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华伦证实集团已准备退出ST秦岭

2008/10/10 00: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

  记者昨日得到华伦方面的证实,公司确实已经准备退出ST秦岭,目前正在与铜川市政府方面商讨1.9亿保证金的退还问题。

  ST秦岭(600217)日前公告,收到副总经理朱文浩、吴飞龙和潘志猛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而由于上述三人均来自华伦方面,此次华伦系高管的辞职也被外界认为是华伦集团对重组ST秦岭的去意已决。

  导火索:1.9亿元保证金

  华伦集团自去年9月24日与陕西省耀县水泥厂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以6.3亿元的高价受让陕西省耀县水泥厂持有的ST秦岭132,688,640股份。当时,华伦的收购被行业内称为天价夺宝。

  ST秦岭2007年9月27日公告的《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显示,双方约定“转让价款分为三期支付,首期付款于协议签署日之后的5个工作日内,华伦集团向耀县水泥厂支付转让价款的30%,即190,076,477元作为保证金;第二期付款于此次转让事项经国资委核准后的5个工作日,华伦集团支付转让总价款的30%,即190,076,477元;第三期付款自此次转让事项经国资委核准之日起的30日内,华伦集团支付剩余的40%转让价款,即253,435,302元”。

  “目前就卡在由于耀县水泥厂持有的ST秦岭股份迟迟不能解除质押,无法上报国资委批复。”华伦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首期1.9亿元的保证金华伦已如数支付,但是,这部分原本用来解除质押股份的资金却被用于挽救生死线上的ST秦岭的日常运转。一开始,华伦对于这样的处置并无异议,因为根据双方此前的约定,耀县水泥厂同意将6.3亿元的转让价款全部用于ST秦岭的发展。但是,1.9亿元的资金耗尽后,由于耀县水泥厂所持有的股份依然维持质押状态,自然无法上报国资委,下一笔转让款也就迟迟无法到位。

  于是乎,华伦方面和ST秦岭实际控制人铜川市国资委就先将股权解除质押还是先支付第二笔款项产生了分歧。

  双方矛盾逐步升级

  在这样的分歧之下,华伦与ST秦岭的矛盾日渐升级。8月22日,已成为公司董事的来自华伦的陈建龙、杨佰祥和杨国华就以“缺乏足够的渠道来了解公司半年来的经营情况,对公司本半年度的经营情况不了解”为由对公司《2008年半年度报告》的审议投了弃权票。

  9月10日,ST秦岭审议通过《关于关停四条湿法水泥生产线的议案》,陈建龙、杨佰祥和杨国华又表示,秦岭水泥四条湿法生产线资产的处置,自华伦集团有限公司重组秦岭水泥以来一直是重组方案的一部分;经多次协商,铜川市政府、工作组及国资委均同意以账面值(7000-8000万元)由耀县水泥厂回购四条湿法水泥生产线资产,而目前此方案变更,无法判断此事对秦岭水泥重组是否有利。因此又对此议案投了弃权票。

  之后就有了ST秦岭昨日的公告,来自华伦集团的三位副总经理朱文浩、吴飞龙和潘志猛分别提交了书面辞职报告。接近ST秦岭方面的人士称,这是华伦集团正式退出ST秦岭的一次逼宫。

  保证金归还时间成焦点

  “现在双方的分歧主要在于原先的1.9亿元保证金何时,以怎样的方式返还。”华伦内部人士称,公司已经派出一队人马专门与铜川市国资委商讨退出重组ST秦岭的执行方案。

  华伦方面希望与铜川市国资委定下归还1.9亿元保证金的最终时间,而政府方面则因确实无法拿出这样一笔钱,希望能为ST秦岭另觅婆家后再做归还。“我们肯定不能接受无限期的等待保证金的归还。”华伦方面坚持。

  至于潜在的新重组方究竟是谁,当事双方都没有给出名单。主要原因是此前的重组协议还在,当事双方都不敢名正言顺地另觅买家。但华伦方面认为,铜川市国资委希望ST秦岭能再找个好婆家,肯定要提出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毕竟,一年来,ST秦岭的资产负债率仍在不断提高,且背负着不少逾期借款。2008年中报显示其资产负债率高达79.66%。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yl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水泥产业积极落实错峰停产 未来市场回暖有赖基建及房地产需求释放

近日,受夏季用电高峰来临、水泥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国内众多水泥企业都在积极响应错峰停产安排。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一季度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9%。而前两个月这一数字只有2.3%。同时,一季度全国有26个省份用电量实现了正增长。业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整体向好和气温逐步升高,全社会电力消费还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预计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03: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