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经济无近忧 下半年“两难”困境有望破解

2011/07/19 00: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仍维持在9.6%的水平,这一数字基本打消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将严重放缓,出现“硬着陆”的担忧。......

  上半年GDP同比增速仍维持在9.6%的水平,这一数字基本打消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将严重放缓,出现“硬着陆”的担忧。

  随着CPI翘尾效应逐渐减弱,CPI下半年渐显回落之势,GDP虽然延续下滑趋势,但大幅下降的担忧并不大,“控通胀、稳增长”的“两难”困境有望缓解。

  “硬着陆”风险暂缓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GDP增长2.2%。

  GDP 9.6%的增速基本保持在较为健康的区间内,与此同时,GDP第二季度环比增长2.2%,也高于上一季度的2.1%和市场预期。这基本打消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将严重放缓,出现“硬着陆”的担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目前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尽管部分指标在二季度出现了一些回调,但也主要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场的一种正常反应,“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劲,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风险比较小。”

  数据显示,GDP从去年三季度至今稳定在9.5%―10%之间,盛来运说,这个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十二五”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从国际 各个国家的情况上来看也是不低的。

  据介绍,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6%,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33亿元,同比增长16.8%,也保持了平稳的增速;进出口增速虽然回落的幅度较大一些,但是目前20%左右的速度也是不低的。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也表示,中国第二季度GDP好于市场预期,也表明中国经济再度回到了常规的发展轨道。由于投资、消费以及净出口“三驾马车”同时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中国经济再次出现加速的迹象。

  增速回落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上半年经济增速保持平稳,经济增速走低的趋势基本为市场所认可。但分析人士普遍指出,这种回落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是经济寻找平衡点的必然。

  汽车消费增速下降是拉低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期对汽车销售的补贴政策取消以后,部分城市还出台了汽车限购政策,让今年限额以上汽车的销售金额增速同比大幅回落。

  据介绍,中国居民平均支出中有45%是为了买车和开车,对汽车消费增速的判断,基本上就决定了对整个居民消费的判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杨建龙表示,2011年,预计汽车的产销增速最高也不太可能突破10%,意味着新增160、170万辆。这也让消费增速从18%的水平直接回落到15%,“3个点的回落,使消费增长对整个经济增长起了拉后腿的作用。”

  另外,房地产的调控也对相关产品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上述专家指出,“这是刺激政策退出以后的正常反应,就像一个人跑步一样,不能老是以加速度在冲刺,他必须要放慢一下脚步,为了以后跑得更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2009年和2010年超常规刺激政策带来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今明两年是刺激政策退出,寻找平衡点的两年,是“软着陆”的温和增长期,消化前两年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短期来看,经济增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Page]

  下半年“两难”问题有望缓解

  经济虽将出现下滑,但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并不大,并且CPI下半年渐显回落之势,“控通胀、稳增长”的“两难”困境有望缓解。

  在经济增速方面,盛来运指出,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比较强劲,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风险比较小。

  盛来运分析,从投资看,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地方投资的积极性比较高,上半年地方投资增速是28.1%,民间投资增速是33.8%,这个速度大幅高于全国固定资产平均增速,这说明市场自己的投资增长速度比较快。

  在消费方面,盛来运说,由于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这会提高消费者的实力;同时社会保障以及消费环境在继续改善,也会提高消费的倾向;进出口增速虽然回落的幅度较大一些,但是目前20%左右的速度还是不低的。

  另外,各地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产业升级的步伐在加快,这也会不断赋予经济增长新的活力和动力。“所以我觉得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的增长仍然还是保持稳定,对这种态势我充满信心。”盛来运说。

  从先行指标PMI看,虽然近几个月呈现下降趋势,但连续27个月处于临界值50以上,这也表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增长态势。

  在经济增速不会明显回落的同时,由于CPI的翘尾效应会逐步减弱,并且国家不会放松“把稳物价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决策,市场普遍预期,下半年会出现经济增速和物价双稳的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王晋斌表示,在“基数效应”和“转型冲击”的作用下,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适度回落,预计全年GDP增长9.63%。综合考虑到食品、大宗商品价格、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电价改革、“刘易斯拐点效应”等因素,再加上翘尾因素,全年CPI达到4.7%。

  “客观认识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处于反危机刺激计划与新规划效应、内需填补外需的交替期,寻求增长目标与民生目标协同的政策效应会逐步放大,经济的周期效应明显,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实质性放缓。”王晋斌说。

  专家提醒注意政策“超调”

  经济数据和预期未有明显下滑,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困境却很明显,“宏观热微观冷”的现象让市场对于政策“超调”的担忧也多了起来。

  巴曙松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宏观政策总体上是适当的,但未来也应防止紧缩政策持续时间过长,节奏过频,力度过大,从而引发政策“超调”风险。

  据介绍,从过去10年的调控经验看,GDP通常先于CPI三个季度左右回落。以2006―2008年这一轮通胀周期为例,GDP在2007年二季度触顶回落,CPI在2008年一季度才触顶回落。

  巴曙松说,“时下,GDP已下行、CPI仍在上行,宏观调控应格外注意力度和节奏,否则有可能矫枉过正,特别是在不确定因素干扰下,容易产生经济下行幅度过大的‘超调’风险。”

  北京大学教授、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也表示,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两个预期:一个是通货膨胀预期,一个是企业盈利前景的预期。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对治理通货膨胀是有效的。

  厉以宁强调,紧缩过头的后果是,货币流通量向所谓的正常水平回归过程中,极有可能引起资金链的断裂以及产品供应链的断裂,进而导致企业停产、工人下岗等后果,也可能造成个体工商户收缩、农民收入下降等影响。

  “如果把已经偏紧的货币流通量理解为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继续紧缩,从结构层面来讲,加剧结构的不协调不可避免,从微观层面上产品供应链的断裂也同样不可避免。”厉以宁说。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chenya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建材行业5项节能降碳技术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

4月30日,工信部公示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

2024年4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4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1: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