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低碳——水泥行业今后发展重点

2010/04/08 00:00 来源:证券时报

......

  在2010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低碳成为与会人员谈及的关键词。众多官员、学者均表示,推动低碳经济是必然选择,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一旦成为产业量化标准和强制目标,必将给水泥工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也为所有为水泥行业服务的产业带来巨大商机。

  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在会上表示,通过这几年建设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加大力度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执行严格的能效和排放标准,现有日产2000吨以下规模的近300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如不通过改造提高,在今后10年内也会被市场逐步淘汰。

  他说,到2020年,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有可能全部为日产2000吨以上规模,水泥熟料烧成热耗达到105千克标煤/吨熟料,水泥综合电耗小于90千瓦时/吨水泥,我国水泥产业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31日的会上也强调,中国水泥工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上要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市场集中度、坚持科技创新,也要不断推进节能减排,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去年,我国水泥行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并购事件。随着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以低碳为特点的上下游并购成为水泥行业发展新特点。工信部一份报告指出,2010年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新亮点主要体现在延伸水泥产业链进入大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和收购水泥混凝土搅拌站以及水泥机械、城市垃圾处理等新产业已迈出步伐。

  据了解,中国建材、中材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将产业链延伸、城市垃圾处理等低碳新产业落实到具体重组工作中。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表示,2010年中国建材将继续加大重组力度,不断强化和完善产业布局;强化产业链延伸,致力发展绿色低碳水泥。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表示,根据即将发布的新版《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的精神,今后水泥生产企业必须要严格执行行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同时,鼓励水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跨行业合作,构建上下游相互衔接的循环经济体系。支持水泥企业利用各类工业废渣和低品位原燃材料。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szl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 促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绿色低碳推动房地产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多发,这对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房地产建筑业而言,意味着其迫切需要走上绿色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加快释放绿色低碳技术红利

推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的跨越。

纪友红: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水泥市场低迷,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推进水泥企业稳妥有序进入全国碳市场,采取碳排放“双控”制度,利于化解行业产能过剩,激励企业形成“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绿色低碳意识,倒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发改委印发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建材行业,项目年捕集利用与封存量不低于 10 万吨。

2023-08-23 发改委 绿色发展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1 01:5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