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全年通胀控制线或上至5% 货币政策微调预期升温

2011/06/28 00: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日前,发改委预计6月份CPI或将创下35个月以来的新高。从目前决策层释放的信号来看,通胀见顶或为时不远,“保增长”显得迫在眉睫。......

  2011年进行至中场,回顾上半年,“通胀”和“稳物价”是前两个季度的关键词。

  日前,发改委预计6月份CPI或将创下35个月以来的新高,而6月汇丰PMI初值滑至11个月新低。种种迹象表明,控通胀与保增长似乎在演绎鱼与熊掌的故事。从目前决策层释放的信号来看,通胀见顶或为时不远,“保增长”显得迫在眉睫。7月1日起下调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商品进口关税,能否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振低迷的实体经济?保障房建设能否扛起稳定经济增长的大梁?

  通胀即将见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6日在伦敦表示,今年维持通胀在4%以下有一定困难,但应可以控制在5%以下。

  这意味着,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划定的全年CPI增长4%的控制线或将上移至5%。

  今年3月以来,我国月度CPI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位于5%之上;1月和2月份,这一数据均为4.9%。就在5月CPI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已久的加息靴子仍未落下,取而代之的是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决策层是否已经预见到通胀将被成功遏制,进而选择频繁动用数量型工具来替代价格型工具?即将步入下半年,逐渐发力的财政政策能否配合货币政策,达到抑通胀、稳增长的双重目标?

  CPI即将见顶?

  英国当地时间6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的文章中表示,中国整体价格水平处于可控范围内,并预计将稳步回落。他在文中说,“对于中国能否控制住通胀并保持快速发展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今年1~5月份,我国通胀水平持续高位运行,加之近期长江中下游连续遭遇旱涝灾情,生猪价格持续攀升,市场对下半年价格走势的担忧加剧。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上周表示,当前价格总水平确实在高位运行,今后个别月份涨幅还可能会较高,但总体态势是可控的。

  6月份既是上半年最后一个月份,也可能成为今年通胀走势的分水岭。

  发改委预计,由于翘尾因素将比5月份增加0.5个百分点,6月份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将高于5月份。而下半年,由于翘尾因素的快速回落,新涨价因素继续得到遏制,CPI涨幅将从高位回落,全年价格将在可控区间运行。

  中金公司最新报告预测,由于鸡蛋、水产品和部分蔬菜价格继续较快上涨,预计6月食品CPI环比上涨0.4%~0.6%,综合考虑6月CPI预计同比上涨6.2%左右。这一预测值远高于5月份的5.5%。[Page]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上周末表示,作为抑制通货膨胀努力的一部分,中国已竭尽全力确保食品、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供给稳定,同时采取举措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但他同时提醒,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石油、煤炭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高企,通货膨胀正在全球蔓延,这使全球经济增长承受压力。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告诉记者,从全球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输入型通胀仍难遏制,未来输入型通胀已经成为中国通胀局势发展的最大变数。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主权货币国家超发货币引起的,中国采取的措施也只能是缓解压力。从这点看,我们做得是不错的。”祝宝良表示。

  政策调控方向“微动”

  今年以来,在宏观调控的天平上,控物价已压倒稳增长。货币政策一枝独秀,央行频繁动用数量型及价格型工具抑制流动性。

  但进入6月以来,财政政策大有迎头赶上之势,中国的宏观调控正进入一个“微妙时期”。

 “一般的通胀可以用短期的技术性原因来分析,但是现在的通胀情况就是大量的货币影响造成的。货币供应量现在已经比之前少了4个百分点,这对通胀的控制是有一定缓和作用的,但是并不能够根治。”对于当前的通胀形势,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

  或许正是出于对通胀控制的信心,央行自2月和4月份两次加息后,就再未动用利率杠杆,代之以一月一次的上调存准率。

  祝宝良告诉记者,货币政策已经调整得差不多了,目前面对输入型通胀压力,更多的是需要用税率、财政补贴等办法遏制通胀,稳定经济发展。

  就在上周末,财政部下调包括成品油在内的33项商品的进口关税,以稳定国际收支,促进经济发展;而同在6月份,财政部年内首发地方债,期冀以拉动保障房建设的办法推动经济增长。

  积极财政政策得到经济学家的大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就曾公开表示,货币政策本身不能对供给产生多大的影响,期望货币政策既调节基础又调节供给的想法是错误的,它对中国的货币方向有一个不太好的表现,就是把货币的功能无限放大,而我们的财政政策基本上不起作用,这是有问题的。

    “只要所有的政策到位,那么抗通胀是一个绝对可实现的目标。货币政策只是调整流动性的一方面,并不是说只要关注货币政策就能够抗通胀。”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持此观点。在她看来,财政政策是长期的政策,虽然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稳定物价和拉动经济,但它绝对不会直接推高通胀。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chenya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明年经济工作,这几个发“力”点要读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房地产调整逐步到位,楼市企稳向好

在全国楼市深度调整、持续复苏的过程中,部分房企也逐步回归常态化运行。

社科院报告:我国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10月16日发布的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指出,三季度以来,随着各项房地产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10 09:3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