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经济形势:理性客观看速度,稳字当先话增长

2013/07/11 06:50 来源:《经济日报》吕立勤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运行正在步入一个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复苏的交织阶段。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宏观政策却一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始终强调要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2.7%上半年同比上涨2.4%明显低于全年3.5%的物价控制目标。坚持实行稳健的宏观政策,全年通胀压力不会明显增大,但经济增速将呈总体放缓态势。这一点,从7月初公布的国民经济先行指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和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双双回落,即可看出端倪。对此,如果继续习惯于以高速增长视角观察中国经济,不禁会产生种种忧虑和担心。然而,若能客观理性地正视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入潜在增长率趋缓的现实,也许就会得出新的结论。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运行正在步入一个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和短周期弱复苏的交织阶段。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宏观政策却一直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始终强调要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那么,这一宏观政策的依据从何而来?
  首先,就业形势虽有压力但总体稳定。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3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42万人,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1%.与此同时,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645万人,同比增加274万人,增长1.7%.从新增就业人数看,在低于8%的GDP增速下,我们已经完成全年预定目标的三分之一。进一步看,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新增就业目标的较好完成并没有以牺牲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为代价。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8015元。联系到去年我国在GDP增速7.8%的条件下,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创造9年来最高,这些事实都在向人们表明,GDP增速高低,已不再是衡量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标志。
  其次,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正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据分析,由于劳动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服务业比重上升、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等积极因素的影响,我国就业需求弹性有所提高,已由过去30多年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100万人就业增加到目前的140万人左右。就业需求弹性与经济增速之间出现的这种可喜变化,不仅是多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力度的结果,同时也为我们今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提供了更为宽松和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三,我国经济运行呈现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态势,是经济发展走出高速增长阶段的必然结果,完全不必过分忧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持续高速增长,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正在发生改变,比如: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资本边际收益降低,等等,在没有完成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目标之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呈现持续放缓态势。与此同时,在长期高速发展基础上,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和基数明显增大,同样1个百分点的经济增幅,在2000年可增加GDP900多亿元,到2012年则扩大到6倍以上,高达6000多亿元。
  总之,只要我们按照中央要求,牢牢把握好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工作总基调,切实保持好7%左右经济增速,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是有充分把握的。有关测算表明,未来的几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9%左右,就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如果考虑到人口增长等因素影响,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粗略估计,GDP年均增速7.1%左右、人均收入年均增速7%左右即可保障。可见,目前经济增速的适度放缓,并不会延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那么,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们能否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经济运行与增长速度之间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内在联系呢?
  从供给面看,自2012年9月份企稳回升以来,我国经济基本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7%,分别较上年同期和四季度放缓0.4和0.2个百分点,与2012年前三季度各季降幅超过1.5个百分点相比,经济稳定性有所提高。
  1月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9.4%,增幅同比放缓1.3个百分点,与2012年前三季度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相比,亦明显收窄。
  从需求面看,总体状况相对稳定。一是投资增速较快。1月至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同比加快2.8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投资增长24.1%,增幅同比加快19.5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实际增速基本稳定。1月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2.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虽然增幅同比放缓了1.9个百分点,但增幅同比依然提高0.4个百分点。
  此外,从今年前5个月情况看,外贸出口增长9%左右,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提高。企业库存虽然增量同比继续下降,但库存总量增速有所提高,月度库存增量趋于稳定,库存总量变化对经济的下压作用开始缩小。
  另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70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5%.其中,主营活动利润497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8%.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4个行业,共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活动利润增长8.7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在市场困难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对能源产业的需求,依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经济增速放缓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基本面,但经济运行中并非没有问题。当前社会普遍关注产能过剩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实则是对经济增长提速的心理预期。要看到,解决上述问题,切不可盲目转回传统的经济扩张的老路上去,而是要尽快放弃依靠传统资源禀赋和落后产能实现增长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把立足点放到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新路上来,通过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重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综上所述,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不仅是经济发展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客观结果,也是新一届政府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主动作为。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释放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市场预期的明确信号,要求把棚户区改造既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也作为重大发展工程,以期有效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通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让更多困难群众住进新居,为企业发展提供机遇,为扩大就业增添岗位,发挥助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积极效应。与此同时,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获准通过、中国与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在这些不断显现的改革开放新期待的共同作用下,我们理应对下半年乃至未来更长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速抱有充分的信心。

编辑:鞠丽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牵一发,动全身”长江流域水泥涨价不容易

沿长江水泥市场也一直是水泥行业的核心市场,对稳定全国水泥市场有着重要作用。

李叶青:当前水泥行业在底部煎熬,行业核心目标应该是利润恢复

2024年,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华新从来不以销量作为我们的考核和追求,我们将坚持“利润是目标,价格(收入)是基础”的理念,力争实现营业收入、EBITDA、经营性现金流保持正增长。

金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英武参加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李强总理在北京主持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讨论下一步经济工作。与会者认为国内经济积极因素增多,市场信心增强。李强强调要细化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注重精准施策,推动科技创新和满足有效需求,同时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并关注民生。企业家姜英武汇报集团经济运行情况并提出建议。

[视频] 水泥经济50人论坛 |丁基峰:水泥行业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水泥经济50人论坛 |丁基峰:水泥行业高歌猛进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视频]水泥经济50人论坛|李维:今年行业形势会比去年更严峻

水泥经济50人论坛|李维:今年行业形势会比去年更严峻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4 10: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