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必须规范管理

2009/11/23 00:00 来源:江苏经济报

......

  以新能源开发为重点的低碳经济,正演变成一场“绿色风暴”席卷全球。如何发展低碳城市和绿色建筑,已经成为近来最热门的话题。21日在宁波举行的2009江苏绿色建筑专题论坛上,各级建设部门、省内新能源开发应用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设计单位、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200余人汇集一堂,为江苏的低碳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中的发展应用出谋划策。

  一个抽水马桶引发的思考

  “以前,能用上抽水马桶,是不少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后骄傲的象征。但实际上,城市种种非低碳生活方式加大了城市能耗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历数了城市交通与建筑能耗的不断上升,为城市带来的负担:2000年国家权威部门作出预测,2020年,我国消耗能源将达到25到33亿吨标准煤,但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消耗能源已达到28亿吨标准煤。

  为减少能源消耗,我国多个省市提出打造低碳城市,而建筑行业由于具有量大能耗高、发展快、采取节能减排的成本最小、效果最好这些特点,被看作是走向低碳经济的最重要行业。梁俊强认为,发展低碳城市,必须从城市整体层次来寻求应对之道,从每个家庭的居所——绿色建筑入手。

  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在规划设计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规范绿色建筑的行业管理。

  绿色建筑需要能源规划

  “一个工程的节能,要从规划开始。”专家举例,南京奥体中心的建造者计算了场地席位坐满后的热量,便设计了三个超大的空调设备以满足三个区域的需要,但实际情况却是:建成后大型的空调设备每年都闲置许久。南京丰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郁松涛对此遗憾地说,如果由专业公司设计,只需要1/3的设备就能满足三个区域的需要,这样不仅减少了材料消耗,而且大大减少了建造中的能耗。南京丰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郁松涛举例说,该公司在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建设初始,就从整体上进行规划,不仅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降低能耗,而且通过一套设备园区各建筑交叉使用,使得原先260万平方米的空调设备减少了一半。

  不仅如此,建成后的绿色建筑也需要专业的能源管理,这对物业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南京朗诗置业为例,地源热泵系统的运作,并不是随便叫一个人,每天去开、关就可以了。”江苏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中心主任马宏权解释说,新风系统用来去湿,空调系统用来加冷或加热,什么时候放冷和放热,都要做到平衡,而且每户居民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家中的指标也不同,用管人员不仅需要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提前准备,还要根据检测到的数据进行适当调节。专家提出,在一些城市,采用了不少节能技术实施效果却不好的节能建筑不在少数,也正是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管理。

  “围墙外”的规划愿景

  近几年来,一些能源公司和地产公司都经历了从单项技术、单体建筑的作业发展到园区整体规划的过程。来自深圳万科集团创研部苏志刚介绍,万科从2002年南京金色家园单个遮阳技术发展到深圳万科城四期项目达到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这是一项进步。”不过,对于开发商来说,绿色建筑仍只能作为一个个单体的工程来体现,来自常州的开发商江苏百兴集团负责人史小明对记者直言:“开发商只是建好建筑,尽量在我们的‘围墙’内做到不给城市增加能耗负担,但‘围墙’外我们管不到。”史小明表示,打造低碳城市,并非建造几个单体建筑就能够实现,更需要政府引导、规划和政策支持。

  对此,建设部科技司建筑节能与新材料处处长梁俊强建议,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将技术产品纳入规范化,“比如前几年,只有七八家热水器企业通过认证,而家电下乡实行后,推动了大量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争做认证。”而近日出台的梯级电价方案,也是引导人的节约方式的一种方法。

  同时,梁俊强对记者表示,打造低碳城市需要有个评价指标体系,他们近日通过参观南京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等各地绿色建筑提取各项绿色指标,将打造科学合理的指标值,为各地低碳城市建设作出指导。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新国标实施对混凝土行业有什么影响?

水泥新国标的实施对混凝土产业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6-03 行业数据 原创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18: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