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刘明:今年水泥需求将适度增长

2014/05/20 09:17 来源:中国建材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近日在2014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发言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对水泥需求将会保持适度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近日在2014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发言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对水泥需求将会保持适度增长。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7.5%左右,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扩大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水泥工业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联度高,联系紧密。

  刘明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水泥产业应该在严控新增产能、加速落后水泥产能尽快淘汰、加快兼并重组、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引领创新等方面做好发展的文章,以此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014年水泥产业发展有如下重点:

  严控新增产能。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整个行业形成共识,把遏制新增产能和重复建设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点。水泥企业应主动调整发展战略,严控产能,遏制新上项目。水泥行业要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积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要寻求外国市场投资机会,努力推进中国水泥企业走向国际化。

  加速落后水泥产能淘汰。由于多种原因,立窑等落后产能目前尚未完全淘汰。2013年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18.6亿吨,其中,应淘汰的落后产能9000万吨,约占4.8%。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正本)》的要求,所有立窑等落后产能都必须在2012年年底彻底淘汰。

  加快兼并重组。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水泥企业应抓住这个契机,突破所有制限制,发展混合经济,积极探索和创新突破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要打破区域界限,实行企业之间跨地区兼并重组;积极探索大企业集团之间的合作模式,实行相互参股及区域间的产能置换,进一步提升水泥产业集中度。

  推进节能减排。2014年中国单位GDP能耗目标下降为3.9%以上,这对水泥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企业应该发挥表率作用,扎扎实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这是贯彻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水泥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科技引领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应对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企业和行业的创新能力包含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还是要靠企业创新能力。

  刘明认为,从下一步水泥产业发展情况看,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产品质量标准进一步提升,将极大地推动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化解工作。环保标准方面,根据环保部新出台的环保标准,水泥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将由800毫克/立方米大幅下调至400毫克/立方米,这一规定自2015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现有水泥生产线约40%需进行脱硝改造,这将会倒逼一批落后产能淘汰。产品质量标准方面,有关部门正在制修订水泥、混凝土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推广使用高标号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预计近期将取消32.5复合水泥标准。新标准的出台,将在提升水泥及相关产品质量,减少水泥使用总量,改善市场供需结构,以消费升级促产业升级,促使一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落后企业退出市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曾家明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价格指数第16周]:需求不及同期,行情震荡下行!(5.6~5.11)

5月11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报收107.13点,环比下跌0.9%,同比下跌19.31%。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5.11)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5.11)

5月11日直播|分享汇·建材观察 天气、资金问题制约,建材市场成色不足!

5月11日我们邀请到了水泥网·水泥分析师李坤明、商混分析师林加义和砂石分析师刘晓丹来聊一聊他们对2024年4月建材市场的分析。

[周评]西北:市场需求依旧不理想,商混行情暂以稳为主(5.6-5.11)

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讯:市场需求表现一般,商混行情无较大变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1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1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1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1

四川省

¥ 351.02
2024-05-11

重庆

¥ 331.21
2024-05-1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1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1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1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1

河南省

¥ 274.59
2024-05-11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1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1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1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1

浙江省

¥ 332.74
2024-05-11

江苏省

¥ 299.83
2024-05-11

上海

¥ 317.73
2024-05-11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1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1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1

内蒙古自治区

¥ 349.14
2024-05-11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1

河北省

¥ 345.41
2024-05-11

天津

¥ 368.21
2024-05-11

北京

¥ 339.43
2024-05-12 18: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