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加快建材业态转型 谋创新发展之路

2020/12/29 13:13 来源:中国建材报网

同时,发挥水泥协同处置、固废开发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行业消纳固体废物的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由单纯建材制造转型为城市垃圾、固废、危废处理的静脉型产业,成为城市绿色化发展的守卫者。......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苏桂军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战略部署。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十四五”期间将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百年战略赋予建材行业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新征程赋予建材行业无限机遇和重大挑战。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握“双循环”的新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材行业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任务,推动建材行业业态创新将成为行业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

所谓业态是指产业的组织形态和内部运营状态。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的组合、产业内部价值链、外部产业链环节的分化、融合、行业跨界整合,产业、行业和产品专业门类按一定的业务流程、可界定的核算边界和业务标准规定,以及一定的企业核算、商务模式(赢利模式)建立关联,并借助信息及互联网技术,形成的新型产业体系和商业关系。业态创新对产业升级、新领域业务培育、新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将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由业态创新所引发的产业变革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新需求引发建材产业整体结构调整。作为传统产业的建材行业,存在传统产品过剩,新产品不足的问题,“十四五”期间建材行业传统产品化解产能、培育新兴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市场需求变化对产业的要求,要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必须进行产业重组。首先,要抓住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优化产业布局,挖掘新需求,拓展、延伸新领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其次,依靠技术进步,开发新产品、建筑部品,发展建材新兴产业,满足建筑业、战略新兴产业及人民生活升级的新需求。最后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构建绿色供应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

业态变革依靠的是产业内部分工细化和产业之间融合,需求结构变化,促进建材产业构成的优化与调整,实现行业总体转型,再细分到具体行业或产业园区、产业集群,构建专业化协作的生态型业态体系,提升整体竞争力。在我国传统建材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链不完整、协同发展不显著、企业之间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等问题,新型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应突出主导产业核心作用,同时,配套引进相关关联产业,共同为市场提供一站式服务。如规划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以装配式PC、钢结构企业为主体,同时,配套引进保温材料企业、装饰装修产品企业、防水材料、五金电器企业,并引进设计、安装、工程公司等,集群企业之间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专业协作,共建产业生态,满足装配式建筑系统工程的全部需求。

重构产业价值链引导业态变革。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满足精准化、个性化、升级需求,形成行业增值盈利。生产性服务包括研发、设计、标准规范、物流业、品牌营销、金融服务业、会展业、通讯服务业等。由产业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制造,向上下游服务业延伸,重塑了建材产业价值链。装配式建筑、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绿色城市,带来了建材产品形态的变化,传统以原材料为主的建材产品将被诸如整体PC、钢管束、多功能墙体、整体隔墙、整体门窗、城市管网等建筑部品、构件等代替,助推了建筑的工厂化制造,现场安装新模式实现。这一过程中,相关设计、物流配送、安装等服务功能将可能成为建材企业的一部分。建筑整体装修越来越多取代传统的家装,整体厨房、卫浴、装饰部品等的建筑装饰整体解决方案也将成为建材企业提供服务的一部分。耐火材料企业不但生产高品质产品,还要负责安装、维修等整体承包工程。延伸产业的同时,提供延伸服务,形成了他人难以模仿的独特竞争优势,也收获了服务增值。

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构建现代化供应链,创新商业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业态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意义上的大企业(上规模、上品种,一家独揽)依靠规模化优势取胜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平台经济使整个传统商业业态发生颠覆性改变,新的产业平台,借助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上可整合各个方面生产企业,下可汇集任何个性化需求。通过建立强大上下游渠道,在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成为主流消费的新时代,贴近市场进行快速回应,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价值链的研发、设计、销售等环节越来越重要,并将成为决定公司成败的关键。平台经济新业态,改变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通过调整或引入新的利益相关方扩大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空间、挖掘现有生态系统新的资源,通过交易结构的再设计,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运营效率、加速生态系统的扩张,重塑竞争优势,实现转型。

建设生态文明,更需要把握好业态转型。建材产业自身有节能环保的重大任务需要突破,包括推广节材、节能、节水新技术,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构建绿色供应链推进绿色消费,实现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同时,发挥水泥协同处置、固废开发新型墙体材料等建材行业消纳固体废物的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由单纯建材制造转型为城市垃圾、固废、危废处理的静脉型产业,成为城市绿色化发展的守卫者。实践证明,建材产业在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巨大贡献,未来仍将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培育建材环保新兴产业也是重要任务之一,随着建材环保力度加强,相关的环保服务已逐渐形成建材业的新兴产业。环保用非金属矿物新材料、玻纤滤袋、针对建材生产线用的环保技术装备、环保处理新材料、环保服务等发展前景广阔,衍生分离出新的领域,服务行业、服务社会。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要求,建材业更应加快业态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绿色建材将是未来需求的主流。建材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建材产品自身品质,增加安全、环保、健康新功能,尤其是面临新冠疫情等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开发新型抗菌、杀菌、防火、防毒的新型建材产品是建材行业转型重要内容。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住建部、工信部联合推进的绿色建材认证,国家财政部发布的绿色建材绿色采购等政策,为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绿色建材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是保证人民居住健康需求重要举措。绿色建材产品、高品质住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建材产业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将业态创新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正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所说,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编辑:敖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六部门部署三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消费模式

工信部等六部门计划在2024年至2026年全面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旨在推动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扩大产品范围,创新消费模式,并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活动将促进产业链协同,鼓励绿色建材系统解决方案和特色乡村建设。已批复的试点地区将继续开展相关活动。

六部门联合启动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美好生活

六部门联合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旨在2024-2026年间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扩大产品范围,创新消费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各部门将协同合作,提升产品品质,支持绿色消费,加强宣传引导。

湖北推进建材绿色发展,越西成都开通砂石铁路新航线,南通建设疏浚砂堆场

湖北省推出《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目标到2026年绿色建材年营收达500亿元,旨在提升供给、扩大应用、强化支撑和智能建造。越西-成都砂石铁路新航线启动,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两地市场合作。江苏南通将建4个疏浚砂堆场,疏浚砂综合利用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保障资源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葛洲坝水泥]中国能建推进新质生产力与“四新”能建宣传工作,凝聚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文化力量

中国能建在武汉召开会议,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聚焦新质生产力与“四新”能建,部署2024年宣传工作,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赋能,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和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会议提出加强理论武装、文化赋能、特色领域党建宣传、员工关爱,并就新质生产力、“四新”能建的宣传舆论引导做出具体安排,以创新驱动和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2024-04-23 葛洲坝 绿色建材

海螺集团:探索“一基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海螺集团是全球基础建材行业的领军企业,专注于水泥主业的发展,提升产品品质,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同时,海螺积极布局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推动环保和数字化转型,致力于低碳经济和智能制造。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海螺扩大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品牌的国际化。海螺集团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空间,迈向世界一流企业。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5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5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5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5

云南省

¥ 323.02
2024-04-25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5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5

重庆

¥ 328.95
2024-04-25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5

广东省

¥ 326.04
2024-04-25

湖南省

¥ 314.79
2024-04-25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5

河南省

¥ 297.33
2024-04-25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5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5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5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5

浙江省

¥ 342.2
2024-04-25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5

上海

¥ 332.73
2024-04-25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25

吉林省

¥ 331.13
2024-04-25

辽宁省

¥ 302.53
2024-04-25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5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5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5

天津

¥ 338.21
2024-04-25

北京

¥ 349.43
2024-04-26 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