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十三五”上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
“十三五”时期,上海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68.1%、38.1%、46.6%和28.2%,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进入深水区。治理难度的加大,更要重视科学决策,持续推进能源、工业和交通结构调整,提高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管理水平。这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新挑战,考验的是深入化、精细化、差异化能力。......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了最新报告《大气中国2020: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这是其连续第六年追踪并评估我国337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表现。报告发现,2019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整体延续了过去六年的改善势头,但幅度有所减小;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城市不能全面达到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臭氧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迈入“十四五”,如何设定蓝天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重点,也将关乎未来五年公众的健康福祉。
《报告》指出,我国PM2.5浓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在2018年~2019年,改善幅度在收窄、改善难度也越来越大。与2017年~2018年相比,2019年的臭氧污染压力非常明显,臭氧不断吞噬掉一些优良天数。目前来看,核心的问题是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四大结构调整形成的减排量进程不及预期,难度还比较大。
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79.3%上升至82%;达标城市数量共157个,同比增加36个。但部分城市出现反弹,如辽宁省1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全部上升,山东和陕西省绝大部分城市也出现反弹情况。2019年全国337个城市六项主要污染物中,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有小幅下降,PM2.5、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浓度水平均与2018年持平,臭氧持续恶化。
当前,大气污染治理已进入深水区。治理难度的加大,更要重视科学决策,持续推进能源、工业和交通结构调整,提高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管理水平。这对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新挑战,考验的是深入化、精细化、差异化能力。
主要污染物中,臭氧格外引人注目。自2013年发布臭氧数据以来,全国臭氧污染浓度水平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9年,全国337个城市的臭氧平均浓度同比涨幅6.5%,其中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及周边等重点区域的涨幅更为显著。
报告建议,PM2.5与臭氧的协同治理,需要依赖科技支撑优化减排路径和措施组合,确保作为前体污染物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中长期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双控双降”。
报告显示,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已在我国受到重视,并逐步推进。2019年,全面开展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的城市扩展到93个,不仅站点增加,功能上也有了突破,在监测中区分臭氧达标区域和未达标区域,要求差别化开展非甲烷总烃(NMHC)和VOCs组分指标监测,这些举措都将为区域和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更坚实的科技基础和更综合全面的分析结论支撑。钢铁行业启动了超低排放改造,对VOCs无组织排放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佐证了我国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
(责任编辑:大利)
热门品牌价格
地区频道价格
“十三五”时期,上海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削减68.1%、38.1%、46.6%和28.2%,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
太原市持续了半个多月的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在2021年到来之前,戛然而止。新年伊始,冷空气活动频繁,连日来的大风天气虽然吹来了冷空气,但也吹散了污染物,吹蓝了太原的天。未来几天空气质量有何变化?
为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2018年以来,全市共淘汰报废老旧汽车48463辆;钢铁、火电行业均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所有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全面完成脱硝改造;累计完成7981家“散乱污”整治;建设工地全面推行六个“百分百”标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