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碳市场观察:流动性、总量与减排前景

2014/01/22 13:5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碳市场试点的建立,促进各试点完成了对区域内排放大户的数据核查,基本“摸清家底”,并出台了一系列适合本地情况的分配方法。同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培训,也使控排企业对温室气体减排有了更多的认识,甚至吸引了管控范围外企业的自愿参加。中国碳市场从减排出发,最终还将回归到减排,市场价格和监管手段能否最终对企业形成激励和倒逼,促进实体经济真正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实现减排,才是这一切努力的题中之义。......

  见证了五个碳交易试点市场陆续开启、被视作中国碳交易元年的2013年结束了。在欧盟碳市场低迷,澳大利亚政策转向的背景下,中国这个排放量最大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碳市场上如何发展变得至关重要。多数人认同,中国碳市场的成功与否,将左右全球碳市场的发展甚至生存。

  当下,国家发改委正着手进行全国碳交易市场顶层设计,在法律依据、总量控制、纳入范围和配额分配等各方面开展研究。在政策层面之外,各自探索、各有特色的7个试点中已有5个启动交易,波动的碳价也让人们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市场上。除各试点控排企业外,有意向的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也在密切关注这个新兴的市场,小心翼翼地寻找机会。

  流动性难题

  这的确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2013年,广东省配额总量约3.88亿吨,使之在规模上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碳市场;湖北省配额总量3亿吨,将成为世界第三大碳市场。此外,上海碳市场配额约1.6亿吨,深圳约0.33亿吨,北京约0.5亿吨,天津据路透报道发放了1.6亿份配额;6个市场总计2013年配额约为11亿吨。

  同时,市场参与者数量也在逐渐扩大。拥有最多控排企业的深圳除635家控排企业和197家建筑物外,还对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开放,吸纳了各类会员约500户,使会员总量达到1302户。此外,北京纳入企业约490家,上海纳入191家,广东242家,天津114家,湖北140家左右,7试点纳入企业总数约为2000家。

  然而,尽管有市场规模和控排企业数量的保证,在市场刚刚起步的当下,仍有多种因素制约着交易活跃度。

  据统计,截至1月19日,深圳市场有效交易日102天,上海市场38天,北京17天,广东2 天,天津16天;五个市场线上交易成交总量482421吨,约为配额总量的万分之五。

  从市场主体上看,各试点中,深圳市场所允许参与的主体最为开放,除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外,也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交易。另一个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的是天津市场,但与深圳不同,对机构投资者有中资控股的要求。除此之外,目前其他已启动试点主要仍为企业间交易,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作用未能发挥。

  同时,现在各试点市场全部为现货配额市场,产品单一,期货等相关金融产品开发尚需时日,纳入企业也无法通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

  此外,由于国发[2011]38号文、国办发[2012]37号文对于交易所业务的相关限制,各市场所提供的交易方式均受一定影响。

  因此,在市场主体、市场机制、产品设计等多因素影响下,流动性成为各试点启动后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供需关系未可知

  在这个价格波动的市场上,控排企业普遍反映,担心配额价格过高增大履约成本,同时难以判断价格走势,不知何时买卖;而投资者们则在紧张价格下跌,所持配额价值缩水,一如现在的欧盟市场。

  但作为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目前各试点的配额发放松紧情况仍不明朗,供需关系难以判断。

  首先,部分试点存在配额发放偏多的可能。在推进碳交易试点工作的过程中,虽然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控排企业开展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培训工作,但在市场推动初期,配额发放的松紧和数量仍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对所分得配额不够履约的担心也成为企业参与的最大阻力之一。因此,部分试点考虑到企业压力,配额发放不会过紧,应会基本满足企业履约需求,配额稀缺性有待市场检测。

  其次,数据盘查工作准确性也对配额发放造成一定影响。据记者了解,各试点在作为发放基础的前期数据盘查工作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别,有的试点采取招标形式,安排不同核查机构进行核查;有的试点出台了核查指南,指定一家核查机构完成全部核查;有的试点则以企业上报数据为主,盘查机构加以辅助。在此情况下,部分试点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配额发放过多或过少。

  此外,随着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各项工作的陆续开展,作为补充机制的CCER也将在年中成为重要市场影响因素。由于各试点均允许5%-10%的CCER抵消,而北京、广东签约的两笔CCER价格又在市场价的30%左右,因此企业很可能运用低价CCER置换配额,由此产生更多的配额供给,拉低配额价格。

  加之目前各市场碳价尚未反应企业减排成本,因此市场参与者的价格预期以及今年上半年的价格走势仍待市场观察。

  回归减排

  不过,作为碳市场的学习者,国内各试点均吸取了欧盟此前一次性发放配额过多、难以调整的教训,并结合北美市场经验,设置了市场调节机制。

  其中,北京针对价格异常波动建立了拍卖或回购配额的机制,天津也采用了拍卖或固定价格出售的方法,上海的方案为“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相应调控措施”,而广东已经在2013年的配额中设立储备配额0.38亿吨,包括新建项目企业配额和调节配额。

  深圳在《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市场调控的规定最为详细,采取了配额后期调整、固定价格出售和配额回收机制等组合手段,对市场流通的配额进行总量和价格双调控。

  “服务实体经济”是目前各试点反复提起的话题。各试点在碳市场整体设计上做的多方探索,评判指标绝不在价格的高低;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最终要解决的是环境问题。

  中国碳市场试点的建立,促进各试点完成了对区域内排放大户的数据核查,基本“摸清家底”,并出台了一系列适合本地情况的分配方法。同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培训,也使控排企业对温室气体减排有了更多的认识,甚至吸引了管控范围外企业的自愿参加。中国碳市场从减排出发,最终还将回归到减排,市场价格和监管手段能否最终对企业形成激励和倒逼,促进实体经济真正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实现减排,才是这一切努力的题中之义。

编辑:张晓烨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集团战略落地:创新驱动增长,中建材合作签约、碳管理领先,斩获多项荣誉

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各企业积极创新,取得多项成果:与英国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推进混凝土绿色发展;中国巨石获玻纤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证书,加强碳管理;天津水泥院承建的技改项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宁夏建材数据中心获国标A级认证,提供高标准服务;中材建设在欧洲拓展业务,关注碳减排技术;中建材信云智联荣获工业互联网优秀产品奖;北新建材泰山石膏蝉联行业优选成员单位,强化品牌影响力。这些举措展示了集团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的成就。

中国巨石荣获玻璃纤维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引领绿色低碳发展

中国巨石旗下的巨石集团获得了玻纤行业首张《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成为首家导入该体系的企业。这一证书标志着公司在碳排放管理、碳资产运作、碳交易和碳中和方面达到高标准,有助于降低碳排放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推动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巨石将以此为基础,加强绿色低碳管理,提升国际影响力,助力可持续发展。

2024-06-06 碳交易

【今日投资】节能降碳方案出炉,光伏产业加速整合;A股反弹,有色板块走强,关注国企低位个股机会

关键结论:国务院发布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产能优化,光伏产业链因供给过剩加速出清,价格下跌,行业将迎来格局重塑。氧化铝价格上升,利好相关企业。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放宽,旨在稳定市场。关注金属板块和光伏行业领先企业投资机会。

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的通知

上海市发布了《促进绿色电力消费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实施意见》,旨在推动绿电消费和能源转型。目标是到2025年绿电交易规模达50亿千瓦时以上,2030年达300亿千瓦时,建设绿电消费标杆城市。措施包括扩大绿电市场规模、引导用户消费绿证、提升绿电消费水平、健全绿电核算体系和强化科技服务支撑。政策将通过市场化交易、电碳机制衔接和供需匹配推动能源清洁化和低碳化。

2024-05-24 碳交易 能耗双控

华新蝉联世界水泥协会创新大奖,深耕低碳智能制造领域

华新水泥连续两年获得世界水泥协会创新大奖,今年凭借“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奖,成为全球唯一蝉联该奖项的企业。该项目解决了水泥行业中使用废弃物为燃料的稳定性问题,实现低碳、高质量生产,展现了公司在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的领先地位。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8 14: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