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建筑抗震设计,你了解多少?

2011/03/16 00:00 来源:深圳商报

......

“蚕茧大厦”堪称东京建筑中最具现代感的摩登大楼。

  在日本9.0级大地震中,日本建筑的超强防震能力再次得以彰显。防震设计,这一涉及到建筑安全的话题再度呈现在世人面前。

  人们居住的房屋抗震能力如何?哪种房屋结构最抗震?抗震设计有哪些方法?深圳商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业内专家。

  抗震设计“方法多”

  “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在地震设计研究这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在法规上也非常严格。如果不是因为海啸的缘故,日本不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民居,是不会受太大影响的。”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工程师王启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的确如此,在此次大地震中,虽然因为海啸造成巨大损失,但民居和一些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却是有目共睹。对此,王启文说,日本在防震设计中会采用多种隔震减震技术。比如,日本在构筑高层建筑物时普遍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

  另外,为了提高传统木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日本最普通的民宅也是箱体设计,地震灾害发生时房屋可以整体翻滚而不损毁。民居屋顶五彩缤纷的“瓦片”其实是塑料制成的,墙体多是“整体结构”,就是一大块、一面整体的“墙”。这些墙体结构的内部是类似石棉一类的充填物。

  据王启文介绍,在选材方面,日本也格外讲究。在欧洲、中国经常被当作主要建筑材料的砖瓦,在日本的建筑中几乎不见踪影。据了解,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证明砖结构房屋不抗震。从那以后开始,砖结构建筑在日本几乎不再被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辅以轻型墙面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既安全抗震,又节省能源。

  此外,“弹性建筑”、“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等最新技术也开始运用在建筑防震当中。

  深圳有3条断裂带

  记者了解到,汶川地震发生那段时间,深圳民众对房屋的抗震能力开始关注。据当时深圳的一个网络调查显示,超过86%的市民在地震之后准备去了解房屋的建筑结构;超过50%的市民表示,房屋的抗震指数将对自己的购房起到“决定性作用”;超过90%的市民“愿意”或“在一定范围内愿意”购买建筑抗震指数更高的房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居高不下的房价问题上来了。

  近400年来,深圳地区无强震记录的历史。但据资料显示,自1980年国家地震局深圳地震台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有仪器记录的有感地震共有6次,最高级为3.7级,最低的为2.6级。虽然这些3级左右的地震不会造成破坏,但是由于地震的难以预测性,也需时时戒备。

  记者了解到,深圳存在3条断裂带,即横岗罗湖断裂带、莲塘断裂带、温塘观澜断裂带。对此,深圳市应急办有关人士表示,对待地震深圳不能高枕无忧,心存侥幸。深圳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应监测与预防并举,有重点地全面防御。

  那深圳的建筑抗震标准又是怎样的呢?据中国地震局驻深圳办事处副主任刘升礼介绍,深圳的城市建筑抗震标准是按照7度的抗震烈度来设计和施工的。重点生命线工程、学校、医院的等级还会提高一些。不过,这个7度与7级是两个概念。抗震标准一般是指抗击地震的烈度,而不是震级。按照国家抗震的相关要求,地震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要进行抗震设防。如果抗震标准为7度,在发生5.5级地震时可保无损;8度设防的则可抗6.1级地震。[Page]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

  “法规严格也是日本抗震设计能够运行良好的重要原因。”王启文说,日本法规在审核方面非常严格,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必须按照日本的《建筑基准法》的抗震要求。

  据了解,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就制定法律,要求建造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按照规定,一个建筑工程,在获得政府部门开工许可后,除了要上交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日本法律还规定,只有一级建筑师以上的人才能有资格编制抗震报告书。普通的一个八九层公寓楼,抗震报告书动辄厚达两三百页。内容包括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

  “在中国,也有严格的规范。根据相关的规定,防震技术也在广泛运用。”王启文告诉记者,国内施工都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来进行。在去年12月1日实施的最新版规范中,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山区房屋的抗震设计,新增了多层工业厂房、混凝土结构和钢支撑、钢框架组成的混合结构、大跨度屋盖建筑、地下建筑的抗震设计。

  王启文说,汶川地震之后,国内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于楼梯这种逃生通道的建筑,在用材和构造方面都要求更高。”

  “实际上,抗震的大原则是全世界通行的。在抗震技术和抗震产品方面,国内并不落后。”王启文认为,只要按照规范正常施工,国内的建筑抗震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是国内有些农村房,不是由正规建筑单位进行设计施工,因此在抗震方面还是有欠缺。如此次盈江地震中,空心砖房和空心砖墙壁就导致了许多人在地震中丧生。

  高层建筑抗震性一定弱吗?

  中国城市发展速度飞快,高层建筑物也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那么,高层建筑是不是真的抗震性就弱呢?记者通过采访得知,只要建筑达标,高层建筑抗震性能不一定差。如日本东京都都厅,地上48层,高243米,由于使用了与美国纽约世贸中心相同的钢管,确保了抗震强度。另外,该都厅还使用了“刚性结构”抗震体,即使是遇到和阪神大地震(7.3级)相同级别的地震,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摇动1米左右,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30厘米,可谓相当安全。

  还需保护城市“生命线”

  最近发生的日本9级地震还给建筑师们留下一个重要的思考题:建筑物、桥梁和其他建筑结构的设计,仅考虑到防止生命损失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它们达到在地震以后能使城市继续运转的要求,诸如能源、通信、供水等现代“生命线”,必须具备更强的抗震防灾能力。

  日本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电脑化的地震报警系统,能在大地震发生几秒钟内切断煤气、水、电等公共设施的供应。同时,日本正在普及用于公共机构和住宅的独立单元式安全供电、供水等设备。[Page]

  以柔克刚:日本蚕茧大厦的抗震设计

  日本东京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日新月异的街头风貌闻名世界,来自全世界的建筑大师都在这里尽显身手,展示着建筑艺术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其中蚕茧大厦堪称东京建筑中最具魅力的摩登大楼。

  蚕茧大厦是一座校舍建筑,外形酷似蚕茧,采用钢架结构,里面共有三个学校:东京时尚学校、东京IT数码学校和医护理学校。大厦可以容纳1万名左右的师生同时进行教学活动,里面三块矩形的教室区围绕着内核旋转120度角。从1层到50层,这些矩形教室区以曲线排列,电梯安装在内核中,“学生客厅”位于教室之间,面朝东、西南和西北三个方向,椭圆的外形缠绕在铝制幕墙内,从外面看就像一个巨大的人造蚕茧。

  这座高达203.65米的超高校舍建筑地上有50层,地下2层,建筑占地面积3541平方米。由日本顶级建筑大师丹下健三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其灵感来自“蚕茧”,不仅外形具有蚕茧的形态,其间架结构也吸收了蚕茧的诸多优点。

  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对抗地震的办法大多是硬碰硬,通过加深地基、加强材料的坚固性和结构的稳固来保障大厦的安全。而蚕茧大厦却展示了一种另类思维以柔克刚,以独特的造型结构吸引分解外来冲击力,从而保障自身的稳固性。蚕茧大厦的创新性外形和一流的立面设计处处体现了独特的魅力,因而赢得了Emporis年度摩天大楼奖。

  蚕茧大厦共两部分,分别由50层的塔楼和底部6层圆形商业会展大厅组成。塔楼由3面钢架结构包围处于中央位置的“内核”,主体框架是钢铁斜格结构,其表层还且一层与主体钢架结构没有关系的外挂护网。当外力作用于这种斜格结构时,大厦产生摇摆,这时从一个支点承受的冲击力会被分散到上下左右的各个支点中,整个大厦承受的外力就分散开了,晃动也随之被吸引。这种结构不但可以提高抗震的强度,对于风力所引起的晃动也能有效吸收。

  塔楼高达200多米,对于大厦顶部的人来说,一旦发生意外是不容易逃生的。为此,大厦顶部还特别设计了一个可开闭的紧急援救平台,用于直升飞机进行救援活动。这个平台平时处于关闭状态,一旦有需要,只需要7分钟就可以打开。但平台可承受的重量不多,直升飞机不能降落在这个平台上,只能进行悬空救援。

  塔楼的地基结构很坚固,先由36根直径2.5米长16米的桩基打入地下深处,其上铺有1米厚的基础垫层,在基础垫层上面,正对塔楼地下的混凝土有3.8米厚。

  塔楼从3个方向被主体钢架斜格所包围,这3个主体钢架只在大厦的上部连成一体,而在下部则是分开的,三足鼎立于地基之上。这个设计独特的外壳使大厦有了很高的建筑强度,外壳包围的“内核”结构的中间部分则连接着可以吸引横向晃动作用的油压减震器装置。因外力引起的晃动,大约有30%可以被这一装置所吸引,其他70%会被包括地基在内的其他建筑构件吸收。

  地震“逃生术”

  地震时房屋摇动,一般人的第一反应是逃出去,但是建筑外部高空坠物反而是导致伤亡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事实上,在地震发生时,关键是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防护对于保证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如果地震时在室内,应先关闭煤气,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旁或墙角、厨房、卫生间等承重墙较多,跨度较小的地方,注意避开外墙体等薄弱部位,并且可以使用枕头、被子等物,或直接用双手保护头部。躲避在坚固的家俱旁能在建筑物倒塌时提供一些空间,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地震,在家俱下躲避能防护掉落物对人的伤害。

  主震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在高层建筑内的人员应尽量避免乘坐电梯。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避免聚集在高层建筑及高压输电线下方。如在山区还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若环境和体力许可,应设法逃生。如无力脱险自救,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人员。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近90米高、薄壁空心、抗震!这座太行山区“第一高墩”如何建造的?

这座双肢薄壁空心“第一高墩”是如何建造的?为何要采用薄壁空心设计?

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发布《一图读懂2022水泥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为图片报告的全部内容。

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到2030年公司单位产品产值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70%以上

6月13日至14日,全球水泥和混凝土协会 (GCCA)领导人峰会在瑞士苏黎世召开,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及140多名来自豪瑞(Holcim)、海德堡(Heidelberg)、西麦斯(Cemax)等全球水泥企业负责人,地区水泥协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海南省混凝土协会正式成立

6月9日,海南省混凝土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海口举行。会上宣布海南省混凝土协会正式成立。

2023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

6月3日,以“创新驱动,以变应变”为主题的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江苏南京隆重召开!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1 10:5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