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地方投资热潮下万亿元地方债警示持续升级

2013/05/23 09: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随着地方投资的飞速发展,地方政府的负债规模也在急剧膨胀。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提出,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可谓老生常谈,但考虑到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地方政府推出新一轮拉动经济的投资计划,并且一如既往地追求“大投入、大项目”,因此,对地方债风险防控的再强调,将有助于避免风险扩大化。......

  近年来,随着地方投资的飞速发展,地方政府的负债规模也在急剧膨胀。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提出,要“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措施”。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可谓老生常谈,但考虑到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地方政府推出新一轮拉动经济的投资计划,并且一如既往地追求“大投入、大项目”,因此,对地方债风险防控的再强调,将有助于避免风险扩大化。

  专家表示,若后期出现资金链断裂,则有可能引发局部性金融风险,加剧地方债务风险 。

  随着近期地方投资热潮再度掀起,市场上有关中国地方债务风险加剧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分析人士指出,解决各地纷纷推出投资计划的情况,需要建立问责制。

  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投资规划。目前各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各省、市、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逾20万亿元,其中四川省为4.3万亿元、贵州省为1.7万亿元、广西省为1.5万亿元、江西省为6694亿元、广东省为7869亿元、云南省为3770.55亿元。

  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文件,决定取消和下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并公布了其中104项的清单。重点是经济领域的投资、生产经营活动项目,以及企业投资扩建民用机场、投资城市轨道等重头项目的审批权力。

  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表示,这次中央下放审批项目,虽然可以从中央层面减少审批环节、提高效率,但在地方可能会加剧投资热潮。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过度投资已成为当前越来越突出的矛盾。尽管从短期看,能对拉动GDP增长产生一些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会埋下很大隐患。尤其要警惕新一轮投资热带来的地方债务风险。”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实际上,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一直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4月初,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将中国偿还长期本币债务的评级从“AA-”降至“A+”,评级前景为稳定。对中国债务可持续问题的担忧是惠誉下调评级的主要原因。

  2013年,在确定较高投资增速目标的同时,由于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及外需疲软,多地下调了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从预算报告看,今年地方本级收入增长目标仅为9%。

  为弥补地方收支差额,2013年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500亿元,较去年2500亿元的规模增加了40%,因此,财政部核定的各省(市、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比去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那么,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目前来看,官方给出了三个数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的相关债务达10.7万亿元;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今年表示,估计目前各级政府总债务规模在15万亿元-18万亿元;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最近透露,地方政府负债估计超20万亿元。

  可以看出,不同的数字说明地方债统计的难度。据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标准来统计地方债务。同时,各地融资平台越来越多样化、隐蔽化,很多资金的来源和数量无从知道,负债规模也就难以统计。正因为这部分藏在黑箱里的隐性债务是个未知数,更加剧了人们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担忧。

  投资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于各地大规模投资对地方债可能产生的影响,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坦言,虽然这20万亿元地方投资并不全是政府直接投资,而是包括政府拉动的民间资本,但是考虑到政府可能通过融资平台、信托公司变相举债投资,还是会进一步加剧地方债风险,但会不会达到失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20万亿元地方投资规划,与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行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有本质区别,该计划是各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长期规划。若后期出现资金链断裂,则有可能引发局部性金融风险,加剧地方债务风险。

  在各地纷纷推出投资计划的情况下,如何防控地方债风险?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壅君认为,要解决各地纷纷推出投资计划的情况,需要建立相关问责制。目前对地方债务偿还没有问责,官员不对地方债务负责,导致每届领导都热衷于靠借债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比如,要建立决策问责制,现在政府推出项目没有明确的问责,即使项目将来失败也无需承担责任,这就造成盲目上马各种项目。此外,要建立管理问责制,因管理不好造成项目最后夭折或亏损也应该问责。“如果建立了这方面的问责,可以解决各地推动大规模投资计划加剧债务风险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政府负债风险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重视,银监会4月15日下发《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银行控制地方平台贷款总量,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在专家看来,要想遏制地方债务风险,就应加大对地方项目的约束,推行项目问责制,对一些盲目上马、持续亏损的项目进行问责,这样才能遏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从根本上减少地方债务风险。

编辑:刘冰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答记者问

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改造、能源结构优化等措施,提升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到2025年形成3200万吨标准煤节能量,减排二氧化碳8400万吨,2030年行业能效和绿色发展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政策包括产能置换、清洁能源替代、资源循环利用和数字化升级,并提出激励约束、资金支持等保障措施。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关于印发《黑龙江省支持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技术改造升级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黑龙江省出台政策,对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超100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额外补助。政策基于现有技术改造政策,旨在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高端、智能、绿色产业。企业无需申请,符合条件即可自动享受补助。政策还包括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及绩效评价,确保资金有效使用。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与其他扶持政策不重复享受。

2024-06-03 固定资产投资

非爆破露天采矿机助力水泥企业打造安全、环保、高效矿山

近年来,美国创克公司生产的非爆破露天采矿机开始在国内水泥行业推广应用,并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就《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答记者问

中国出台《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旨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目标。方案提出具体指标,包括2024年和2025年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并针对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部署十大节能降碳行动。通过加强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推动行业节能改造等方式,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09 13: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