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楼市低迷 水泥行业依然坚挺?

2008/07/25 00: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由于货币从紧、保障性住房政策频出等多重因素作用,房地产行业在今年进入调整期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那么,对于房地产市场所带动的大量建材需求,是否也会进入一个缓慢的下降通道呢?

  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从目前来看,包括水泥、玻璃等建材产品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如生产成本的增加、价格传导能力不强,这些都会制约建材行业在短期快速发展。但由于基础设施仍然处在景气期,水泥在房地产行业调整期间显示出了一定的抗风险性。

  影响有限

  由于水泥产品本身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房地产市场,其大量产品仍然为工程建筑市场服务,加上四川灾后重建等,所以水泥受到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

  今年6月,28个地区的水泥价格显示,环比5月份,价格涨幅超过5%的地区有包括山东、湖南以及湖北等14个地区,而价格下降的有11个地区。

  国泰君安韩其成的观点是,水泥价格的变化主要依靠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本质上仍然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总体而言,煤炭价格提高、汽柴油价格上升促进的物流成本增加,以及限电导致的小水泥公司退出或者被收购,区域企业集中度等因素,都增加了领导型企业的价格控制力。

  另外,由于水泥本身是一个半径型消费商品,即区域性优势相当明显,因此在一些房产市场仍然较为平稳的地区,水泥产业的发展很难受到影响。

  冀东水泥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如深圳一带的水泥公司可能就会受到深圳楼市低迷的影响,但如果处于西南地区或者北方市场,水泥产品的销量或许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

  另外,水泥也分为不同品种,用于桥梁、码头、道路、高层建筑的水泥,不太容易受到房地产的波动;一些专业用水泥如防止核辐射的核电用水泥,用于大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中、低热硅酸盐水泥,用在高速公路、机场跑道等方面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等抗风险能力就较强。

  价格传导能力不强

  目前,水泥及玻璃等建材行业的一个考验就来自电力。7月1日起,我国的销售电价平均每度提高了2.5分钱,建材是能耗消耗的主要产业,因此将可能对整体行业利润水平产生负面作用。

  一般而言,电费大约占整个水泥企业25%的生产成本,这次电费的调整价格大约是5%,因此根据中银国际的测算,水泥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能会提高千分之六。

  而因电力价格的提升,玻璃产业的能源成本也将有轻微的增加。但玻璃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于电力,而是油品。比如重油的成本上升,就会对浮法玻璃有很强的成本压力。

   玻璃行业的另一个重要成本支出是纯碱。2007年1月,我国的纯碱价格不到每吨1700元,而2008年纯碱价格大幅度拉升,达到了每吨2000元左右。

  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且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仍将持续,但一些产品无法提高议价能力将会使得企业面临着风险。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市公司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在重油价格非常高的情况下,玻璃价格也未必可以直接提高。原因是,这个产业仍然是要看整体供求形势。

  这家既有浮法玻璃又有着工程玻璃的企业内部人士认为,多种产品的存在可能比较容易抵御一些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而带来的销量和价格下滑,如果只是单纯的浮法玻璃或者工程玻璃企业,问题就会更多。

  上述人士认为,如果房地产进入一个特别大的调整期,将会影响到整个行业,比如工程建筑市场。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价格指数第22周]:高温雨水频发,市场偏稳运行!(6.17~6.21)

6月21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报收117.76点,环比上涨0.14%,同比下跌1.34%。

[混凝土价格指数周评]:雨水天气增多,混凝土行情疲软(06.17-06.21)

国内多地反馈雨水天气增多,市场需求疲软,混凝土价格弱势运行。6月13日至6月19日,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报收118.15点,环比下跌0.20%……

2024-06-21 砂石价格周报:天然砂、机制砂、碎石

2024-06-21 砂石价格周报:天然砂、机制砂、碎石

2024-06-21 砂石价格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6.21)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6.21)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21

山东省

¥ 347.69
2024-06-21

安徽省

¥ 332.34
2024-06-21

河南省

¥ 325.25
2024-06-21

上海

¥ 347.73
2024-06-21

江苏省

¥ 322.36
2024-06-21

贵州省

¥ 399.39
2024-06-21

陕西省

¥ 348.03
2024-06-21

内蒙古自治区

¥ 392.96
2024-06-21

山西省

¥ 359.71
2024-06-21

湖北省

¥ 307.95
2024-06-21

江西省

¥ 312.07
2024-06-21

湖南省

¥ 338.21
2024-06-21

辽宁省

¥ 435.38
2024-06-21

云南省

¥ 342.60
2024-06-21

天津

¥ 408.21
2024-06-21

四川省

¥ 395.32
2024-06-21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21

重庆

¥ 389.81
2024-06-21

福建省

¥ 315.05
2024-06-21

海南省

¥ 442.54
2024-06-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66.87
2024-06-21

广东省

¥ 315.45
2024-06-21

河北省

¥ 381.26
2024-06-21

北京

¥ 389.43
2024-06-21

浙江省

¥ 363.18
2024-06-21

吉林省

¥ 462.45
2024-06-2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03
2024-06-2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34.51
2024-06-21

青海省

¥ 441.41
2024-06-21

甘肃省

¥ 422.03
2024-06-2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23 02: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