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碳交易遇冷因惜售“黑名单”制度促参与

2014/04/01 11: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天津碳排放权交易计划主要设计者、天津科技大学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振清指出,企业惜售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配额企业还没有履约,对自己的实际排放量把握不准。而目前排放超标责罚的不明确使企业难以进行节能减排的成本核算,这是碳交易机制的一个主要缺口。......

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5个试点先后启动碳排放权交易。2014年,碳交易在各地继续推进。然而,记者在对交易所等相关方面的调研中发现,碳交易市场成交量小甚至断断续续的现象普遍存在。

据调查,碳市场成交量小的主要原因是持有配额企业参与度低。很多有配额的企业对配额是否够用持怀疑态度,因此都处于惜售状态。

天津碳排放权交易计划主要设计者、天津科技大学能源环境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振清指出,企业惜售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配额企业还没有履约,对自己的实际排放量把握不准。而目前排放超标责罚的不明确使企业难以进行节能减排的成本核算,这是碳交易机制的一个主要缺口。

孙振清认为,最根本的是通过“黑名单”制度来约束企业节能减排。“如果未来能建立一套惩罚体系,超标企业将不再享受配额和各种政策优惠,名单向社会公布也将造成上榜企业客户流失,这是企业无法承担的后果,那么企业就不得不参与到碳市场当中。当然,我们还需要培养一批懂得碳市场和碳交易的专业人才,保证整个交易流程更加完善。”

编辑:余乐乐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已达峰的水泥行业需抓紧布局CCUS实现碳中和

已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水泥行业需借助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来实现碳中和。虽然CCUS被视为关键路径,但目前面临商业化和产业化挑战,包括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及缺乏规模化应用。行业需要政策扶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碳市场的完善,以解决捕集、运输和封存过程中的经济和管理难题。同时,建立CCUS产业园和优化源汇匹配的管网规划,以及确立减排量核算标准和碳交易规则,对于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

政策推动石化行业绿色转型,煤化工格局改善,氯碱品种受影响

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石化行业提出严格要求,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能效标杆水平。措施包括限制和淘汰低效产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碳市场建设。煤化工行业将迎来格局改善,现代煤化工通过“减油增化”降低碳排放。氯碱行业则加速节能改造,严控新增产能,推进无汞化生产。政策短期对化工品种供需影响有限,但中长期将促进绿色石化发展。

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钟睒睒蝉联首富,新能源车成最强赛道,小米5人上榜,李想身家超越王兴刘强东

2024年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中国私营企业家的财富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如电动汽车、光伏、锂电等绿色化、智能化领域。农夫山泉的钟睒睒蝉联榜首,持股市值4563亿;宗馥莉以808亿成为持股市值最高的女企业家。电动汽车行业表现出色,小米5人上榜,李想的身家超越王兴、刘强东。榜单反映出中国经济从地产主导转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变,如绿色能源和高科技产业,成为创富新动力。

[中国建材集团]创新合作赋新能,建材集团喜报频传:签署国际合作协议,斩获行业首张碳管理证书

这篇文章提到了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多个企业的成就:中国建材总院与英国混凝土技术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绿色创新发展;中国巨石获得玻纤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助力碳管理;天津水泥院的EPC技改项目顺利开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中国建材互联网产业园数据中心荣获国标A级认证,展示其高效节能;中材建设召开欧洲战略发展大会,布局欧洲市场和低碳技术;中建材信云智联获得工业互联网优秀产品奖,展现技术创新;北新建材泰山石膏蝉联品牌强国优选,致力于提升品牌价值和影响力。这些成果体现了集团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积极表现。

2024集团战略落地:创新驱动增长,中建材合作签约、碳管理领先,斩获多项荣誉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各企业积极创新,取得多项成果:与英国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混凝土绿色发展;中国巨石获玻纤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证书,加强碳管理;天津水泥院承建的技改项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宁夏建材数据中心获国标A级认证,提供高标准服务;中材建设在欧洲拓展业务,关注碳减排技术;中建材信云智联荣获工业互联网优秀产品奖;北新建材泰山石膏蝉联行业优选成员单位,强化品牌影响力。这些举措展示了集团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成就。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19

陕西省

¥ 348.03
2024-06-19

云南省

¥ 339.56
2024-06-19

重庆

¥ 389.81
2024-06-19

内蒙古自治区

¥ 392.96
2024-06-19

山西省

¥ 359.71
2024-06-19

山东省

¥ 347.69
2024-06-19

安徽省

¥ 332.34
2024-06-19

河南省

¥ 325.25
2024-06-19

上海

¥ 347.73
2024-06-19

贵州省

¥ 387.76
2024-06-19

江苏省

¥ 322.36
2024-06-19

浙江省

¥ 372.64
2024-06-19

海南省

¥ 442.54
2024-06-19

福建省

¥ 315.05
2024-06-1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66.87
2024-06-19

广东省

¥ 315.45
2024-06-19

四川省

¥ 395.32
2024-06-19

天津

¥ 408.21
2024-06-19

湖北省

¥ 307.95
2024-06-19

湖南省

¥ 336.75
2024-06-19

江西省

¥ 312.07
2024-06-19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19

河北省

¥ 380.59
2024-06-19

北京

¥ 389.43
2024-06-19

吉林省

¥ 462.45
2024-06-19

辽宁省

¥ 435.38
2024-06-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19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19

甘肃省

¥ 422.03
2024-06-19

青海省

¥ 441.41
2024-06-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20 1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