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原创]林平:商业智能助水泥企业高层正确决策

2011/05/16 00:00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张晓烨

近日,上海东望软件公司总经理林平接受中国水泥网记者采访,分享其对商业智能的见解。......

  近几年,商业领域随着ERP、CRM等应用系统的引入,企业开始从关注事务处理过程慢慢转向注重数据信息,为准确和快速决策提供支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由此带动的对商业智能的需求也将是巨大的。

  何为商业智能?这既不是一个产品,也不是一个系统。它是结合架构、应用和数据库于一体的总称。在采访上海东望软件公司总经理林平的过程中,中国水泥网记者与大多数人一样,开始慢慢了解商业智能及其带给企业的帮助。

  “换句话说,商业智能就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将信息转换成决策,将决策付诸于行动。”林平连用两个转换,非常明晰地将商业智能的含义做了阐述,“企业里的各种数据往往散落在不同系统和不同部门的各个地方。然而,真正的业务属性,如发展趋势,优点和不足等总是存在于数据之中。商业智能则是集合所有相关数据并将其转变成信息。”

  接下来,企业高层通过对信息的确切分析,从而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为最终的行动提供保障。这就是商业智能的最终归属。它能实时了解,交互式访问,分析和处理相关信息,为商业社区提供了最方便的数据访问渠道。

  林平表示,国内水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才在一些大型集团刚刚起步,尽管目前水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但信息管理体系依旧较为分散。信息化建设之于国内水泥行业,未来的路还很长。

  相比国内,国外企业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意识到商业智能的重要性并进入探索。包括拉法基在内的多数大型集团均在那时开始做信息化建设工作。“拉法基运用商业智能,可以在金融危机时做到怎么多赚钱,怎么少花钱,也可以在日常管理中有效的减少资金积压。此外,拉法基的很多替代燃料战略也均是高层运用商业智能,有效地掌握数据信息,从而确定战略的实施及发展。”林平与记者分享了拉法基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收获。

  商业智能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林平认为有以下三点:

  首先,商业智能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自己。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才能做好市场,壮大企业。商业智能通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有效的帮助企业高层充分了解自己,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了解别人,帮助企业在与同类企业竞争中获胜。在真正了解竞争对手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成本做最有效的决策;

  最后,准备未来。了解市场,了解竞争对手之后,帮助企业做规划,做下一步的投资计划,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国家提倡“以信息化自动化带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水泥企业信息化与自动化应用日渐普及。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是水泥行业的必由之路!

  中国水泥网将于6月11日(10日报到)在大连特邀信息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技术提供商、设备供应商和水泥行业等相关行业人士,共同参与“2011第五届中国水泥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峰论坛”。届时,林平也将在论坛上分享《水泥企业商业智能对高层决策的支持和帮助》,敬请关注。 欲了解论坛相关情况,请见:2011第五届中国水泥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峰论坛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xy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行业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能带来哪些效益?

无人矿卡、新能源矿卡等新型车辆在水泥行业使用中能具体为企业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呢?

我国水泥产量连续38年位居全球第一 水泥企业正加快“出海”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水泥产量约20.23亿吨,连续38年位居全球第一。水泥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0%以上,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2亿吨。

建材行业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予以公告。

如何化解水泥企业设备更新资金紧张问题?

资金链的紧绷,让许多企业即便意识到设备更新的必要性,也难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青海发文!加快水泥建材落后低效设备更新

到2027年重点行业达到能效标杆水平比例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淘汰退出的要求对水泥行业来说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对上述这些能效不达标的企业来说,要抓紧时间进行节能改造了,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10 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