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内蒙古:包钢西创冶金渣公司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2009/12/08 00:00 来源:中国建材报

......

  近年来,包钢西北创业冶金渣公司实施“变废为宝,打造循环经济”战略规划,致力于发展低碳产业,坚持钢渣、铁渣的综合利用和保产工作,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

  公司于2004年成立,注册资本1990万元,时为包钢(集团)全资子公司,2008年按照内蒙国资委企业改制的精神,归属内蒙古包钢西北创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包钢西创冶金渣公司。他们坚持“以渣养渣”,打造循环经济、进一步提高开发与综合利用钢渣、铁渣,确保包钢(集团)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减少钢铁渣场占地及堆积量,最终实现钢铁渣零排放和负增长,为包钢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创造良好的环境。公司经营范围和主要职责是内蒙古包头钢铁(集团)公司钢渣、铁渣排放处理及综合利用开发,即在排渣保产的同时,对钢渣、铁渣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实现钢渣、铁渣的零排放。

  根据包钢(集团)公司关于冶金固体废弃物实行集中统一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冶金渣公司下一步还将承担包钢粉煤灰、除尘灰(泥)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发任务。这也是包钢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钢西北创业冶金渣公司现有员工411人,下设3个厂。公司钢渣厂主要负责钢渣罐处理,确保包钢炼钢厂生产;铁渣厂负责铁渣罐处理,确保包钢炼铁厂生产;供渣厂负责人对渣进行级配管理、经过筛分处理形成渣的等级,并按工程回填、道路材料、建材制品原料、混凝土骨料、钢渣砂、钢渣粉等用途,进行钢渣、铁渣级配分类。该公司加快循环经济进程,进而实现生态园区建设。

  除此之外,公司还投资了包钢恒之源新型环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和包钢源力冶金渣微粉有限责任公司的项目建设。包钢恒之源新型环保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5年4月26日,注册资本300万元,现已建成7条制砖生产线,已达到年产地砖140万平方米生产能力。包钢源力冶金渣微粉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 年3月成立,投资6000万元,建设年产80万吨水渣超细粉生产线,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现年生产能力已达到40万吨矿渣微粉,随着生产经营不断完善,将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影响力。

  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所用大量熟料的加工都需要以煤炭作为能源,在此过程中消耗的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这极不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冶金渣公司还将着力开发熟料替代产品,以水渣代替部分熟料,从而减少煤炭消耗量,进而打造绿色环保型低碳企业。

  包钢西创冶金渣公司从成立之初至今,通过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产业经营链条,在产业扩张的同时,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了冶金渣特有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形成了钢渣、铁渣、水渣、微粉、水泥等多个经营项目。

  在今后的发展中,包钢西北创业冶金渣公司将继续遵循变废为宝、打造循环经济这一战略规划,充分发挥冶金渣的资源优势,解放思想,艰苦创业,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为开发低碳经济、打造绿色企业、创造美好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方案 促进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绿色低碳推动房地产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近期,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多发,这对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房地产建筑业而言,意味着其迫切需要走上绿色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加快释放绿色低碳技术红利

推动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说基础研究是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的跨越。

纪友红: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以数字化转型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水泥市场低迷,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推进水泥企业稳妥有序进入全国碳市场,采取碳排放“双控”制度,利于化解行业产能过剩,激励企业形成“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绿色低碳意识,倒逼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发改委印发 《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建材行业,项目年捕集利用与封存量不低于 10 万吨。

2023-08-23 发改委 绿色发展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21: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