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1/5在建电力项目违规 发改委难灭投资“虚火”

2004/02/20 00: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

    2月中旬,时值春节后国内一些地方电力供应再度吃紧的节骨眼儿,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国家电网公司的一段关于“警惕电力投资过热”的讲话,给从去年开始掀起的电力建设热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徐局长的讲话实在不合时宜,当前,‘电荒’短时间内难以缓解,各地新建电厂,完全是市场需求所致。”某发电集团电力规划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 

  然而,发改委电力处处长郝卫平告诉记者,所谓“警惕电力投资过热”,只是在告诫那些没有取得发改委立项批准书便自行开工建设的电厂:一旦市场需求逆转,它们将自食苦果。

  虽然记者再三追问,但郝卫平拒绝透露这些电厂的名字,只向记者出示了这样一组数字:目前,全国在建电力项目装机总容量1.6亿千瓦,其中约2000万~3000万千瓦没有通过立项审批,属于违规建设,约占总容量的1/5。

  “电改”遭遇“电荒”电力建设“跑马圈地”

  事实上,电力建设升温始自2002年底。当时,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原则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实施。当年12月29日,脱胎于原国家电力公司的五大独立发电集团正式挂牌。随着五大集团真正面对市场,为了在日后竞争中取得最大优势,一场旨在“争夺已建电源、抢占新建电源选址”的“跑马圈地”从此开始。

  正当五大集团鏖战正酣之时,史无前例的“电荒”不期而至。自去年夏天全国21省市先后拉闸限电之后,去冬今春,全国电力供应形势仍然紧张。权威部门发布的《全国电力市场分析报告》表明:2004年全国总体电力供需形势将比2003年更为严峻,全国用电量将达到20910亿千瓦时,增速预计为11%左右,净增用电量2070亿千瓦时。2005年,全国用电量将在2004年的基础上再增长8.5%,2006年,全国电力供需矛盾才有望缓和。

  于是,有识之士在五大集团“跑马圈地”之初,便再三提出的“警惕电力投资过热”的忠告之声,在“电荒”之下,变得愈发微弱。取而代之的是,全国“大跃进”式的电力建设高潮。

  以浙江为例,该省计划,最迟至2007年前,确保1000万千瓦的电力装机投产,并确保1000万千瓦电源项目开工,同时再安排1000万千瓦的预备项目进行前期调研。江苏同时宣布,目前在建电厂总规模为1428.5万千瓦,其中,今年计划投产460万千瓦。位于中部的湖北也宣布,2010年前将建成1100万千瓦电源项目。此外,广东、四川、重庆、山西等大规模的电力投资计划也纷纷出笼。

  电力投资:无远虑,有近忧

  面对持续一年有余,且将继续膨胀的电力投资热潮,业内人士表示了谨慎的担忧。

  首先,电力投资热潮可能引发全国性金融风险。中信证券分析师徐忆婕认为,电力项目投资巨大,正常情况下,每千瓦容量耗资约4000元人民币,这样,2000万~3000万千瓦的违规建设容量就沉淀了大约800亿~1200亿元资金,而如此巨额资金中,约80%来自银行贷款。一旦市场需求减弱,电力销售受阻,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将出现大幅增长。

  其次,电力作为基础产业,投资过大,可能是诱发“通胀”的原因之一。哈尔滨电机公司,作为国内三大电机生产商之一,在电力投资热潮中,本来可以大赚一笔。但随着钢材、有色金属等其上游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扬,公司利润被大大压缩。此外,电厂建设所需的水泥、建材、起重设备等价格也有不同程度上涨。

  第三,电力建设高潮对环保事业提出了挑战。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从长远看,电力的无序发展与盲目建设,将对我国包括煤炭、水等在内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挑战。而我国目前脆弱的环境容量,尚难以支撑粗放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的超常增长。

  另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的新建电力项目,在选址(是否位于坑口而有利于煤炭运输,是否位于城市周边而造成环境污染等)这个关键因素上,已很少有优势可言,只是由于五大集团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或旗下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等方式,获得了雄厚资本,且又正值“电荒”持续,这些项目才得以顺利上马。

  “难言之隐”困扰发改委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发改委能源局对于当前的电力投资“过热”,可谓心知肚明。据了解,目前各地报送到发改委,要求批准建设的项目就达到全国现有装机容量的2/3,总容量高达2.5亿千瓦,其中强烈要求今年开工的就有1.4亿千瓦。

  但显然,对于前述的2000万~3000万千瓦未获最后审批便开工建设的电厂,发改委面带难色。

  “首先,电厂建设一般都由地方政府主推,各地发改委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与地方政府拼死唱反调。其次,五大集团均是国有企业,背景深厚,触动了谁的利益,都不是小事。说实话,发改委在这些复杂的矛盾中,实在难以游刃有余。”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但反观发改委近年来的做法,五大集团似乎也不理亏。1998年国内出现电力过剩时,当时的国家计委明文要求三年内不许开工火电项目,但某些地区仍顶风上马。结果证实,当时老老实实听话的地区,现在都缺电,而当时“顶风作案”的地区,现在却电力供应平衡。“严格讲,五大集团当时都存在‘顶风作案’的现象。”

  不仅如此,发改委的难言之隐还在于,备受指摘的“重特大项目国家审批程序”的修改意见已正式上报国务院审批,一旦国务院批准,这一程序将做出重大简化。

  “现在,要申报一个30万千瓦的电厂,仅发改委电力处就要盖三个章,如果算上土地、环保、水利等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手续,一个项目没有几十个章,是绝对批不下来的。”这位人士抱怨道:“程序繁琐也是客观上造成‘违规’项目多的原因之一。”

  虽然该人士拒绝透露程序简化的具体情况,但他认为,“重特大项目国家审批程序”简化后,发改委的部分职责将被重新定位,其形象也将焕然一新。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期总投资43.9亿元!海螺水泥持续布局新能源

未来,海螺水泥将持续加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不断优化用能结构,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深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工作

该通知旨在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提升能效,开展能效诊断工作。发改委要求各地对重点能耗企业进行能源使用效率评估,以促进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这是中国加强能源管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670万!福建大田新岩水泥进行余热发电项目改造

5月10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福建省大田县新岩水泥有限公司9.0MW余热发电项目核准的批复。

华新水泥连续多年领跑能效榜单!替代燃料功不可没!

业内一行业人士表示,华新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值做到这么低使用替代燃料是主要原因,这也说明替代燃料确实能较大幅度的节能降耗。

华润上思1-4月熟料产量达97万吨,同比增长12%!

截至今年4月份,熟料产量已达97万吨,同比增长12%;水泥产量96万吨,同比增长30%;骨料产量213万吨,同比增长317%;公司实现营业额2.6亿元,产值2.6亿元,上缴税金3千万元。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0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0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0

贵州省

¥ 321.00
2024-05-30

四川省

¥ 347.07
2024-05-30

重庆

¥ 337.56
2024-05-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0

广东省

¥ 298.58
2024-05-30

湖南省

¥ 326.42
2024-05-30

湖北省

¥ 323.92
2024-05-30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0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0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0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0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0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0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0

上海

¥ 367.73
2024-05-30

黑龙江省

¥ 469.58
2024-05-3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0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0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0

山西省

¥ 319.88
2024-05-3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0

天津

¥ 358.21
2024-05-30

北京

¥ 339.43
2024-05-31 19: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