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苦承兑汇票久矣:大宗商品涨价 中小企业现金流账期之忧

2021/06/08 10:20 来源:中国经营报

这场源于“输入性”因素导致的上游原材料涨价,让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链,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考验。......

2021年4月开始的大宗商品涨价潮,在此后的一个多月中,随着中央部委的出手干预,终于有所改观。这场源于“输入性”因素导致的上游原材料涨价,让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和资金链,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考验。

不过,这场考验暂时还没有结束,而是悄然向下游传导,影响之一便是通过承兑汇票——这一中国商业交易中普遍使用的付款方式体现出来。多位中小企业主告诉记者,很多大企业在向产业链上的供应商采购时,都以承兑汇票做结算,其中存在最长一年、最短三个月的账期,而大量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基本以零库存方式进行生产,一旦原材料涨价,就会导致生产成本的突然上升,此时,如果在承兑汇票到期兑付时才能收回现款,企业就会面临现金流压力。

承兑汇票实际上是一种买方向卖方提供的远期付款凭证,其实质是一种“付款账期”,一般有1年、6个月、3个月三种。我国的承兑汇票市场总量庞大,人民银行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3686.88万笔,金额达30.32万亿元。

在如此庞大的市场中,以“买方”身份出现的大企业,从平衡自身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出发,更乐于使用承兑汇票支付货款。在企业面临现金流问题的情况下,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则不得不通过“打折贴现”的方式,将手中的承兑汇票转予银行或其他专门机构。打折贴现之后,供应商无法满额兑现“承兑金额”,从而产生经营性的损失。

“1000万元以承兑汇票,企业选择贴现给银行,打折加上付给银行的利息,加在一起,相当于8.5折,最终只能收回850万元的货款。”浙江一位中小企业主向《等深线》记者举例说明,而在过往,这些资金成本尚可以通过再向下游传导而逐步消化,但是,当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上涨时,这种传导开始变慢。尽管如此,由于上游大企业在采购链条上占有优势地位,他向记者强调“我们不可能不收汇票,要不生意就没法做了”。

决策层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5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在调节大宗商品价格以控制、缓释其对企业生产成本影响的同时,中央有关部门也开始研究通过缩短承兑汇票的承兑期,来减轻企业的占款压力。

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对于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而言,已经是“苦承兑汇票久矣”。

零库存与涨价潮

“从4月份开始,上游的供货商已经涨价两次,每次涨价幅度在6%~20%左右。”北京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佟俊辉告诉记者。进入5月,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对部分上游企业进行约谈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下调。

5月26日,螺纹钢主连价格降至4667元/吨,和最高点时相比,每吨下降了1500元。然而,商品涨价产生的传导性影响并没有因有关部门的干预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供应链中下游,原材料涨价后,手握大把承兑汇票的中小企业只能靠贴现换取现金,以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

于他们而言,贴现虽然会损失部分利润,但却能缓解现金流压力。“当一个企业对商品价格没有溢价能力时,除了接受,亦别无他选。”佟俊辉说。

6月2日,佟俊辉收到一张乐清市某电气公司的产品调价通知函。

通知函内容显示,因市场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等因素,导致公司生产成本提高,为了能持续提供产品,自2021年6月2日起将对产品的销售价格进行适当调整,请下单前再次确认价格。

这是他今年收到的第六张调价通知函,两个月时间,他相继收到了西门子、施耐德、ABB中国电气和德力西电气等企业的调价通知函。内容大多是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对产品销售价格进行调整。

从事10多年电器装配工作后,今年大宗商品集体涨价让佟俊辉颇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他们公司主要生产和经营终端照明箱、电表箱、控制柜、电缆桥架等低压电气设备和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中最常用到的是铜线、螺纹钢、塑料制品以及各式开关等。

3月底,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从现货市场数据监测看,2021年5月12日,螺纹钢期货主连达到6171元/吨,铁矿石期货主连到达1054元/吨,两大黑色期货在这一天同时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国内重点城市三级螺纹钢均价也达到了6100元/吨,同创历史新高。

当大宗商品涨价效应传导到原材料市场时,佟俊辉经常采购的原材料,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出现了30%的涨价幅度。“我们基本是零库存企业,因为产品技术更新较快,库存的产品有时会达不到客户要求,所以通常都是在交货前两个月开始采购,大宗商品连续的涨价让我们的资金进一步承压。”佟俊辉说。

根据中泰证券的测算结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游加工组装类行业,比如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设备、通用设备、铁路船舶和专用设备等领域的成本形成较大压力,而这类行业成本传导能力又普遍偏弱,因此受工业品涨价的影响最为突出。

北京某大型财务公司从事票据业务的陈梅芳告诉记者,市场上和佟俊辉有类似感受的中小企业数量很多,这类企业普遍特点是零库存,通常是随行就市的采购和销售商品。

“和大型企业因库存量大占用现金流不同,这类企业不存在库存问题,但却面临着原材料涨价的风险。一旦大宗商品涨价,他们原材料采购的成本就会增加,这是中小型企业普遍的资金链痛点。”陈梅芳说。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总数超过44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9500万户。后疫情时代,这些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诸多资金难题。“本来小企业在市场上就没有太多话语权,商品的定价机制只能接受供应商的调价安排,对于涨价结果,只能自己去消化。”佟俊辉感叹。

无奈的打折贴现

当上游供应商纷纷发出调价通知后,下游的中小企业又该如何解决钱的难题?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把手里的承兑汇票去贴现。

今年以来,佟俊辉收到了三笔上游企业支付的货款,总计900万元。但这些货款都是以承兑汇票结算,其中包括两张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银行承兑汇票。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种常见的票据支付方式,承兑汇票经常出现在中小企业的货款结算中。其原理就是承诺兑付,是付款人在汇票上签章,承诺将来在汇票到期时承担付款义务的一种行为。

承兑汇票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银行承兑汇票,一种是商业承兑汇票。目前市场上银行承兑汇票使用较多,它一般由银行签发并承兑,是企业向银行提交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然后由银行作为承兑人出具的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具有银行信用保证,流通范围广,变现能力也强。

另外一种就是商业承兑汇票,它不通过银行签发,也没有银行做背书,是企业自己签章出具的票据,这种票据能够为市场接受,主要依靠自身信用和整个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这类票据虽然可以在市场流通,但转让率较低。这两类承兑汇票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到1年不等。

佟俊辉的三张承兑汇票都是1年期,他介绍,每年公司7000多万元的货款结算,差不多有1000万元是以承兑汇票来支付。现实中,发生在佟俊辉身上的情况也并非孤例,上游企业大规模使用承兑汇票结算货款已成惯例。

据上海票据交易所的统计,2020年小微企业用票金额(含承兑、背书和贴现发生额合计数)达44.03万亿元,占比53.24%。如此大的用票金额,也让贴现变得更普遍。

贴现,就是申请人将未到期的承兑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融资行为。

对佟俊辉来说,贴现也是常规操作。“就拿现在这三张承兑汇票来说,它们的期限是一年,如果不贴现,我们需要在2022年5月26日汇票到期日才能拿到900万元的货款,这个时间太长了。” 

“我们等不及”这是很多小企业收到承兑汇票后的心声。

在中小企业中,贴现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在公司现金流不充足的情况下,为了资金周转或支付货款,很多公司都会选择用承兑汇票去银行贴现,但因为是提前提款,所以企业需要支付银行一部分利息。

以一张期限6个月100万元的承兑汇票为例,如果企业要提前3个月贴现,按照贴现利率平均5%计算,最后企业能从银行拿到的现金不足99万元,这中间的交易费用和利息支付超过1万元。

尽管如此,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贴现后利润虽有所损失,但不失为一个快速解决资金的办法。陈梅芳统计过,在收到承兑汇票企业中,差不多98%以上都会去贴现。

佟俊辉也深知这个道理,但却无奈。“因为企业经营,除了原材料涨价带来的资金压力,还需要支付员工薪酬、租金等日常开销,只能牺牲一些利润去银行贴现。”

大企业的“特权”

“我们当然是不愿意收承兑汇票,但是收不收承兑汇票主要与公司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有关。很显然,在议价能力上我们没有话语权。”佟俊辉说。

从承兑汇票收取方角度看,大部分中小企业希望上游企业可以用现金支付货款。但现实交易中,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更愿意用承兑汇票做结算。

陈梅芳对记者解释称,大企业喜欢用承兑汇票做货款结算,主要原因是大企业能够以较少的保证金,通过银行开具承兑汇票来支付较大规模的货款,其中有一定的杠杆作用,加之承兑汇票一般有半年以上的期限,这可以为大企业留足备用资金。

一组数据也印证了陈梅芳的说法。

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的数据,2021年一季度,票据市场业务总量为40.25万亿元,同比增长 6.4%。3月末,承兑余额14.09万亿元,同比增长4.94%;一季度承兑6.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银票承兑5.06万亿元,商票签发(承兑)1.06 万亿元。

人民银行统计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3686.88万笔,金额达30.32万亿元。这意味着,承兑汇票受大企业青睐的程度在提升。

不仅如此,政策还允许商业银行、财务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及部分非法人产品等参与平台转贴现交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票据交易系统接入会员已超过3000家,系统参与者超过10万家,这进一步加大了票据市场的发展空间。

一位国有银行票据中心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般公司客户办理承兑业务,主要根据客户信用等级收取保证金,最高会收取100%的保证金。假设企业要开100万元的承兑汇票,资质差的企业最高需要提供100万元的现金,之后符合条件了银行才会作为票据承兑方进行开票。

他介绍,目前根据客户信用等级,银行收取的保证金主要有5档。

其中,AA-级以上客户,可免收保证金;A+、A级以上客户收取汇票金额10%以上的保证金;A-、BBB+级客户收取汇票金额30%以上(含30%)的保证金;BBB、BBB-级客户收取汇票金额50%的保证金;BBB-级以下客户则收取汇票金额100%的保证金。

“也就是说,企业资质越好,信用等级越高,它得到的银行信用评级也会越高,这种要求下,从市场主体性质看,通常都是大企业更容易通过,这和企业融资条件类似,主要看企业自身的信用和资质。”该人士说。

这些条件几乎把中小企业关在了门外,作为承兑汇票流通中关键一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因规模小、无抵押品、财务报表不规范等原因,并不符合开具承兑汇票的条件。

“即使有些中小企业资质不错,现金流也稳定,但银行在评审时也会提高风险敞口,比如提高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比例,有些银行会要求企业提供80%~100%的保证金,对企业来说,如果有这么高的保证金,可能就会直接支付,而不需要开具承兑汇票。”上述票据中心人士说。

这种机制下,市场上的中小企业最终成了承兑汇票的收取方,而贴现是他们能做的最有效解决资金问题的方式。票交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余额合计8.2万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贴现余额达5.2万亿元。

改革突破口

“去年我们贴现率是6.3%,今年稍微降了一点,现在是5.7%,每家银行贴现率不一样,主要看签发汇票的企业和银行协商结果。粗略计算,每年企业在票据贴现上需要支出的费用大概在10万元以上。”佟俊辉说。

在他看来,只有在供应链中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公司,才可以拒绝上游企业用承兑汇票结算。除此之外,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会接受承兑汇票。因此,在整个供应链中,中小企业成了承兑汇票的最终持票人。

不过,为了减少贴现过程中的费用支出,一些企业在收到承兑汇票时会选择继续流转。比如上游客户A用承兑汇票向B支付工程款,B在采购原材料时,因为资金紧张,继而再用这张承兑汇票向C支付货款,如果C同意这种结算方式,那这张承兑汇票就会继续流转,一直流转到最后一级供应商。

在佟俊辉印象中,承兑汇票层层流转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决定流转成功的两个因素,一是开具企业是否行业龙头,二是对下游供应商是否有话语权。

“有些比较强势的供应商不接受这种支付,我们只能自己去贴现,然后现金支付,那贴现损失就需要自己承担,如果能流转出去,其实可以省去贴现过程中的费用。”佟俊辉说。

事实上,由于承兑汇票属于银行表外业务,拿到票据的一般都是中小型或小微企业,通过票据贴现和转贴现,银行能完成普惠小微贷款考核任务,加之这些票据的风险也相对可控,因此受到银行欢迎。

作为一项金融工具,票据市场把“无形”的信用变为“有形”,同时把不能流动或流动性较差的挂账信用变为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票据信用。通过该业务,开票企业减少了资金占用,银行也获得承兑手续费和敞口风险管理费。

现实中,票据业务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企业对短期融资需求的增加。

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例,这种方式融资的好处在于企业能够实现期限短、多次交易以及快速出票等需求,从而可以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随着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压缩信贷规模、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政策影响, 票据融资业务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并成为企业解决资金紧张以及各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新的增长点的主要业务。

上述银行票据中心人士介绍,票据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无序到规范,经历了由支付结算到支付结算、融资调控等多功能于一体,这种多元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丰富了金融发展工具。

上海票据交易所数据显示,2020年商票签发金额为3.62万亿元,同比增长19.77%,商票签发金额占比为16.39%,较上年提升1.55个百分点;商票贴现金额为1.03万亿元,增长9.85%,占比为7.68%。

然而,随着市场上商业承兑汇票逐渐增多,票据市场的信用风险也在增大。

“我们的上游客户是中建某局,央企在市场中普遍比较强势,最近两年收到的货款都是商业承兑汇票,这类票据在市场上的流通性较差,从我们的角度讲,也不愿意接收,但是如果不收,货款就要无限期等下去。”佟俊辉无奈地说。

陈梅芳也有同样的经历,从她以往办理的业务看,商业承兑汇票发生拒付的风险也较大。“据我了解,某大型房地产企业承兑的8000多笔商票中,拒付笔数达2900多笔,涉及金额达百亿元,这种拒付会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资金链压力。”

2021年5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工作,其中提到将研究把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以减轻企业占款压力。

在中小企业看来,缩短承兑汇票的期限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挂账问题。“如果上游企业确实没有资金支付,即使缩短票据期限,下游企业一样拿不到货款。”陈梅芳说。

在她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或减轻企业占款压力,最终还要依靠法律,要对付款企业的流程做出硬性规定,否则小企业占款问题也难以解决。

编辑:梁爱光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实施方案,旨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设备更新,促进内需、增长和结构调整。方案聚焦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九大领域,提供2.5%的贷款贴息,期限两年。项目单位需符合特定条件,包括设备采购金额超过500万元。各相关部门将负责项目征集、申报、审核、资金申请和监管工作,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东方雨虹2023年营收利润双增,高质量发展彰显强劲韧性

东方雨虹2023年营收328.23亿元,增长5.15%,净利润22.73亿元,增长7.16%,展现强劲韧性。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线、拓展业务和深化合作关系实现增长。在多元化品类和非房地产领域取得成绩,同时布局新材料和绿色建筑,适应市场变化。建材行业有望受益于基建投资增加和绿色建筑需求上升,东方雨虹作为龙头将持续受益。

中国建筑副总裁吴秉琪:地产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转向品质

中国建筑副总裁吴秉琪表示,地产行业集中度将提升,竞争由规模转向品质。中海地产和局院地产发展强劲,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行业第二,局院地产合约销售额增长25.3%。公司将聚焦高品质发展,优化土地储备,加强现金流管理,并探索城市更新和保障性住房等领域。

四川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 工业是亮点 新质生产力正加快起势

四川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高于上年全年和全国水平,展现经济稳、进、好态势。工业是亮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7.1%,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绿色转型和市场活力增强。尽管面临挑战,但四川将推动重点产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并采取措施提振消费和优化营商环境。

四川一季度GDP增长6.1%,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小微企业经营改善

2024年一季度,四川省GDP同比增长6.1%,显示出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尤其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锂离子电池等高科技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改善,民间投资和市场活力增强。然而,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仍需加固,面临行业压力和内需挖掘等挑战。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6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6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6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6

云南省

¥ 323.02
2024-04-26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6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6

重庆

¥ 328.95
2024-04-26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6

广东省

¥ 326.04
2024-04-26

湖南省

¥ 315.99
2024-04-26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6

河南省

¥ 282.33
2024-04-26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6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6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6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6

浙江省

¥ 342.2
2024-04-26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6

上海

¥ 332.73
2024-04-26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26

吉林省

¥ 336.82
2024-04-26

辽宁省

¥ 310.53
2024-04-26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6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6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6

天津

¥ 338.21
2024-04-26

北京

¥ 349.43
2024-04-28 05: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