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宏观调控完善方案拟年底上报国务院

2013/11/17 08:41 来源:中国经营报 李乐

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重申“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相呼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已经开始牵头研究制定优化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有关方案。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这份宏观调控的优化和改善方案将于2013年12月前上报国务院。......

  与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重申“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相呼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国家发改委”)已经开始牵头研究制定优化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有关方案。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这份宏观调控的优化和改善方案将于2013年12月前上报国务院。

  这一方案将结合此前已经开始分步进行的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的有关工作,本着市场化、科学化的原则,对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完善和优化。除国家发改委外,财政部、人民银行、监察部、商务部、银监会都已陆续参与该项工作。

  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兑现已部署的各项改革承诺。目前,完善宏观调控的有关方案,已经列入国务院2013年须要完成的改革任务清单。

  方案启动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开始着手有关优化和改善现有宏观调控方案的讨论工作,并且在比较小的范围内,听取了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1月13日,接近国家发改委的一位权威人士向《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表示,三中全会后,这项工作将开始提速。

  制定优化和改善宏观调控方案的工作涉及国家发改委体改司、投资司、价格司、法规司等多部门,因此由上述部门共同参与。在前期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进行研究后,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工作的要求,财政部、人民银行、监察部、商务部、银监会都已陆续参与其中。

  目前,该项方案起草和制定的总体原则已经确定。一是贯彻中共十八大以来以市场化为方向,深化改革的总体精神,对现有宏观调控机制进行调整、完善。二是结合十八大以来已经确定的政府“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方针,对现有宏观调控手段予以优化。

  记者了解到,在前期研究和小范围听取意见的过程中,曾有与会人士提出建议,划定宏观调控的基本范围,确定“哪些管、哪些不管”,并逐步减少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干预市场的手段,通过利率等公开化的调控手段,逐步建立市场可以预期的调控机制,以确保总体经济形势的平稳运行。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宋立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学的宏观调控要有好的宏观政策框架,能够有效预防经济发展中的风险,最大限度地把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波动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年底上报

  包含上述内容的有关方案制定工作,已经被列入国务院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工作任务的清单。按照当前的工作进度,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有望于2013年年底之前,将有关完善方案上报至国务院。

  在尚在研讨和起草方案的过程中,宏观调控机制的创新、完善、调整是较为被看重的内容。所谓宏观调控机制,基本包含面对经济局势变动时,各相关部委之间的议事和协调机制,以及与各部委之间既有工作机制的对接、协调与完善问题。

  按照新的中央政府部门三定方案,涉及宏观调控职能的部委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等多个部门。人民银行总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已经建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这一议事协商机制,通过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的方式,建立了市场可预期的调控机制。

  宋立认为,要增强政策的针对性,要把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应变性结合起来,连续性、稳定性的政策有利于大家形成一个稳定的预期,有利于企业按照他们的预期来安排他们的生产活动。

  “必须”完成

  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新华社授权公布的会议公报显示,会议指出,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要求再次被提出。

  次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2013年最后两个月的国务院工作。李克强强调,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兑现已部署的各项改革承诺。对于已经部署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必须按时完成。

  实际上,2013年3月,为配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工作,国务院就已经下发了“国办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开列了29项须在2013年年底前完成的任务,其中包括下放审批权等,而这其中即包括“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通知”明确要求,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宏观调控措施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维护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并要求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监察部、商务部、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负责,并于2013年12月前,提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意见。

  “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面临的冲击可能来自国内,也可能来自于国外;既可能来自于增长,又可能来自于价格;既可能来自于国内的需求,也可能来自于国际的收支等等方面,冲击可能从方方面面而来,要对这些冲击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及时地进行应对,这样才能防止经济的波动,或者最大限度地把经济的波动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要做到这一点确实很不容易,但是,不是一点办法没有,还是可以去努力,怎么去努力?首先要有好的宏观政策框架,要做到这种政策框架的制度化的安排,有一些预案要提前做好。”宋立说。


编辑:周利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到2030年公司单位产品产值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70%以上

6月13日至14日,全球水泥和混凝土协会 (GCCA)领导人峰会在瑞士苏黎世召开,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及140多名来自豪瑞(Holcim)、海德堡(Heidelberg)、西麦斯(Cemax)等全球水泥企业负责人,地区水泥协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海南省混凝土协会正式成立

6月9日,海南省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海口举行。会上宣布海南省混凝土协会正式成立。

2023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6月3日,以“创新驱动,以变应变”为主题的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24

江苏省

¥ 322.36
2024-06-24

陕西省

¥ 348.03
2024-06-24

内蒙古自治区

¥ 392.96
2024-06-24

山西省

¥ 359.71
2024-06-24

福建省

¥ 315.05
2024-06-24

海南省

¥ 442.54
2024-06-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66.87
2024-06-24

广东省

¥ 316.08
2024-06-24

云南省

¥ 342.60
2024-06-24

重庆

¥ 389.81
2024-06-24

四川省

¥ 395.32
2024-06-2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2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24

湖南省

¥ 338.45
2024-06-24

安徽省

¥ 332.34
2024-06-24

河南省

¥ 325.25
2024-06-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03
2024-06-24

上海

¥ 345.00
2024-06-24

甘肃省

¥ 422.03
2024-06-2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34.51
2024-06-24

贵州省

¥ 399.39
2024-06-2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24

湖北省

¥ 307.93
2024-06-24

江西省

¥ 312.07
2024-06-24

天津

¥ 408.21
2024-06-2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24

河北省

¥ 381.26
2024-06-24

北京

¥ 389.43
2024-06-24

吉林省

¥ 462.45
2024-06-2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25 18: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