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言

多地抓紧推进 重大项目建设冲刺年度目标

2023/11/07 11:17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手机看文章

多地抓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是稳投资促增长的“压舱石”。我国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投资需求潜力巨大,需要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夯实发展基础。......

进入四季度,多地抓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并密集启动新一批项目。梳理各地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可以看到,基础设施、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是主要领域,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投资是联系需求和供给的关键变量。短期内,投资是总需求的重要部分,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可以直接带动就业和消费,有利于扩大当前需求、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长期看,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合理有效投资是决定未来供给结构和经济结构、提升中长期经济发展潜力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体量大、投资规模高、带动作用强,是稳投资促增长的“压舱石”。

今年以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我国精准有序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尽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但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保持增长,对未来发展支撑稳步提升。

以交通领域为例,交通运输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一批交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构建。再看水利领域。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一批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加快实施,省市县级水网建设有序推进。三季度,全国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0750亿元,完成水利建设投资8601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投资需求潜力仍然巨大。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增动能,需要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夯实发展基础。

进一步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高质量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

项目建设离不开资金支持。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健全投资项目融资机制,依法合规加强重大项目资金保障,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当前,要抢抓施工旺季的时间窗口,“多拉快跑”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0571-85871513 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马维平:建立一个低碳、绿色、宜居的环境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11月21日至22日,第12届非洲水泥贸易峰会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召开,马维平博士及100多名来自丹哥特(Dangoto)、豪瑞(Holcim)、海德堡(Heidelberg)等水泥企业以及设备、工程、贸易等行业的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多地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水泥需求获支撑

重大项目建设一直是水泥行业的主要需求来源之一,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重中之重。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将有效支撑起部分水泥需求。

2023-11-27 需求 基建 原创 投资

工业遗产江南水泥厂该怎么转型?

南京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近90年历史的江南水泥厂又是南京工业发展的见证者,大约5年前,这片占地2200亩的厂区彻底停产,成了各方关注的工业遗存。

多部委联合发布!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一批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初步建成,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贸易、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显著拓展,若干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和碳标识实现国际互认。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3-11-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60.63
2023-11-2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05.05
2023-11-27

青海省

¥ 416.22
2023-11-27

甘肃省

¥ 361.29
2023-11-27

陕西省

¥ 330.06
2023-11-27

西藏自治区

¥ 655.00
2023-11-27

云南省

¥ 329.03
2023-11-27

贵州省

¥ 319.18
2023-11-27

四川省

¥ 368.68
2023-11-27

重庆

¥ 365.06
2023-11-27

海南省

¥ 487.41
2023-11-2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3.80
2023-11-27

广东省

¥ 330.54
2023-11-27

湖南省

¥ 307.82
2023-11-27

湖北省

¥ 327.93
2023-11-27

河南省

¥ 335.33
2023-11-27

山东省

¥ 336.77
2023-11-27

江西省

¥ 322.26
2023-11-27

福建省

¥ 325.70
2023-11-27

安徽省

¥ 322.75
2023-11-27

浙江省

¥ 339.27
2023-11-27

江苏省

¥ 322.42
2023-11-27

上海

¥ 332.73
2023-11-27

黑龙江省

¥ 391.53
2023-11-27

吉林省

¥ 356.62
2023-11-27

辽宁省

¥ 314.28
2023-11-27

内蒙古自治区

¥ 346.91
2023-11-27

山西省

¥ 353.99
2023-11-27

河北省

¥ 346
2023-11-27

天津

¥ 328.21
2023-11-27

北京

¥ 348.85
2023-11-28 05: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