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言

水泥行业错峰限产力度大 龙头企业优化布局谋发展

2023/02/08 09: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手机看文章

如何破局?化解过剩产能、做好错峰生产、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或是答案。此外,头部企业正加快延伸拓展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寻求新突破。......

“2023年,水泥行业错峰生产力度加大,水泥供应动态收缩;熟料产能稳中趋降,部分地区压力较大。”近日,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对行业做出如是预测。

2022年,水泥行业经历了“需求低迷,贯穿全年,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艰难局面,海螺水泥、天山股份等多家头部企业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也透出明显的“寒意”。

如何破局?化解过剩产能、做好错峰生产、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或是答案。此外,头部企业正加快延伸拓展产业链,培育新的增长点,寻求新突破。

行业盈利水平有望复苏

“2023年,广东、广西、福建秉持水泥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原则,继续开展力度较强的错峰生产行动;同时,煤炭价格预计稳中有降,对成本亦会有积极影响,行业盈利水平有望迎来复苏。”塔牌水泥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认为,2023年,错峰生产作为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举措,预计实施力度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大。多省发布的2023年错峰停窑计划显示,停窑时间有不同程度延长,如广西2023年错峰生产时间从去年的120天,调整为130天。同时,政策趋严、需求下滑双重约束下,水泥熟料置换项目亦将进一步减少。

需求端则透露出些许回暖信号。中国水泥网数据显示,春节过后,水泥市场缓慢启动,部分地区推涨水泥价格。如1月29日至30日起,南宁、崇左、百色、玉林、贵港、桂林等区域一些厂家通知上调袋装水泥价格20元/吨;2月1日起,河北唐山尝试推动上调水泥价格20元/吨至30元/吨;2月2日至3日,湖南常德地区上调水泥价格20元/吨等。

塔牌水泥表示,水泥下游主要分为基建、地产和新农村建设三部分。其中,房地产市场为重要变量,其有望在2023年企稳回暖;同时,重点项目作为稳增长重要部分,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给水泥需求带来提振。

龙头企业转型拓链开新局

如何培植新的利润增长点、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水泥行业思考的重要问题。龙头企业正延伸产业链、优化布局,加快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同时,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合力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如海螺水泥在做大水泥产业链,一体推进产业减碳、发展增绿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2022年,海螺水泥建成光伏项目69个,新增装机容量272.3MW,储能试点等项目建成投产,建成行业首个“零外购电”“全绿电”水泥工厂,光伏玻璃、风电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一批崭新的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形成。

上峰水泥亦在深耕水泥主业,聚焦环保业务、优化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光储新能源板块等多方面发力。上峰水泥表示,灵活调整扩张速度和发展节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链的优化和延伸,提高部分高毛利产品比重,并加大力度发展光储新能源板块。

在骨料布局方面,华新水泥曾透露,公司包含阳新亿吨机制砂项目在内的10个在建骨料项目,预期今明两年会陆续建成投产,届时骨料产能可达2.7亿吨/年。

在此背景下,中国水泥网定于2023年3月15-16日在浙江杭州举办“2023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颁奖典礼”,深入探讨宏观经济走势与水泥行业发展方向,凝聚星火之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编辑:梁爱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0571-85871513 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西部水泥召开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

张继民对西部水泥国内、国外全年业绩进行总结,并对公司未来战略布局进行阐述。

水泥上市公司业绩一览!2023年市场怎么走?

日前,多家水泥上市企业发布2022年公司业绩,其中除青松建化外,净利润均同比下滑,大部分企业下滑幅度超50%。

[水泥价格指数第11周]:市场暂稳运行,四川涨超9%!

本周五,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报收141.4点,环比上涨0.16%,同比下跌18.18%。

[周评]西南:川渝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40-50元/吨 实际执行待跟踪(3.27-3.31)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消息,本周川渝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40-50元/吨,但部分区域市场需求表现疲软,实际执行有待跟踪。

微信关注
  • 680+个水泥品牌报价
  • 服务于10万+建筑企业
  • 查水泥价格,就用行情通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3-03-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22
2023-03-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69.24
2023-03-31

青海省

¥ 442.81
2023-03-31

甘肃省

¥ 417.99
2023-03-31

陕西省

¥ 455.63
2023-03-31

西藏自治区

¥ 625.00
2023-03-31

云南省

¥ 396.26
2023-03-31

贵州省

¥ 448.30
2023-03-31

四川省

¥ 468.66
2023-03-31

重庆

¥ 434.04
2023-03-31

海南省

¥ 559.83
2023-03-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447.04
2023-03-31

广东省

¥ 480.20
2023-03-31

湖南省

¥ 422.03
2023-03-31

湖北省

¥ 415.23
2023-03-31

河南省

¥ 410.41
2023-03-31

山东省

¥ 415.91
2023-03-31

江西省

¥ 451.29
2023-03-31

福建省

¥ 394.97
2023-03-31

安徽省

¥ 404.74
2023-03-31

浙江省

¥ 467.52
2023-03-31

江苏省

¥ 397.59
2023-03-31

上海

¥ 439.09
2023-03-31

黑龙江省

¥ 469.92
2023-03-31

吉林省

¥ 484.73
2023-03-31

辽宁省

¥ 349.31
2023-03-31

内蒙古自治区

¥ 458.57
2023-03-31

山西省

¥ 435.06
2023-03-31

河北省

¥ 421.08
2023-03-31

天津

¥ 383.21
2023-03-31

北京

¥ 448.85
2023-04-01 16: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