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助磨剂:水泥企业节能降耗的好帮手

2007/10/17 00:00 来源:中国建材报

......

  “十一”长假,记者驱车来到湖北襄樊,走访了襄樊统领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值班人员的介绍在车间里找到了公司的带班领导、总工程师王大启。他开门见山地说:“我们要好好帮助水泥企业算算五笔节能降耗的账!走,到办公室去吧。”“我们公司生产统领牌复合多功能水泥助磨剂已经5年了,产品销往半个中国,在河南、四川、内蒙古最火爆,销售收入已超过1亿元。从河南天瑞水泥集团、河南南阳航天水泥公司、陕西平利水泥公司等企业反馈的使用效果来看,具有助磨、早强、增强、增加掺用混合材料的作用名不虚传。”王大启越说越来劲,掰着手指头一连算了五笔账。 

   如果每100吨水泥中加入1吨复合多功能助磨剂,在原材料消耗量相同的情况下,可生产水泥101吨;水泥市场32.5级平均价为240元/吨,复合多功能助磨剂出厂综合价为960元/吨,那么助磨剂实际单价为960元/吨-240元/吨=720元/吨。

  再假设熟料每吨220元、粉煤灰每吨30元、矿渣每吨60元、石灰石每吨25元、石膏每吨120元、火山灰每吨30元、煤矸石每吨20元的话,就会出现五个明显的效益。

    一是吨水泥熟料与水泥混合材的差价乘以混合材比例的增加量减去使用助磨剂的成本,即每吨水泥节省熟料产生的效益为11.2元。

    二是水泥磨使用助磨剂后,在产量增加的条件下,车间的综合成本保持不变,假设使用助磨剂后台时产量增加X%,那么,使用助磨剂后粉磨综合成本为:使用助磨剂前粉磨综合成本÷(1+X%)+助磨剂成本;提高台时产量后成本下降:提产前吨水泥粉粉磨综合成本-提产后吨水泥粉粉磨综合成本。

    假设按每吨水泥电耗31千瓦时,电价0.55元/千瓦时,磨机2.6米×13米台时产量33吨,提高台时产量10%计算,吨水泥电耗下降产生的效益=吨水泥电耗×电价×提高的台时产量数÷实际台时产量数=31×0.55×(33×10%)÷33=1.70元/吨,即台时产量提高,每吨水泥电耗量下降产生的效益为11.20元+1.70元=12.90元。

    三是在磨机耗材上,由于助磨剂的物理、化学反映,使磨机内的钢球、钢段等耗材大大减少磨损,减少检修次数,节约材料费用。

    四是从税收方面,如果按照国家财税2001年198号文件规定,对在原材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实行增值税。

    五是在节能减排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社会效益更加明显。

    正确使用该产品后,水泥的产量、混合材料掺加量都提高10%以上,早期强度提高,28天强度不降,每吨水泥可增加综合效益5元~15元左右。对水泥和混凝土性能无不良影响。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liyan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行业破冰之路:应对设备更新与资金短缺的双重挑战

然而,正当水泥行业准备迎接设备革新带来的曙光时,却不得不面对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不佳的现实。

超低排放势在必行 水泥厂粉尘治理有妙招

压差毎减小400帕,电费一年能节省五六十万。

河南丰博自动化:27年始终坚持研发创新,深耕水泥动态计量技术

丰博自动化自1996年创始至今,27年专注于动态计量领域,始终奉行“精准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走技术创新、标准引领路线,以期改变这一现状,让国内水泥企业都能用上高精度、性价比高的国货品牌,时至今日终于弥补了国内动态计量技术的短板,为水泥行业在面对产能过剩,亟待降本增效转型的当下提供了重要保障。

小阀门有大学问 富阳恒通的阀门牛在哪?

多年来,专注于水泥行业专用特殊阀研发与制造的富阳恒通,以其专业化、特色化、最适化的产品,以及不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为水泥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视频]水泥企业又一批资产出售!

兰州盛源建材有限公司名下水泥厂抵押登记号为永动押2017-17号抵押登记书载明的动产。青海金鼎水泥有限公司名下所有的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雨润镇汉庄村厂内水泥、熟料、钢球及其他库存物资等。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5-31 2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