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相继落地,我国碳金融发展按下“加速键”

2022/01/26 09:37 来源:金融时报

该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刚刚过去的2021年被视为绿色金融崛起之年。其中,人民银行于2021年11月创设推出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通过该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地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根据人民银行介绍,该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目前,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陆续落地。多家银行陆续披露了获得人民银行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情况。其中,农业银行获得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113.68亿元,国家开发银行获得102.67亿元。两家银行均表示,所获资金已下发至碳减排领域项目。此外,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也在官网公示了碳减排贷款信息。

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支持了哪些项目?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支持绿色发展?除了该工具外,碳金融还有哪些创新发展的空间?《金融时报》记者围绕上述问题采访了多位专家。

为碳减排做“加法”

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当前,各家银行纷纷公布碳减排贷款信息,部分源自政策要求。为保障精确性,同时发挥政策的引领示范效应,对于碳减排支持工具,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公开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带动的碳减排数量等信息,并由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信息进行核实验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从已经公开的信息来看,农业银行获得的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对应前期已发放的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碳减排重点领域贷款189.46亿元,支持国家电投张北“互联网+智慧能源”800MW风光电示范项目、大唐象山渔光互补太阳能发电项目、山西垣曲抽水蓄能项目等263个项目,支持企业197家,可带动碳减排382.56万吨,占人民银行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带动碳减排量的13.3%。

国家开发银行获得的首批资金则对应2021年7至11月已实际发放的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项目、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青海海南州塔拉滩光伏电站等一批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碳减排领域中长期项目贷款,贷款总金额171.11亿元,可带动年度碳减排量343万吨。

中信银行则表示,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下,该行累计向2个项目发放碳减排贷款27000万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6%,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60755.43吨二氧化碳当量。

这些资金均属于人民银行向全国金融机构发放的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的一部分。根据人民银行此前公开披露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0日,人民银行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1425亿元,共支持2817家企业,带动减少排碳约2876万吨。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绿色低碳相关融资规模仍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碳减排支持工具将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保障,同时,也能够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引导更多的公共和私人资本流入低碳减排投资,凝聚合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的优惠利率有助于银行资金成本的降低,对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相关贷款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该支持工具给予金融机构的1.75%的低利率明显低于其他再贷款利率,有助于激励银行将更多资金投放到碳减排领域。

他表示,在政策出台时,1年期的支农和支小再贷款利率为2.25%,碳减排支持工具利率比其还低50个基点;而在2021年12月7日,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后,碳减排支持工具仍然比其低25个基点。而且,这一工具要求金融机构发放的碳减排贷款利率与同档次LPR大致持平,有助于降低碳减排领域企业和项目的融资成本。

初期支持“小而精” 未来有望逐步扩展

对于碳减排支持工具“先贷后借”模式,业内专家也表示,这一机制尊重市场化原则,推动市场增加对绿色能源的投资力度,同时,避免了“一刀切”撤资而引发的对相关产业连锁打击的问题,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有序调整。而初期以“小而精”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侧重提高了对低碳减排相关技术的优化开发,对推进碳减排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所需的前期资金支持起到关键作用。

王遥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所支持领域体现出了碳减排效应的主要特点,一方面涉及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关注工业领域的节能降碳。同时,作为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柱,负排放技术也被纳入支持范围,充分体现了初期支持领域“小而精”的特点,受到重点支持的行业可以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但需要有较大的碳减排空间。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则表示,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但他认为:“政策也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央行表述后续支持范围可根据行业发展或政策需要进行调整。预计后续随着相关行业的发展,该工具或许会涉及更多领域。”

不过,李奇霖也表示,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也就是说,目前只有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才能得到相关资金支持。”他分析认为,这可能是考虑到目前项目的开展难度较大,无论是对项目的审核还是后续项目的信息披露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实力,出于稳妥考虑先在大银行机构试点。

对此,鲁政委表示,目前,这个工具只面向21家全国性的大中型银行,建议未来能够逐步扩展到更多中小银行,激励其为地方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融资支持,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多管齐下 碳金融产品创新加速推进

实际上,除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更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金融支持也在积极探索中。例如,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基础上,央行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鲁政委表示,这充分考虑了我国当下实际发展情况,即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短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随着全国碳市场已经正式开启,未来碳金融的空间也将随着全国碳市场的逐步发展而继续打开。

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李菁也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应向成熟完备的金融市场迈进,比如欧盟的碳市场就是高度金融化的。引入合格投资机构参与投融资交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这将极大促进市场活跃度。“以金融机构为例,参与碳市场一方面可以将其作为投资渠道,直接参与碳交易,活跃碳交易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向碳市场参与者提供金融中介服务,有助于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和提升碳金融服务水平,也会带来期货、期权等衍生产品的丰富。”她建议。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对我国碳市场建设至关重要。“虽然试点地区和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引导下,陆续推出了碳基金、碳债券、碳期权等碳金融产品,但由于目前碳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碳市场流动性不足,无法满足交易主体的需求。”她表示,应通过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挖掘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促进碳市场的金融化发展,通过放大碳排放权的金融属性,提高碳市场交易的流动性和市场活跃度。此外,要不断创新碳金融工具,以增强流动性,并建立价格控制机制,以保持碳价格稳定。

编辑:刘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全国碳市场活跃度提升,碳价翻番,绿色转型加速推进

全国碳市场价格上涨,反映出碳市场活跃度提升。重启的CCER市场和政策推进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促进了市场升温。碳价上涨促使企业加大减排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目前碳市场已覆盖发电行业,未来计划逐步扩展至更多高碳排放行业,以实现更广泛的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助力低碳转型。

华新水泥答投资者问,涉及产能出清、企业整合等问题

在需求下行周期,价格作为份额和销量的基础,牺牲的价格和成本上降下来的这块相比是可以做一个比较的,成本降低了20块,价格降低了100块,效益能回升吗?

《陕西省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加快建材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及绿色化发展水平,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

[视频]陕西某水泥企业:陕西全年停窑180天才合理

陕西某水泥企业:陕西全年停窑180天才合理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74
2024-04-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19

青海省

¥ 416.22
2024-04-19

甘肃省

¥ 372.95
2024-04-19

陕西省

¥ 306.73
2024-04-19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19

云南省

¥ 325.31
2024-04-19

贵州省

¥ 312.57
2024-04-19

四川省

¥ 352.34
2024-04-19

重庆

¥ 330.08
2024-04-19

海南省

¥ 402.19
2024-0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19

广东省

¥ 325.85
2024-04-19

湖南省

¥ 312.94
2024-04-19

湖北省

¥ 319.23
2024-04-19

河南省

¥ 297.33
2024-04-19

山东省

¥ 321.62
2024-04-19

江西省

¥ 317.07
2024-04-19

福建省

¥ 307.55
2024-04-19

安徽省

¥ 313.25
2024-04-19

浙江省

¥ 342.2
2024-04-19

江苏省

¥ 309.21
2024-04-19

上海

¥ 332.73
2024-04-19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19

吉林省

¥ 331.13
2024-04-19

辽宁省

¥ 302.53
2024-04-19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19

山西省

¥ 315.06
2024-04-19

河北省

¥ 342.12
2024-04-19

天津

¥ 338.21
2024-04-19

北京

¥ 349.43
2024-04-20 06: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