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亚洲规模最大建材产业园日前在哈尔滨市阿城区启动

2011/02/17 00:00 来源:东北网

......

  日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建材产业园“亚泰建材产业园”项目在我市阿城区启动。项目建成后,阿城区建材行业将为哈尔滨市打造又一“百亿航母”产业群。

  春寒料峭,朔风扑面。正月十五还没到,阿城新华新区建材产业园的“吉林亚泰”、“建华管桩”等项目建设工地上,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这两个项目的建设单位打破冬季不施工习惯,从入冬至今,项目土地平整及基础建设施工已近尾声,项目有望于今年“五一”前投入生产。

  据园区主任刘志伟介绍,新华新区建材产业园目前已有“商砼”、干粉砂浆等5家企业入驻,其中“天津裕川”干粉砂浆项目总投资2.8亿元,占地4.5万平方米,建设4条年产60万吨干粉砂浆生产线,目前一期建设的两条生产线已经投产,正常年度可实现产值3.6亿元。吉林亚泰集团投资18亿元,占地50万平方米,一期建设年产干粉砂浆80万和商品混凝土160万立方米项目,预计年产值超过7亿元。整体项目全部投入达产后,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

  阿城是哈市及周边地区建材供应大区,拥有土石砂开采、水泥制造、塑料型材制造、木材加工、涂料制造等5大类建材企业300余家。建筑砂石、石材荒料、水泥等建筑材料,多年前一直以“原字号”进入市场,虽然水泥销量占哈市市场份额近30%,建筑用碎石和块石占哈尔滨和大庆两市建筑市场的80%左右,但因其产品多为“原字号”,附加值相对较低。为此,该区在新华新区建设建材产业园,积极引进国内大型建材加工企业,通过原材料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

  据了解,新华新区引进的中阳集团等三家企业生产的混凝土“商砼”,将水泥搅拌后进入市场,附加值大增。天津裕川干粉砂浆则把砂石等进行加工,通过科学配方,进入建筑市场进行室内喷涂,不但节省掉费时费力的人工室内墙壁抹灰,而且节能、环保。阿城区在全力打造新华新区建材产业园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全区建材企业,在“原字号”碎石、块石甚至水泥等初级产品输出的基础上,通过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建材产品含金量,力争用最短的时间,将该区建材行业打造成哈市又一艘“百亿航母”产业群。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智慧建材业: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催生新模式新业态

智慧建材业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同时推动绿色发展和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工厂、检验检测和物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政策鼓励大企业引领行业转型,目标是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全面数字化比例。通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改造,企业经营管理效能提升,产业链协同增强,预计将创造更多新模式和新业态。

2024-06-07 中国建材集团

【科技视点】中建材玻璃新材料团队:创新引领,从追赶走向超越(走近优秀创新团队)

中国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团队成功研发一系列世界领先玻璃新材料,实现了全球高端玻璃技术工程与高端玻璃装备市场占有率超65%。通过创新链、工程链、产业链“三链融合”模式,该团队推动中国建材集团从传统企业转变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助力中国玻璃技术从追赶走向超越。

2024-06-07 中国建材 彭寿

周育先出席“六零绿色建材日”活动,倡导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助推“双碳”战略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周育先在2024年“六零绿色建材日”活动上表示,集团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绿色科技、制造、产业和服务,致力于催生新质生产力,落实“双碳”战略,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启动2024年“六零绿色建材日”,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与碳中和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设立“六零绿色建材日”,推动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和碳中和。建材行业已实现碳达峰,预计2025年前实现全行业碳达峰。生态环境部建议企业改进工艺,降低碳排放,熟悉碳交易市场。《建材行业六零工厂评价通则》团体标准发布,为绿色低碳工厂建设提供标准指导。

建材行业六零工厂评价通则发布:推动绿色低碳新发展

《建材行业六零工厂评价通则》团体标准发布,是国内首次制定的相关标准,旨在推动建材行业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该标准为“六零”工厂创建提供技术依据,助力行业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迈向碳中和。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13: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