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发散、禁现”助水泥工业低碳转型

2010/01/08 00:00 来源:中国建材报

......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减少碳排量、发展低碳经济,已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散装水泥正是推动水泥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但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许多因素制约,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水泥的低碳经济路子,促进水泥生产、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散装化、低碳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传统水泥属于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更属于“高碳排放”模式。在水泥的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高碳排放”行为,如:我国水泥生产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结构。按照我国现有的水泥生产工艺水平计算,每生产或使用1吨水泥,平均综合能耗约120千克标准煤,向大气排放CO2气体接近 0.75吨,还有其他的SO2酸性气体和NOX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或致癌物气体及水泥粉尘。据统计,2008年我国水泥产量为13.9亿吨,按照上述水泥单位产量综合能耗和废气排放量计算,全国水泥业共耗标准煤1.64亿吨,排放CO2气体10.3亿吨、SO2和NOX气体103万吨以上。水泥的流通和使用是以袋装和现场搅拌为主,袋装水泥需要大量包装纸,每生产1万吨包装水泥,需要包装纸60吨,折合木材330立方米,生产60吨纸需耗电7.2万千瓦时、煤炭78吨、烧碱22吨,对改进后的复合塑编包装袋而言,还要消耗大量石油资源。袋装水泥不仅在装卸、运输过程中由于包装破损,会给周围环境带来粉尘污染,而且在使用中,由于不断拆袋对空气造成污染。另外,以使用袋装为主的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施工,不仅给周围带来噪音污染,造成自然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导致在水泥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尽管水泥生产能部分消化吸收其他工业废弃物作为水泥混合材料,进行资源综合利用,但从水泥生产对能源、资源消耗和水泥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看,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水泥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散装水泥属于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模式,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以达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益的目的。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专用容器反复使用,节约包装袋和减少水泥在流通过程中损耗,以节省包装费用和降低水泥生产过程的资源消耗;在使用过程通过工厂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式,把分散粗放型的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传统生产方式,集中起来实现集约型的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现代生产方式,以带动固体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在流通过程通过发展培育现代物流的新产业,加快构建与我国水泥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体系,采用高效的现代物流技术,以进一步降低从水泥生产到使用领域的物流成本。

作者:王晓山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6-03 行业数据 原创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一览(05月24日-05月31日)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为345.54元/吨,环比上涨2.41%。

2024年5月全国各地区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一览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消息,2024年5月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为332.72元/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6-0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3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3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3

四川省

¥ 374.12
2024-06-03

重庆

¥ 337.56
2024-06-0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3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3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3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3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3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3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3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3

上海

¥ 367.73
2024-06-03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6-03

吉林省

¥ 420.39
2024-06-03

辽宁省

¥ 411.40
2024-06-03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6-03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3

河北省

¥ 361.26
2024-06-03

天津

¥ 408.21
2024-06-03

北京

¥ 389.43
2024-06-04 18: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