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2017年中国碳价调查》发布

2017/12/05 10:00 来源:香港评报网

调查共收集了近300份来自中国碳市场利益相关方的反馈。......

  2017年“中国碳价调查”项目由中国碳论坛(CCF)、ICF 国际咨询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及荷兰排放管理局(NEa)联合实施,并获得了清华大学碳市场研究中心及多位专家的相应支持。

  调查共收集了近300份来自中国碳市场利益相关方的反馈。近半受访者预计中国将于2020年甚至更早实现全面建成碳市场。另有近半受访者则认为中国全面建成碳市场将于2021年至2025年期间实现。

  据受访者预测,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内的碳价将稳步上升,从2017年38元人民币/吨上涨至74元人民币/吨(2020年)、108元人民币/吨(2025年)。受访者认为碳排放交易在未来将日益影响投资决策。38%的受访者预计2017年的投资决策将大幅或一定程度上受到碳排放交易的影响,至2025年之前,这一比例上涨到了75%。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马爱民指出:“中国确定将碳定价作为减排的重要手段,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将为企业提供一个明确的信号,即碳排放量必须减少。中国碳论坛的调查显示,所有利益相关方都非常关注碳排放成本。从长远来看,有必要研究合理的碳价形成机制,包括适当的市场调节机制,以积极增强市场参与者的能力。”

  调查显示,未来至2025年,中国减少碳排放的政策手段将逐渐转向碳排放交易体系、环境税、信息公开及能源配额交易。

  段茂盛,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市场手段推进环境保护、减缓气候变化。本次调查非常有启发性,因为调查对市场参与方的立场及预期做了量化。”

  调查结果还表明,政府需要为碳排放交易体系建立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保障,从而确保交易体系有效运行。95%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出台国务院级别法规或国家层面法律,方可确保碳排放交易履约。虽然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即将推出,但相关高级别法律法规仍然缺位。

  中国碳论坛研究经理、报告合著者之一Huw Slater认为本次调查的结果将增强全球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信心:“国际社会期待中国能够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政府持续大力推进全国碳交易体系,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碳排放将早日达峰,很快即将下降。这一调查结果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中国将会实现,甚至超额实现其减排目标。”

  近日,一份面向中国碳市场相关专家及碳排放相关企业的调查明确显示,中国碳市场碳价将随时间推移而提高,并将日益影响投资决策。调查结果指出,中国即将出台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在未来几年内将日渐成熟,并于未来十年间在减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祝嫣然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水泥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万年青:已成立新能源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万年青3月2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成立新能源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目前已建成公司部分子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后续还将继续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助力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旨在刺激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政策聚焦家电、汽车等领域,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支持全链条各环节,鼓励消费者更新老旧产品,促进绿色、智能消费。这将激活潜在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并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WCA会员大会:魏如山主席致辞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水泥行业影响巨大。水泥企业,特别是来自新兴国家的众多会员企业,依然要面对:“如何坚持社会责任与股东回报的并重、可持续发展与短期生存的兼顾、产能过剩与转型升级的协调”等几方面的议题。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寻求包容性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体现了我国对人与自然前途命运的主动担当。

CCER重启完善碳交易体系 中建材绿能参与首日示范交易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时隔七年重新启动。

中国建材:强化价值创造 打造“国之大材” 加快培育世界一流材料产业投资集团

下一步,中国建材将紧扣央企新使命新定位,围绕用好“两个途径”,充分发挥“三个作用”,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

“双碳”三年效果显著 市场活力激发绿色动力

9月22日,我国迎来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三年来,我国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能源与化石能源有序替代,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成效。

全国碳市场碳价屡创新高

近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价格持续走高,引发市场关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15日,全国碳市场CEA挂牌协议收盘报价70.07元/吨,较前一日上涨2.55%,创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新高。

工信部公开征集《散装水泥装船机》等多项行业标准意见

近日,工信部发布公开征集对《磁电应力耦合式磁传感器》等569项行业标准、1项行业标准外文版和4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的意见。

水泥脱碳报告发布:从生产和消费两端发力

8月22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天津市硅酸盐学会、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京联合发布三个报告.

研制低碳水泥等新型建材标准,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

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

2023-08-23 工信部 相关产业

碳交易、碳排放配额、碳汇、碳抵消…带“碳”名词你了解多少?

何谓碳市场交易?你对“带碳”名词又了解多少?

平稳运行两年多个行业筹谋 全国碳市场扩容在即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碳市场扩围条件已基本成熟,生态环境部牵头的扩容相关专项研究工作,也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碳市场体系建设、推动落实“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业界专家称要有序扩大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 推动碳资产投融资管理

目前看来,“十四五”和“十五五”是中国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有利时机。

全国碳市场酝酿扩容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已满两周年,两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4亿吨,累计成交额110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促进企业温室气体减排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全国碳市场成功运行两周年:减排成效逐步显现

下一步通过有序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构建以全国碳市场为核心,自愿减排交易等为补充的多层级碳交易市场。

上线两年成交超110亿 全国碳市场扩容提速

全国碳市场扩容步伐加快,建材、钢铁、石化等行业正在加紧各项准备工作。

生态环境部: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郭芳表示,希望全社会都能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来,每一个行业企业都能从绿色低碳中发现新机遇、汲取新力量、创造新动能,每一个人都能做绿色低碳的支持者、践行者、倡导者。

中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有序 交易价格稳中有升

成交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7685104吨,累计成交额10911600809.85元人民币。刘文博说,“碳配额交易价格在每吨40元至60元人民币范围内波动,未出现暴涨暴跌现象”。

累计成交额超109亿 全国碳市场运行两年总体平稳

累计成交量2.38亿吨,累计成交额109.1亿元。这是截至今年六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配额的累计交易数据。

全国碳市场扩容在即,水泥行业将是建材行业首个纳入领域

全国碳市场扩容信号渐明。近期,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相继召开专项研究会议,就纳入全国碳市场相关事宜进行探讨。

CCER重启步伐加快 生态环境部拟出台管理办法

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步伐明显加快!

水泥将是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首个领域

水泥将是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首个领域.

水泥鲁企开始着手降碳布局,应对“双碳”挑战

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持召开的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释放出信号,碳市场扩围条件基本成熟。

2023-07-03 碳排放

6.21直播|分享汇·一周谈 全国碳市场 行业应如何准备?

去年11月份,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明确表示,要 “加强建材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研究将水泥等重点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碳交易“考卷”将至,水泥企业该如何备考?

面对即将到来的水泥行业碳交易市场,企业应提前做哪些准备?

水泥行业即将纳入碳交易体系!业内龙头齐聚重庆共商大计!

但在水泥行业整体下行及即将被纳入碳交易体系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在降碳方面感到无从下手。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发布!

到2025 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 50 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 1 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水泥行业即将纳入碳交易体系!

近日,中国环境等多家媒体报道,全国碳市场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顺利召开,预示着碳交易市场即将纳入新的血液!

2023-06-13 水泥 碳排放

低碳将是企业未来生存的必选项

现代人对绿色的追求,是企业走向低碳的动力源泉。碳博会里的那杯碳中和咖啡,今天还是新鲜事物,未来也许会成为每家咖啡店菜单上的主打产品。

共赴碳中和之路 力促绿色转型

在首届碳博会科学论坛上,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如何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提速 多地聚焦重点方向出台政策举措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有利于持续引领经济平稳增长。同时,也要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投资额年均增长超20% 央企加大新兴产业布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

中国建材集团多个场景荣获国资委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奖项!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科创局举办的首届“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获奖名单公布,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共11个场景、8家单位入选该名单。

中国建材集团携手中国林业集团推动中央企业间最大规模碳交易落地

5月5日,中国建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建材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育先会见来访的中国林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红辉一行。双方就“双碳”领域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共同见证了中国建材集团、中国林业集团及双方控股子公司中建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国林双碳管理(杭州)有限公司四方签署“自愿减排量交易框架协议”。

2023-05-08 中国建材 碳排放

零碳园区建设热潮下面临哪些挑战?

零碳园区为什么成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抓手?零碳园区建设面临着哪些挑战?零碳园区如何构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并回答的问题。

富瑞:水泥企业今年价格战可能性小 盈利能力今年或会温和反弹

水泥企业的盈利能力今年或会温和反弹,但今年后前景仍然是一个下滑压力。

2023-04-06 碳交易 并购 利润

发改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发布!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以及制定实施人才、土地等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

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当下,各部门各行业正通过推广应用节能减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湖北省将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2023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之年。湖北将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国企改革走深走实。

多位代表委员:盘活碳市场势在必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在议案提案中聚焦碳市场,对提高碳市场参与主体活跃程度、推动排放企业降碳、加强碳足迹管理等痛点建言献策。

彭寿:建立基础材料碳交易市场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碳资源’向‘碳资产’转变,建立完善我国基础材料全过程碳交易市场。”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准备的建议聚焦加强绿色建筑体系建设、基础材料绿色转型等内容。

上峰水泥:春节过后华东区域发货量稳步提升

在新经济投资方面,从现有的投资成果看,公司在半导体产业的投资已逐渐形成产业链,从上游的设计到中间的晶圆制造,再到下游的封测,均有头部企业布局。

加快推进水泥行业有序进入全国碳市场

因受诸多复杂因素交织叠加影响,产能过剩和行业平稳健康发展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局长杨宗儒:加快推进碳市场立法进程 研究推出碳排放权期货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宗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在完善碳现货市场制度建设、加强碳市场数据质量建设的基础上,推动期货市场适度先行,研究推出碳排放权相关的期货品种,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发现价格、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一个价格有效、功能完备的中国特色多层次碳市场,服务绿色低碳转型。

2023-03-06 碳排放 碳交易

“节能降碳”成代表委员热议关键词 完善绿色发展制度保障 推进碳信息强制披露

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建议中提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稳步推进节能降碳”。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头部房企减碳路径逐渐形成

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随着政策监管、金融支持趋势明显,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配额收紧,碳价难测,碳市场多项关键政策待定

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期“免费配额将收紧”的政策基调已基本确定,但配额分配方案等多项关键政策亟需在2023年尽快敲定。

最高法发布司法意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审理涉高耗能、高碳排放企业生态环境侵权案件,要适应用能权,钢铁、水泥产能等新类型生态资源权益对司法保护提出的新要求,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3-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6.51
2024-03-28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3-28

青海省

¥ 416.22
2024-03-28

甘肃省

¥ 372.95
2024-03-28

陕西省

¥ 337.92
2024-03-28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3-28

云南省

¥ 333.10
2024-03-28

贵州省

¥ 323.46
2024-03-28

四川省

¥ 335.19
2024-03-28

重庆

¥ 314.76
2024-03-28

海南省

¥ 402.19
2024-03-2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2.68
2024-03-28

广东省

¥ 345.22
2024-03-28

湖南省

¥ 312.87
2024-03-28

湖北省

¥ 292.32
2024-03-28

河南省

¥ 303.42
2024-03-28

山东省

¥ 301.62
2024-03-28

江西省

¥ 323.45
2024-03-28

福建省

¥ 311.74
2024-03-28

安徽省

¥ 308.50
2024-03-28

浙江省

¥ 317.92
2024-03-28

江苏省

¥ 281.08
2024-03-28

上海

¥ 312.73
2024-03-28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3-28

吉林省

¥ 331.13
2024-03-28

辽宁省

¥ 302.53
2024-03-28

内蒙古自治区

¥ 341.23
2024-03-28

山西省

¥ 324.87
2024-03-28

河北省

¥ 347.07
2024-03-28

天津

¥ 338.21
2024-03-28

北京

¥ 349.43
2024-03-29 19: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