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湖南水泥行业“四低一高”不利局面突出

2010/01/06 00:00 来源:中国建材报 杨鹏 欧阳旭曦

......

  近年来,湖南新型干法水泥工业发展迅猛,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为此,记者采访了湖南省水泥协会理事长肖小高。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当前湖南水泥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状。

  肖小高:“十一五”以来,湖南水泥工业开始迈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新型干法水泥产能连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速度,到2009年年底,全省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可突破3000万吨。尤其是中国建材集团、中国中材集团、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等大型企业集团竞相来湘投资,加上益阳东方水泥公司、怀化金大地水泥公司等本土优势水泥企业产能扩张提速,使得湖南水泥工业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及产业布局等得到较好优化,后发优势日益显现。这样一来,就加大了湖南水泥工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快了湖南水泥产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前景看好。

  但是,湖南水泥工业还处于“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发展初级阶段。所谓“大而不强”,就是从整个行业层面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到2009年年底,全省水泥产量可达7000万吨,可这是“虚胖”,因为新型干法水泥的产量只有3000余万吨,还有近4000万吨的立窑水泥等落后产能没有被淘汰出局。就是因为这种“虚胖”,直接导致了湖南省水泥工业未能做强,影响了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湖南水泥企业是“多而不优”。到目前为止,全省有水泥企业350余家,还有60余家平均产能不足20万吨的无证生产水泥立窑企业,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全国落后省市之一。这就是湖南水泥工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和挑战。

  记者:湖南水泥工业发展面临哪些矛盾和问题?

  肖小高:目前,湖南水泥工业处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概括起来说是“五多五少”:一是企业数量多,平均产能少;二是产能增量多,存量淘汰少;三是低标号水泥多,高标号水泥少;四是小规模干法水泥生产线多,日产5000吨以上生产线少;五是经济发达地区干法水泥线多,欠发达地区干法水泥线少。

  由于企业数量多,平均产能少,导致产业集中度严重偏低。目前,排名全省前十大水泥企业的总产能约4000万吨,约占全省总产能的45%。其中,1000万吨级的企业,目前只有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湖南南方水泥公司。显然,能够主导湖南水泥市场和拥有市场话语权的企业不多。

  由于产能增量多,存量淘汰少,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造成全省低标号水泥生产多、高标号水泥生产少的格局,致使湖南省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未能实现根本性好转。如2009年全省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8条(含已投产和在建),将增加水泥熟料产能2300余万吨,而立窑水泥淘汰量不过500万吨,并没有实现等量淘汰,可见湖南水泥工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

  因为小规模干法生产线多,日产5000吨生产线少,导致全省水泥装备和工艺水平偏低。截至目前,全省已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共计41条,其中日产5000吨生产线只有12条,大部分为日产2500吨或以下的生产线,使水泥行业面临新的产业调整压力。由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多建在经济发达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偏少,以致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未来两三年,湖南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将达70条,年水泥总产能将达到9660万吨,加上尚未淘汰的落后产能近4000万吨,全省年水泥产能总计达1.3亿吨。而据湖南省经济发展规模对水泥年需求量的测算,2010年,全省水泥需求量约为8000万~9000万吨,全省水泥产能富余量将高达4000万~5000万吨。如照此发展下去,湖南水泥产业重复建设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

  综上所述,在湖南水泥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与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之间的矛盾、各地热衷招商引资与水泥工业科学合理布局之间的矛盾、新型干法水泥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矛盾,以及技术、投资、人才、市场、矿山等资源如何合理配置的矛盾,等等。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造成了湖南水泥产业集中度低、工艺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资源利用率低及水泥投资潜在风险高等“四低一高”的不利局面。

  记者:请您谈谈湖南水泥工业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肖小高: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推进水泥产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湖南水泥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就行业发展而言,鉴于国际国内水泥工业发展趋势是技术装备大型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市场格局区域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管理项目化等特点,湖南必须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针,以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各市州水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市”利导,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一是严格科学规划,优化项目布局。水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需求拉动型和发展周期性强的行业,浙江省和广东省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现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二是严格市场准入,引导理性投资。政府部门要切实把好国土规划、环境评价、生产许可、安全评价及管理、政策优惠等项目准入关。

  三是严格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水泥总量增长。利用市场手段引导立窑水泥企业转型和有序退出;运用经济手段,通过补偿、补贴淘汰落后产能;运用法律手段加大惩处力度,杜绝水泥无证生产经营;强化行政手段,切实贯彻执行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时间表,使新建产能与落后产能进行有效交换和可控。

  就企业发展而言,由于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强制性、市场持续红火的可能性、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性,企业必须加快工艺装备升级换代步伐。

  一要提高工艺装备水平,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企业发展要侧重日产5000吨以上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

  二要提升管理技术创新能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这是各大水泥企业集团正在探索的路子。

  三要发展现代物流,建设产业集群。以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为核心,构建水泥粉磨站、散装水泥物流中心、混凝土搅拌站、生产检修业务外包、新型墙体材料等产业链。

  就水泥行业宏观管理而论,“整合”则是一个关键词。一是项目审批权要整合。由建材行业管理部门拿出意见,为技改项目审批(经委)和新建项目审批(发改委)提供依据。二是要加大市场整合力度。支持大集团来湘实施大重组战略,以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本土水泥企业实施大集团战略,做大做强。在未来几年内,打造出2~4个年产能达1000万吨以上重量级的水泥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三是推进跨行业整合,打造超级产业联盟。以水泥行业为纽带,将钢铁行业的水渣和钢渣、电力行业的粉煤灰和炉渣、化工行业的铁粉和硫酸渣、煤炭行业的煤矸石等工业副产品和废渣,整合到水泥行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以提高水泥产品的工业附加值。

  总之,要按照国家水泥产业政策精神,对已经核准而未动工兴建的项目进行清理,严格按照产能与市场平衡来重新规划布局,正确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切忌盲目招商引资,杜绝重复建设。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lq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国务院发文!错峰生产常态化!到2025年底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左右!

到2025年底,水泥、陶瓷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平板玻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20%,建材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5月29日湖南混凝土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5月29日,中南混凝土价格指数为115.13,环比下降0.79%,同比下跌13.34%。同时湖南C30混凝土报价338-377元/吨。

5月28日湖南水泥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5月28日,中南水泥价格指数为102.99,环比上升0.26%,同比下跌21.45%。同时湖南P.O 42.5散装水泥报价380-423元/吨。

湖南部分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涨

25日起湖南长株潭、永州、衡阳等地区主导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30元/吨......

某水泥企业:我们现在被水泥经销商“拿捏”了

大型经销商开始利用其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对市场的敏感度,对水泥企业施加压力,要求价格调整以维持自己的利润空间。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5 21: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