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上海市第二季度外加剂销量大幅上升

2009/09/01 00:00 来源:中国建材报 胡道华

......

  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外加剂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单位有111家,其中97家企业生产经销减水剂、聚羧酸、泵送剂,9家企业生产经销膨胀剂,5家企业为原材料供应商。外加剂专业委员会根据会员单位的销售情况,对上海第二季度外加剂的市场情况进行了总结。

  一是销量大幅上升。2009年上半年,上海地区混凝土外加剂总销售量为29.13万吨,比去年同比增加30.93%,尤其是6月份销量为7.2万吨,创历史单月销量之最。

  二是竞争更为激烈。2008年年底,在上海地区销售外加剂的企业为104家,今年上半年又新增8家,因此,尽管市场需求量增加,但是仍有部分企业濒临减产困境。另外,市场竞争激烈也出现了阶段性量升价跌现象。

  三是发现质量隐患。外加剂产品质量总体处于受控状态,许多企业以诚信为本,视质量为企业生命。但是在进行质量大检查过程中,也发现少数企业为追逐利润而出现不规范行为,埋下质量隐患。

  展望下半年,外加剂销售可能会出现先扬后抑趋势,第四季度,随着混凝土用量的减少,外加剂销售量必将随之减少,因此现在不仅要抢市场,更要抓紧做好资金回笼工作,以免出现坏账。

  第二季度混凝土外加剂销量为19.16万吨,其中减水剂为7.21万吨,泵送剂为9.22万吨,膨胀剂为2.73万吨。

  第二季混凝土外加剂各品种所占总销量的百分比如下:普通型外加剂1.35万吨,占总销量的7.05%;中效型外加剂4.88万吨,占总销量的25.47%;高效型外加剂8.14万吨,占总销量的42.48%;聚羧酸系外加剂2.06万吨,占总销量的10.75%;膨胀剂2.73万吨,占总销量的14.25%。外加剂以高效型为主,占总销量的42.48%,其次中效型占总销量的25.47%,聚羧酸系外加剂比去年同期翻了1倍多,普通型外加剂销量最少,占总销量的7.05%。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甘肃省建设投资]我国首座预制装配梁板式风电基础完成生产,甘肃建投创新科技实现绿色高效建造

我国首座预制装配梁板式风电基础在甘肃建投榆中创新科技产业园成功生产并交付使用,打破了传统现场浇筑模式,填补了国内预制装配风电基础生产的空白。该预制方法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展现了绿色建筑理念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为风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途径。

AI绘卷:海螺集团的生态之美与现代工业奇迹

AI绘画展示了海螺集团的美丽景象,从欧式风格的芜湖海螺国际大酒店到环保的海螺工厂,再到创新的二氧化碳捕集项目和水泥外加剂业务。海螺注重生态文明和员工福祉,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建筑,并在全球市场取得显著成就。图片呈现的海螺夜景更给人温馨和希望,体现了海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

2024-05-20 水泥 外加剂

西部建设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以预拌混凝土产品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高而受到认可。公司拥有强大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注重科技创新,建立了多个科研平台,研发出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并积极推动数字化和绿色制造。未来,西部建设将致力于成为预拌混凝土行业的领导者和全球科技领军者。

海螺集团:探索“一基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海螺集团是全球基础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水泥主业的发展,提升产品品质,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同时,海螺积极布局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推动环保和数字化转型,致力于低碳经济和智能制造。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海螺扩大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品牌的国际化。海螺集团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迈向世界一流企业。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水泥产品成功通过“低碳产品认证”现场审核,实现绿色减排,提升市场竞争力

公司水泥产品成功通过中国国检的“低碳产品认证”现场审核,得到审核组的高度评价。公司采取了余热利用、降低煤耗和改进粉磨系统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此举响应国家绿色政策,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并推动行业高质量、低碳发展。

2024-04-15 水泥 外加剂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6-0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3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3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3

四川省

¥ 374.12
2024-06-03

重庆

¥ 337.56
2024-06-0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3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3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3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3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3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3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3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3

上海

¥ 367.73
2024-06-03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6-03

吉林省

¥ 420.39
2024-06-03

辽宁省

¥ 411.40
2024-06-03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6-03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3

河北省

¥ 361.26
2024-06-03

天津

¥ 408.21
2024-06-03

北京

¥ 389.43
2024-06-04 15: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