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建筑垃圾回收遇困局

2014/01/06 13:12 来源:济南时报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推行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因地制宜设立专门的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基地。加快研发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扶持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推行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和分级利用,因地制宜设立专门的建筑废弃物集中处理基地。加快研发推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扶持发展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企业”。

  绿色建筑开建的同时,废弃建筑拆除后,建筑垃圾如何回收利用,同样至关重要。目前济南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领域,除了处理量有缺口,处理质量同样处境尴尬。与此同时,如何管理至今无法可依。

  现场探访

  真山变成“垃圾山”

  从市区前往长清区,途经国道104线,总能看到一处高耸的“大山”,堆满红白黑各色相间的建筑垃圾。该处原为岳而庄,由于垃圾长期堆积无人清理,“大山”脚下已基本上没有村民。

  “大约10年前,这里真的是一处山,但后来慢慢被开采没了。”半山腰,仅有的一户开养猪场的村民介绍,山没了之后,就开始填埋建筑垃圾,越填越高,最后又变成了一座“大山”。由于填埋的建筑垃圾始终未做清理,几年的时间,垃圾场宣告填满。“目前山上不允许倒垃圾了,收钱的人也都没了。”

  半山腰上大量的简易板房闲置,一条隐约可见的土路盘绕在山体上,这条路是渣土车登上山顶向下倾倒建筑垃圾的唯一道路。顺着模糊的山路攀爬向上,细看山体,虽然长满枯草,但全部是由渣土、碎石、碎砖和板材等相间而成的建筑垃圾,不见一块自然山石。

  登上山顶,俯视四周,整座垃圾山占据了数十亩土地,从山顶到山底,各种材质的建筑垃圾记录着不同时代的建筑特色——— 红砖、混凝土、玻璃棉、彩钢瓦、空心砖等。

  堆积成害

  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垃圾山啥时能处理

  垃圾山除了占据大量土地外,制造沙尘污染、气体污染,破坏土壤生物链等各种影响,让周围不少村民心怀怨言。

  “周围的庄稼根本没法种,一刮风,全被土给盖死了。”岳而庄村附近一村民介绍,村旁的大山未被开采以前,山周围都能种庄稼,自从垃圾山堆起以后,周围的土地已无法耕种。探访当日,正值大风天气,由于垃圾山不是自然山体,大山周围尘土飞扬,爬山过程中,由于土质松软,踩一脚便能刮起一阵尘土。

  除了沙尘污染以外,岳而庄村村民回忆,自从大山被夷平,随后又变成了垃圾山,山上就很少再有动物出现。整座垃圾山上除了长点草,没有树。

  “一到下大雨的时候,山上就开始哗哗地往下淌污水和泥巴,污水都渗到地底下去了,现在我们都不敢喝地下水,害怕有毒。”一村民介绍,除了担心雨季山上流下的污水污染地下水,村民还担心,由于山上没有树木,随着雨水冲刷,垃圾下滑,整个垃圾山侵占的土地面积会越来越大。

  产量惊人

  建筑垃圾产量陡增,12个倾倒厂已被填满

  岳而庄村旁的建筑垃圾山只是济南建筑垃圾存放的一个缩影。济南市建筑渣土综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市已经被填满的建筑垃圾倾倒厂已有12处。目前济南建筑垃圾倾倒厂总数为 25处,近半倾倒厂已被填满。与岳而庄村旁的垃圾山一样,等待处理。“去年济南市全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大约有3500万立方米。”该负责人介绍,2012年产量还是3000万立方米。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新建筑崛起,老建筑拆除,势必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据了解,每建1万平方米建筑,就会产生建筑垃圾500吨至600吨;而每拆除1万平方米的旧建筑,则会产生7000吨至1.3万吨的建筑垃圾。

  济南市建筑垃圾产生的速度有多快?建筑渣土综合办公室此前发布信息,大多数建筑垃圾倾倒厂始建于2009年,2012年共有20个,当时就有12处已被填满,2013年又新增3处,目前共有13处投入使用。

  缺乏市场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遇尴尬

  提及目前济南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情况,济南市建筑渣土综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坦言,“面临众多问题。”

  “建筑垃圾制作的新型建材目前在市场上并不多见,想取代传统建筑材料,眼下看几乎不可能。”济南一绿色建筑材料供应商坦言。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就是住房、桥梁等工程拆除后的砂、石、砖等传统材料经过分拣和破碎后,重新制成建筑材料,可替代砂石,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也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

  市现有两家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生产厂家。垃圾处理能力远远落后于产出量。其中一家是山东中瑞再生产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日处理建筑垃圾6000余吨,年处理量约200万吨;另外一家是济南维诺奇新型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在市中区井家沟村南一处荒山上建立固定式建筑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建筑垃圾3000余吨,年处理量100万吨。两家处理厂每年总共可处理300万吨建筑垃圾,不到全市垃圾总产量的1/10。

  除了生产能力不足外,济南市建筑渣土综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垃圾制成的新材料市场境遇同样很尴尬。由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过程中需要消耗一部分不小的成本,导致价格高,从而缺乏市场优势。

  与此同时,据介绍,在技术层面上,目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新型材料在使用方面,尚无法与石块、黄沙等传统建材匹敌。“做建筑,首先要考虑容重问题,就是大楼盖得稳不稳。目前看来,石块和黄沙是无法取代的。”该供应商介绍。

  对于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所处的尴尬境地,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曾提议:“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是带有社会公益事业的项目,仅靠经济手段、市场运作手段力度不够,必须要有政府引导,法律法规保障,政策资金扶持,企业市场运作等综合手段”。然而该行业的发展目前尚无明显改观。

  无法可依

  管理办法起草完一年多仍未出台

  “至今,《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仍未出台。”济南市建筑渣土综合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早在2012年,《济南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就已起草完成,并将草案提交市法制办研究。管理办法中对建筑垃圾运输办理手续、工地管理、运输单位管理审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等各方面做了详细规定。管理办法的出台,将彻底解决建筑垃圾领域无法可依的局面,

  时隔一年多,该负责人介绍,管理办法提交市法制办后,不少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意义的条例因为各种原因被删除,剩余的部分条例,对建筑垃圾方面的工作几乎已没有太大帮助。即便是管理办法出台,部分重要工作的开展仍然是无法可依。

  据了解,青岛市于2012年8月开始实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条例(草案)》,走在全省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最前列。对建筑废弃物的排放与运输、再生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若违反都有明确的罚款细则。

  与此同时,在激励再生产品应用方面规定,“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产品或者从建筑废弃物中回收原料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增值税”。

  据了解,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国家,都对建筑垃圾的再循环利用进行了专门的立法,其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率可达到70%~90%。

编辑:王欣欣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娲石两条年产1000万吨骨料线1条将投产,1条待建

阳新娲石矿投绿色环保材料项目预计2024年5月一期投产,年产1000万吨骨料。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建设,旨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零排放,预计年销售15.8亿元,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

建筑垃圾上倾倒水泥泥浆垮塌 导致3死2伤

村民夏先生向记者透露,事故原因系施工方倾倒建筑废料所致。

河北唐山市开平区2023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河北唐山市2023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开平区分会场举行开工仪式,共12个项目,总投资24亿元,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补短板、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平区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相关精神,全力抓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西南宁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探索出一条政府不投资、企业有效益、建筑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子。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2 16: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