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混凝土破坏严重 基础设施难以承受维修之痛

2011/05/03 00:00 来源:人民政协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沿海区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少港口、码头、铁路、公路、桥梁、隧道项目相继开工。而与此同时,由于钢筋混凝土腐蚀破坏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却被人们所忽视。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沿海区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少港口、码头、铁路、公路、桥梁、隧道项目相继开工。而与此同时,由于钢筋混凝土腐蚀破坏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却被人们所忽视。

  我国即将迎来混凝土结构破坏高峰期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有20多年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但调查发现,这期间的建设项目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以我国沿海省份为例,由于受潮汐区、浪溅区干湿交替及海水冲刷,负温及冻融循环等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中的混凝土及钢筋的腐蚀破坏严重。港口、码头和桥梁一般10-20年即需大修,且费用高昂。如山东青岛栈桥始建于1892年,之后陆续有大修、改建、重建,年份分别为1901、1931、1942、1952、1977、1984、1998年,其中1998年花费为350万元,目前,破坏又非常明显。

  据了解,基础设施若过早被破坏,如要维持原设计使用寿命,维护与大修等费用可能高达原始工程造价的5-10倍。另外,由于大修改造影响使用,浪费时间、资源、能源,又产生废料,对环境和社会都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腐蚀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6000亿元,其中钢筋混凝土腐蚀损失超过1000亿元/年;我国的腐蚀损失占GDP的比例已接近6%。据专家预测,不久的将来(10-20年)将迎来混凝土结构破坏的高峰期,届时我国将难以承受维修和重建的任务。

  前期不重视导致后期维修负担重

  按照钢筋混凝土腐蚀中的“五倍定律”:建设时如果不当节省1美元,那么发现锈蚀时采取措施需要花费5美元,顺筋开裂时采取措施需要花费25美元,严重破坏时采取措施则需要花费125美元。对于基础设施工程,考虑耐久性并严格执行,工程的初始造价可能增加1%-5%。如果不考虑或不重视耐久性,维护与大修等费用可能高达工程造价的5-10倍。

  当前,社会对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关注,但实际的情况往往是,虽然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可使用10年、20年就破坏了。国家推荐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已于2009年5月1日实施。但并没有明确达不到预计的使用寿命时,谁负责任,谁负责维护、维修及相关的费用。由于责任不清以及发现问题要数年之久,实践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有时是应付了事。当需要维护或大修时,由于无法落实当年负责建设的有关方的责任,往往由投资方——政府来承担。于是,反复的维修和重建占用了政府有限的资金,也浪费了纳税人的钱。

  要让全寿命周期成本意识深入人心

  一、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成本和未来成本分别加以管理。但是,根据美国能源部的一项资料显示,项目前期成本占寿命周期成本的7%-12%,生产、建造成本占27%-28%,运营、维护、回收及报废占寿命周期成本的60%-66%。由此可见,包括运营维护、回收及报废成本在内的未来成本,在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为此,必须提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业主、设计方、施工方、使用业主等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和优化意识。通过树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意识,实施全寿命成本设计,吸收专家参与决策,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二、尽快出台相关规范和标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设计标准。强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和对生态的保护,而不是一味考虑降低初始建造成本。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全寿命周期为管理对象,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的管理工作,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所有工作和系统运行过程进行计划、协调、监督、控制和总结评价,在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功能和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最优化成本。

  三、对基础设施实施全寿命成本设计。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不仅需要技术手段,还需要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政府要站在全社会角度,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整个寿命周期——从项目的决策、规划、土地获取、设计、施工,到使用、维护、翻修、拆除进行通盘考虑,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项目整个寿命周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进行综合计算与评价分析,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综合控制和管理,选择全寿命成本最低的设计方案,责权利分明地进行项目建设与营运,从而实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寿命周期项目成本的优化和节约。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中铁]世界最高钢-混混合塔桥封顶: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创纪录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345.6米高的世界最高钢-混混合塔主塔封顶,标志着这座世界首座双主跨超千米三塔斜拉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桥采用创新结构和施工技术,包括定制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确保工程安全与效率。精准的施工监控和智能化管理保证了高精度的建设,主塔倾斜度偏差极小,展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高水平技术。

2024-06-05 混凝土泵送 徐工

水泥新国标实施对混凝土行业有什么影响?

水泥新国标的实施对混凝土产业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华南材料:颠覆传统,构建数智化商混新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

华南材料公司致力于构建商混行业新生态,通过数智化技术改革传统预拌混凝土业务,实现全流程管理和协同运作。他们提供质量可靠、服务便捷、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强调质量控制、客户体验和环保减碳。通过智能机器人提升施工效率,打造一站式服务舱优化客户体验,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透明化管理,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绿色技术赋能,广州建成首座超150米“近零能耗”高楼

广州科创大厦运用绿色技术成为国内首座超过150米的“近零能耗”建筑,实现综合节能率61.00%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25.36%,是建筑领域碳中和目标的示范案例。大厦采用冷巷、太阳能烟囱等设计减少空调能耗,使用遮阳光伏一体化幕墙和建筑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达65万度,预计全生命周期减碳8700吨。智能建造工艺如云端建造工厂和双碳管控平台则提升了施工效率并实时监控碳排放,助力实现绿色低碳目标。

[混凝土价格指数5月报]:多数地区以跌为主,东北跟随原料上涨

5月份,国内市场需求仍较为疲软,混凝土价格以跌为主,局部跟随原料上涨。至5月底,全国混凝土价格指数(CONCPI)报收118.55点,较4月底下跌1.38%……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5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5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5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5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5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5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5

重庆

¥ 337.56
2024-06-05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5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5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5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5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5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5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5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5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5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5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5

上海

¥ 347.73
2024-06-05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5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5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5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5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5

河北省

¥ 373.32
2024-06-05

天津

¥ 408.21
2024-06-05

北京

¥ 389.43
2024-06-06 02: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