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言

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李怀江:突破行业困局,推进刚性错峰

2023/11/17 09:25 来源: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手机看文章

经过行业同仁多年探索、研究及实践,证明坚持错峰生产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11月15日,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以下简称“省建材协会”)执行会长李怀江到河北曲寨矿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寨矿峰”)调研指导错峰生产工作。

座谈会上,李怀江重点就水泥熟料窑承担居民供暖与井陉矿区副区长王晓栋、曲寨矿峰总经理胡立卫进行深入交流。

王晓栋首先介绍了井陉矿区近几年产业转型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对因原供暖单位设施改造升级,无法保障正常供暖,启用曲寨矿峰承担矿区主城区居民供暖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时表示将加快推进供暖设施改造工作并按照错峰生产相关要求督导曲寨矿峰补停到位。   

胡立卫对省建材协会一直以来给予曲寨矿峰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表示,曲寨矿峰一直是错峰生产的倡导者和严格执行者,并郑重承诺:曲寨矿峰将严格按照错峰生产文件要求明确补停计划,坚决补停到位。

李怀江对井陉矿区政府关心、关注建材行业发展和支持水泥错峰生产工作表示感谢,对石家庄区域水泥企业在行业错峰生产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石家庄区域错峰生产工作关系到冀中南四市的行业稳定和发展,位置举足轻重。他指出,近几年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与需求端矛盾愈发凸显,行业企业面临着多方面压力和困难,高污染、高耗能、无序生产的方式已经不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形势促使水泥行业自发自主地探寻解决行业困境的有效可行道路。经过行业同仁多年探索、研究及实践,证明坚持错峰生产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并且得到国家、省委省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出台了错峰生产相关文件。   

基于错峰生产开展的历史背景、行业综合效益和长远发展考虑,李怀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水泥熟料窑承担居民供暖得不偿失,采暖季大气环境容量被挤压,水泥需求减少,企业本应开展错峰生产减少排放、降低供给,但开窑供暖造成污染排放与大气环境治理成本不对等的矛盾现象,从长远考虑得不偿失,应当克服困难,采取其他方式保障居民供暖。二是抓紧采取科学合理的供暖措施进行供暖,水泥行业通过开展错峰生产缓解了供需矛盾,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污染物排放,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企业有能力加大环保治理投资,进一步促进大气环境持续改善,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助力地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建议矿区政府抓紧采取科学合理供暖措施进行供暖,支持水泥行业刚性、精准错峰生产。三是大力支持企业环保绩效创A,环保绩效创A是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党的二十大“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要求的实际行动,河北省水泥企业要坚持错峰生产不动摇,并充分利用错峰生产带来的积极效应加快环保绩效创A步伐,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井陉矿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谷秀峰、生态环境局局长陈钊,河南中联同力材料有限公司河北片区主任郝志江,金隅冀东石家庄区域党委副书记武相艳参加座谈。

编辑:李晓东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0571-85871513 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解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落实《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内容解读如下。

河南、海南水泥价格迎涨,内蒙古部分水泥企业停产;2023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三季报综评;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河南、海南水泥价格迎涨,内蒙古部分水泥企业停产。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降4.32%,行业效益大幅萎缩。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并非只因为“产能过剩”,大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才是更大原因。水泥企业通过卖股权、撤销熟料项目等方式寻求“自救”。河北发布2023-2024年水泥行业错峰安排。

[视频]自律自救!最多停产200天!河北发布水泥行业错峰安排

日前,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发布《2023-2024年度河北省水泥行业自律自救错峰生产安排的通知》。

小企业若都“打”死了 产能就不过剩了吗?

水泥企业需统一共识,做市场的维护者,同时通过智能化升级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3-11-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60.63
2023-11-1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05.05
2023-11-16

青海省

¥ 416.22
2023-11-16

甘肃省

¥ 373.68
2023-11-16

陕西省

¥ 305.31
2023-11-16

西藏自治区

¥ 655.00
2023-11-16

云南省

¥ 324.83
2023-11-16

贵州省

¥ 316.78
2023-11-16

四川省

¥ 366.70
2023-11-16

重庆

¥ 366.99
2023-11-16

海南省

¥ 487.41
2023-11-1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3.80
2023-11-16

广东省

¥ 326.56
2023-11-16

湖南省

¥ 304.39
2023-11-16

湖北省

¥ 324.19
2023-11-16

河南省

¥ 355.33
2023-11-16

山东省

¥ 332.30
2023-11-16

江西省

¥ 322.26
2023-11-16

福建省

¥ 335.70
2023-11-16

安徽省

¥ 324.82
2023-11-16

浙江省

¥ 350.22
2023-11-16

江苏省

¥ 306.81
2023-11-16

上海

¥ 352.73
2023-11-16

黑龙江省

¥ 391.53
2023-11-16

吉林省

¥ 356.62
2023-11-16

辽宁省

¥ 314.28
2023-11-16

内蒙古自治区

¥ 370.53
2023-11-16

山西省

¥ 352.78
2023-11-16

河北省

¥ 346
2023-11-16

天津

¥ 328.21
2023-11-16

北京

¥ 348.85
2023-11-17 09: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