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预拌砂浆行业发展

2009/10/13 00:00 来源:中国建材报 王燕

......

  近年来,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预拌砂浆作为继预拌混凝土之后的又一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由于其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实现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优良性能,已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它的发展不仅充分体现了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也是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

  时至今日,预拌砂浆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在国内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几个推广应用较快的主要地区,技术水平日趋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有资料表明,预拌砂浆产品将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建筑材料之一。

  由于预拌砂浆是新生事物,前期的发展除了需要政策的支持外,还需要大量资金的扶持。一条砂浆生产线少则几百万,动辄上千万,如果单靠主管部门的一家之力,很难大规模发展起来,这就需要进行招商引资,实施“请进来”政策,利用外资的注入,促进本地砂浆事业的发展。政府也应该对砂浆招商引资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投资预拌砂浆,做到对投资预拌砂浆的企业在政策上引导,投资上鼓励,技术上支持,资金上帮扶,管理上加强。

  大力推广应用预拌砂浆,是建筑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降低产业工人劳动强度,促进预拌砂浆标准化生产,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必然选择。预拌砂浆的工业化生产,配备先进的检测实验设备,有规模的生产流程,有方便快捷的物流和施工机械。大量现代化机械设备为建筑产业发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预拌砂浆工厂化生产为完善建筑产业链条、提高施工效率和行业发展水平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预拌砂浆工业化生产是现代建筑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禁止现场搅拌,建设工程使用预拌砂浆是建筑业的一项技术革命。

  在我国,大多数人对建筑节能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水电气、采暖、照明等方面,而建筑材料本身、房屋本身在节能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掉。人们认为减少灯光的使用量可以节能,减少空调的使用量可以降耗,殊不知,这仍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其实建筑围护结构材料和建筑设备的使用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房屋的建筑围护结构没有做好,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好,不够节能,那么你买的空调再好,所制造的冷空气或者暖气随着墙体的散热而流失,这就需要空调不停的运转才能维持房间适宜的温度。但是如果开发商在一开始建造房屋时,或者人们自建房屋时,在节能材料方面稍稍考虑一下,对墙面使用具有保温效果的预拌砂浆,地面使用具有防潮、防水效果的预拌砂浆,那么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居民所节省下来的能源不论是对国家还是对自己都是一份不小的收获。

  节能建筑的优点无须宣传,然而节能建筑市场却步履维艰。对使用节能设备,百姓很容易接受,因为国家在这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大量的财政补贴,买节能产品就能得到国家相应的财政帮助。而在节能建筑材料方面,国家的支持力度还不足以激起商家们的热情,虽说对建筑材料进行财政补贴受惠最大的一定是建筑商,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最终受惠的将是百姓,而国家对建筑节能材料,尤其是使用量最大的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只靠国家政策扶持似乎还不能全面唤醒人们的意识。特别是预拌砂浆中的保温砂浆,虽然对建筑的节能降耗正在慢慢发挥作用,但兴起的节能建筑材料市场仍需要全面合理的规范,不仅是在材料质量上需要强制的要求,在房屋节能材料使用上也可以制定有力的法律执行标准。在政策支持和法律手段的双重保险下,我国的节能建筑一定会蓬勃发展,节能材料市场更会如朝阳般灿烂。

  近几年来,城市建设事业高速发展,高楼大厦林立,住宅小区星罗棋布,城区道路四通八达。预拌砂浆事业的发展蓄势待发,我们要抓好发展预拌砂浆的每一个环节,依靠科技进步和政策扶持,促使预拌砂浆事业的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6-03 行业数据 原创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05月30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05月30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