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国内外水泥助磨剂发展现状与展望

2008/05/07 00:00 来源:中国建材报 张伟 严生 姚晓

......

  国内外水泥助磨剂发展现状与展望

  目前,我国水泥总产量已经突破13亿吨,约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50%。由于存在巨大的水泥助磨剂市场,国外公司如德国Basf公司、英国Fosroc公司、意大利Mapei公司等企业都已经进入中国水泥助磨剂市场。它们的产品都已形成系列化,大部分企业都涉及到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助磨剂仅仅是系列产品的一部分。据笔者查阅的有关文献表明,国外水泥助磨剂专利绝大部分为液体产品。因为液体产品使用方便,仅仅需要增加一个储料罐和一个液体计量泵,就可以顺利加入,不需要复杂笨重的设备。这之中,美国的水泥助磨剂专利最多,约有10余个,其中涉及到高分子合成技术。国外水泥助磨剂产品,各厂家大部分也就几个型号,技术相对成熟,其配方也基本固定,不需要像混凝土外加剂产品那样为了适应水泥和季节的变化需要经常变动配方,配方组成主要是胺类、多元醇类、醋酸盐等单一或复合品。由于这些产品掺量少,液体计量添加方便,提高磨机粉磨效率10%~20%,节省单位时间电耗,提高水泥粉体的流动性,有利于散装运输和贮存,故在国外水泥厂使用很普遍。这些公司由于其产品国际化,所以也都符合美国ASTMC 465标准。现在水泥助磨剂研究的重点,已经走向高分子合成技术。这也是核心技术,美国2007年最新的专利中已经有了三乙醇胺的部分或全部替代品。

  近10年来,随着国外水泥助磨剂产品的进入,随着业内人士对水泥助磨剂产品认识的不断提高,国内水泥企业使用水泥助磨剂的前景不断向好。可以预见,随着大部分立窑水泥的逐步退出,水泥企业的逐步大型化和集团化,水泥助磨剂的使用率将很快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笔者预计,到2012年,我国大中型水泥企业使用水泥助磨剂的比例将达到90%左右。以年产10亿吨水泥计,掺量按0.3KG/t 计算,市场需求可达30万吨/年,产值达40多亿元。由于助磨剂市场前景广阔,一时间全国各地兴起很多助磨剂企业,但目前我国大多数水泥助磨剂企业都是采用购买化工原料复配的生产工艺,进入这一产业的门槛较低,绝大多数水泥助磨剂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管理不规范。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企业利润空间将被压缩,市场竞争越来越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性价比;越来越靠科技的进步和产品的售前(设计)、售中(调试)、售后(维护)服务。由于我国的国情,目前水泥助磨剂产品有粉体和液体两种形态,液体掺量为0.02%~0.15%,粉体掺量为0.2%~0.5%,南方企业使用液体产品较多,北方部分企业使用粉体产品。我国水泥助磨剂专利大部分为粉体产品(其中大多数产品含有各种早强剂),液体产品专利很少且大多数为化工原料复配产品,高分子合成的水泥助磨剂产品就更少。目前,我国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已经开展了合成高分子水泥助磨剂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国内产品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差距将越来越小,相信不久就可以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展望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水泥助磨剂产品应用的主要市场,新型水泥助磨剂产品研发的技术力量亟待加强,特别是合成高分子助磨剂的研究。水泥助磨剂市场空间很大,但应避免一哄而上、最后打价格战造成企业利润降低的局面,从而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加强助磨剂企业持续的产品研发能力和水泥粉磨系统方面的研究,对我国水泥助磨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水泥产业积极落实错峰停产 未来市场回暖有赖基建及房地产需求释放

近日,受夏季用电高峰来临、水泥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国内众多水泥企业都在积极响应错峰停产安排。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一季度26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3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9%。而前两个月这一数字只有2.3%。同时,一季度全国有26个省份用电量实现了正增长。业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整体向好和气温逐步升高,全社会电力消费还将有较大幅度增长。 预计二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明显回升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1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1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1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1

四川省

¥ 351.02
2024-05-11

重庆

¥ 331.21
2024-05-1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1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1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1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1

河南省

¥ 274.59
2024-05-11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1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1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1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1

浙江省

¥ 332.74
2024-05-11

江苏省

¥ 299.83
2024-05-11

上海

¥ 317.73
2024-05-11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1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1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1

内蒙古自治区

¥ 349.14
2024-05-11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1

河北省

¥ 345.41
2024-05-11

天津

¥ 368.21
2024-05-11

北京

¥ 339.43
2024-05-13 0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