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用司法禁止令 按下环境侵权“停止键”

2022/01/05 09: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根据该规定,申请人以被申请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申请人合法权益或者生态环境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为由,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禁止令保全措施,责令被申请人立即停止一定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2021年1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案件适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干规定》,明确在生态环境侵权案件中可采取禁止令保全措施,及时制止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避免造成环境损害的发生和扩大。

根据该规定,申请人以被申请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申请人合法权益或者生态环境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为由,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禁止令保全措施,责令被申请人立即停止一定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许多环境污染的事件,如果在诉讼前或者诉讼过程中,不对涉嫌污染环境行为有所禁止,而是任由其继续实施侵害环境行为,等到裁判生效之后再采取相关措施的话,污染环境行为可能早已完成,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害可能已经严重扩大且难以逆转。此时,相关诉讼的初衷和目的以及意义已经不复存在,即便胜诉,也难以有效挽回相关损失,而可能只是一张“法律白条”。司法禁止令,便是按下环境侵权“暂停键”的有益探索,将有效防止污染环境现象进一步扩大。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前述司法解释,禁止令保全措施实际上类似于行为保全,即责令行为人作出一定行为或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然,适用禁止令并非可以毫无根据或者随意而为。如果申请人在提起诉讼前申请禁止令,应当在作出禁止令后30日内提起诉讼,否则将解除禁止令。且无论是诉讼前申请禁止令还是诉讼过程中申请禁止令,申请人往往一般应提供担保,以免因保全错误而给被申请人带来损失。

禁止令作为严肃的司法行为,其启动和实施均具有严格的程序。这决定了行为人必须严格遵守禁止令所确定的义务。否则,人民法院可对违反禁止令的自然人罚款10万元,对单位罚款100万元。情节严重者,还可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而那些拒不履行禁止令的污染环境行为,还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最高可处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了司法机关的撑腰,无疑将使生态环境侵权止步于“发现之时”“萌芽阶段”,将损害后果降至最低,这也是发挥司法能动、密织环境保护网络的应有之义。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发布!

方案中指出,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优先聚焦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重点产品,制定发布核算规则标准。

超8300万!四川一破产水泥企业开始拍卖资产

法院于2023年9月15日裁定终止四川正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重整计划的执行并宣告该公司破产。

最新《排污许可管理办法》审议通过!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排污许可管理办法》是为了规范排污许可管理,根据多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制定的。办法明确了排污单位应依法申请排污许可证并遵守其规定排放污染物,未取得许可证不得排放。规定了排污许可证的内容、申请与审批流程、排污管理、监督检查等程序,并指出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监督管理。排污单位需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记录环境管理台账。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将加强对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违规行为依法处理。办法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甘肃高崖金城水泥破产清算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

4月2日,甘肃高崖金城水泥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在榆中县人民法院举行。此次会议由管理人提议并主持,债权人、法院合议庭人员、公司管理层等参加。会议审查了管理人的工作报告、破产清算方案、资产评估结果及债权表等,同时讨论了财产变价和分配方案。法院强调将推进破产案件办理,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04-03 破产 协同 法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5 21: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