打破行政区域的分割,从立法层面建立PM2.5“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据张全代表介绍,现行的中国大气污染法律、法规是按照行政区划管理,没有关于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规定,加之相关地方政府在区域功能定位、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等方面的不一致,造成区域之间的污染纠纷不断。

  张全表示,要建立区域间大气污染事故的应急联动机制,当一个地区发生大气污染事故时,及时通报周边地区,协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影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水泥网无关,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ldp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培植新质生产力 促进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创新为动力,跑出中国混凝土产业的“加速度”。

非爆破露天采矿机助力水泥企业打造安全、环保、高效矿山

近年来,美国创克公司生产的非爆破露天采矿机开始在国内水泥行业推广应用,并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水泥进入高成本时代 未来还会越来越高

水泥低成本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水泥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并且未来水泥综合成本将越来越高。

河南水泥企业今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近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1320253号提案的答复中提到,河南省率先完成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量较改造前减少60%以上,41条水泥熟料生产线采用SCR等高效脱硝治理技术,在同行业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取得积极减排效益。

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

第三轮第二批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于2024年5月7日至9日陆续进驻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七省(市),统筹开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截至目前,各督察组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

2024-05-23 抽查 处罚 曝光 环保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3 16: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