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上市房企纷纷亮出2019年“成绩单”

2020/03/26 10:05 来源:新华社

3月23日,金科发布最新年度财报显示,2019年金科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64%,连续9年保持稳增长。......

金科:营收连续九年劲增股息率超6%

突破千亿大关后,金科延续高增长势头。

3月23日,金科发布最新年度财报显示,2019年金科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64%,连续9年保持稳增长。金科全口径销售金额达1860亿元,同比增长5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近三成。根据公司年报显示,公司2019年拟分红,每股分0.45元,现金分红超24亿元,股息率(以收盘当日股价计算)超6%,同时,记者关注到,金科连续4年保持超高分红,公司低估值高分红的显著特点,势必会得到保险、公募等中长期价值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盈利增幅超五成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金科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64%,连续9年保持增长;毛利率达28.84%,盈利能力逆势持续保持较高水平;净利润达63.57亿元,同比增长58%。

其中,归母净利润56.76亿元,同比增长46%;加权净资产收益率23.63%,同比增长4.18个百分点;每股收益1.05元,同比增长46%。

随着基本面持续优化,金科负债压力得到较大改善。2019年,金科的净负债率下降至120%,相比2018年下降了16.3个百分点。

金科的业务聚焦在“三圈一带、八大城市群”等23个省市地区深耕发展。财报显示,金科及其附属公司2019年实现销售金额1860亿元,同比增长5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完成率达124%。房地产销售面积1,9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2%,位居行业前列。

深耕战略效果明显的同时,金科全国化版图全面“开花”,在重庆市场占有率达到11.66%,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除重庆以外市场增长势头也表现强劲,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达到82%,合肥、苏州、南宁、成都等重点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同比增长均超50%以上。

2018年底,金科实现千亿元销售规模后,及时调整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四位一体”战略。2019年金科将新战略迅速落地,业务结构由“房地产开发+社区综合服务”升级为由民生地产开发、科技产业投资运营、生活服务、文化旅游康养等“四位一体”多元化业务格局。

2019年金科各板块实现了协同发展的新局面。其中,民生地产开发板块,全面升级产品品质,480多个优质项目遍布在全国130余城,核心产品力优势凸显。生活服务板块,金科一直走在行业前列,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50%,服务项目近800个。科技产业投资运营板块,金科已布局重庆、四川、湖南、山东、山西、陕西等8省份11个城市,累计开发运营管理项目19个,面积超900万平方米,全年实现净利约5亿元。文化旅游康养方面,继成立文旅康养集团之后,2019年,金科先后携手成都置信集团及澳洲威秀集团,深耕文旅、康养领域,打造国际超级文旅IP。目前,三条产品线已研发完毕,示范项目落地在即。

金科股份董事长蒋思海年初表示,围绕“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金科正在从跨越式大发展,向着高质量发展推进。而财务数据持续优化,在业内看来,最能反映出金科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正在稳健运行。

销售额三年三级跳

658亿元、1188亿元、1860亿元,金科销售金额过去三年实现大步“三连跳”,进入行业的第一梯队。

2020年,疫情冲击突至,但金科依然定下高目标:冲击销售金额2200亿元,在奔向卓越的路上,金科的核心信念依然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发展是迈向世界一流卓越企业的必经之路。”金科表示。

在战略驱动高质量发展方面,金科针对各板块业务做了2020年的详细部署。其中,民生地产方面,金科坚持“美好生活服务商”的战略定位,紧密围绕核心主业,扩大优势竞争。生活服务方面,推动服务集团跨业态发展,围绕“四位一体”协同发展,提升综合实力、行业影响力和客户口碑。在科技产业(园区)投资运营方面,围绕智能制造、数字科技、健康科技、智慧建造等产业方向,构建产业综合运营服务体系,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在文旅康养方面,开创多层级产品及服务,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文化、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引进、嫁接国际国内具有独特优势的顶尖IP资源,因地制宜、灵活搭配,打造城市新高度的文化旅游及康养品牌,助力公司成为美好生活服务商。

除顶层设计外,值得注意的是,金科2019年的能量储备,已为今年的发展质量进一步晋级提供了充足的内核支撑。

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新增土地储备192宗,土地购置合同金额达到888亿元,权益金额达到562亿元,最终实现新增土地建面3323万平方米;总土地储备67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

根据金科历年的投资力度,2019年拿地金额和销售金额的比重为48%,下降了10个百分点;但是拿地面积与销售面积的比重从2018年的153%增长至2019年的169%,提升16个百分点,总体来说,公司始终保持着较为强力的纳储方式。

亿翰研究院认为,金科拿地金额/销售金额持续放缓,拿地面积/销售面积却保持增长,一方面2019年公司销售均价不断提升,同比增幅达10.3%,产品溢价能力增强;另一方面说明公司在对外扩储过程中土地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成交楼面价同比下降超过20%。

现金流是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元素,而金科这块的优化效果越发明显。2019年,金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39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68%。2019年末,金科预收款为1146.9亿元,同比增幅达50.4%,高于行业平均,为业绩持续高增提供了保障。

同时回款方面金科也在不断强化,2019年实现销售回款1610亿元,同比增长53%,回款率高达87%。值得一提的是,健康有序的财务状况,使得金科每年的银行授信额度持续保持增长,2019年达到2022亿元,同比增长30%,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融信:净利润上升69.78%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融信一直以来以成长速度著称,也是达到千亿目标中耗时最短的房企。

2015年融信还是一家百亿量级的房企,销售额仅有119.6亿元,2018年则达到1218.84亿元。三年时间,融信从百亿到千亿,规模上大步前进。

进入2019年,融信主动降低扩张速度,进入品质经营阶段。如今,平衡发展成果已经显现。

净利润人民币58.94亿元同比增加69.78%

2019年,政策多次强调房地产市场要平稳健康发展,这是对房企销售能力、承压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3月24日,融信中国(03301.HK)公布了2019年业绩报告,合约销售额人民币1413亿元,同比2018年增长15.9%。在市场整体向下的情况下,融信中国仍顺利完成年初订下的人民币1400亿元全年目标。

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融信凭借持续稳定的销售业绩金额排名第22位,较2018年上升3位。

据年报显示,2019年,融信中国集团营收人民币514.62亿元,同比增加49.75%。毛利润为人民币124.75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54.68%;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核心纯利达人民币31.82亿元,较去年增加27.27%,剔除并购项目影响后的毛利率达28%,净利率11%。归属股东净利润31.54亿元,同比增46.72%。净利润人民币58.94亿元,较去年增加69.78%。

降杠杆成果显现短期债压力明显减小

在2019年初,融信董事会主席欧宗洪表示,规模快速增长不再是融信中国的第一核心诉求,品质与经营的发展更为重要,融信的主要任务是降杠杆。他定下的目标是净负债率降到70%-90%。

根据报告显示,这一目标已经实现。截止2019年末融信中国的负债率为70%,同比2018年的105%大幅下降。

通过主动降杠杆,融信在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降本增效”,加强资金筹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持财务健康平衡发展成果已经显现。

报告显示,2019年,融信中国借款总额约631.8亿元,集团尚未偿还借款的加权平均实际利率约为6.85%,同比降低0.24个百分点。同期,融信中国账面现金及银行结余共343.1亿元。报告期内,融信中国总负债小幅增长5.29%至1729.2亿元,净负债率为70%,同比减少了35个百分点。现金余额足以应对短期债务,短期债压力明显减小,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更趋良性发展。

拿地兼顾发展和周转继续深化“1+N”布局

在降杠杆、保现金流的前提下,融信中国在土地储备选择上也更加明确。上半年土地市场偏热,融信拿地也较为谨慎,量入为出,寻求发展和周转效率之间的平衡,同时在城市更新项目上持续发力。目前,融信城市更新确权的土地已有426.33万平方米,其中2019年新增的旧改确权200.35万平方米。

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融信中国新拓城市5个,新增46块地块使用权,总建筑面积730.55万平方米。截至2019年底,融信已进入全国44个城市,土地储备的总建筑面积约为2700万平方米。其中约81%的土地位于中国一二线城市的黄金地段。

随着融信在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地标项目形成示范效应,为未来继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继续获取优质地块奠定了基石。

融信表示,未来的战略布局将继续专注于当前的物业开发业务及在中国一线及二线城市收购优质地块,继续深化“1+N”布局,深耕全国九大城市群(长三角、海峡西岸、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大湾区、京津冀、山东半岛、西北)共44个城市,200个项目,在巩固千亿地位的同时,持续完善全国化布局。

精简架构释放区域能量期末分红提升64%

进入品质经营发展阶段后,融信也在不断优化自己的组织架构。2019年,融信对原有的“4+1”事业部格局进行调整,四大事业裂变成10个新的区域集团和公司。拆分后的布局可以加大总部对区域的管控力度,更能适应融信潜在的扩张需求,更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将释放区域能量,并提升全国操盘能力。同时,精简架构也为降低管理成本的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利润水平。

在利润大增和负债率下降之后,与之伴随的“高分红”也没有缺席。报告显示,融信将以每股0.60港元对股东派息回馈。这相比于一年前,每股收益提升了64%。

龙湖:核心净利增至155.5亿元

3月24日,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布其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年业绩。全年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长20.9%至2425.0亿元人民币。

2019年,龙湖集团实现营业额1510.3亿元,同比增长30.4%。其中,物业发展收入占比93.2%,物业投资收入占比3.8%,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及其他收入占比3%。

期内,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183.4亿元,减除少数股东权益、评估增值等影响后的核心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增长21.0%。毛利同比增长28.5%至508.0亿元,毛利率33.6%。核心税后利润率为15.5%,核心权益后利润率为10.3%。

2019年,龙湖集团物业发展业务实现营业额1407.9亿元,交付物业总建筑面积1068万平方米。全年实现地产开发合同销售2425.0亿元,同比增长20.9%,继续稳站行业前十。

年内,龙湖紧密围绕核心城市群范围内的一二线及热点城市进行布局。全年,龙湖集团新增90幅新地,首入太原、长春、海口、徐州、扬州等11城,新增收购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1731万平方米,权益面积1273万平方米,平均权益收购成本每平方米6186元。

截至2019年底,龙湖集团土储合计6814万平方米,权益面积4742万平方米,业务已遍布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7个城市群的55个城市,约90%的货量集中在高能级城市和价值区域,且成本合理,为后续的盈利增长奠定了基础。

2020年前两月,龙湖集团新增收购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232万平方米,权益面积为178万平方米。

在融资方面,2019年龙湖保持了平均借贷成本4.54%的低位,平均贷款年限6.04年,净负债率51.0%,在手现金609.5亿元,现金短债比(在手现金除以一年内到期债务)4.38,一系列指标均维持行业内的较高水准。

报告期后,龙湖集团于2020年1月成功发行6.5亿美元票据,其中2.5亿美元为7.25年期,票息3.375%;4亿美元为12年期,票息3.85%,创下中国民营房企“最长年期”和“最低票息”双纪录。此后,又在境内成功发行28亿元公司债券及30亿元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介乎3.55%至4.2%之间,期限介乎于5年至7年。

2020年,龙湖集团将针对所布局城市中刚需、改善、商业经营等不同的细分需求,推出212个主力项目,其中65个为全新项目,120个项目将推出新一期新业态产品。投资性物业方面,商业运营业务中,成都、重庆、南京、苏州、济南、西安等地的天街项目将于2020年开业;租赁住房业务龙湖冠寓,也将有计划地持续推进。

中国奥园:规模与利润双增长

3月24日晚间,中国奥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9全年业绩,实现合同销售1180.6亿元,同比增长约29%;实现营业额约505.3亿元、核心净利润约5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和67%。

中国奥园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综合服务商,秉承“构筑健康生活”品牌理念,深化“一业为主、纵向发展”战略布局,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纵向发展相关产业。2019年,通过深耕重点区域与城市,中国奥园巩固并扩大市场份额,各项业绩指标取得稳健增长。年内实现营业额约505.3亿元、净利润约52.2亿元、核心净利润约5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78%和67%;核心净利润率约10.1%,同比增长0.2百分点;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56.48分,同比增长74%。

2019年,中国奥园在地产主业的优势持续巩固,实现合同销售1180.6亿元,同比增长29%,超额完成全年目标。2016至2019年,合同销售年复合增长率达66%,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底,中国奥园已签约未确认的合同销售约1705亿元,将于未来2年内逐步确认,盈利持续性强。

2019年,中国奥园在确保合理成本及稳定利润率的情况下,发挥收并购传统优势,策略性补充土地储备。年内,中国奥园共新增87个项目,新增可开发建筑面积约1609万平方米,新增可售货值约1861亿元,平均土地成本约每平方米3199元,确保合理的土地成本和稳定的利润率,有助应对市场波动。

截至2019年末,中国奥园拥有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4503万平方米,权益比约79%,总货值约人民币4585亿元,计入城市更新项目后的总货值约人民币6845亿元。此外,中国奥园积极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实现旧城、旧厂、旧村“三旧”改造全覆盖。截至2019年末,拥有逾30个不同阶段的城市更新项目,预计额外贡献可售货值约2260亿元,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占89%,提供额外的土地储备资源,为未来增长提供动力。

2019年,中国奥园股价累计上涨约1.6倍,成为表现最佳的内房股之一,并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沪深港通名单及大湾区指数。作为中国奥园旗下分拆的首家上市公司,奥园健康生活于2019年3月18日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业务价值得到释放。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国奥园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全球渠道采购逾110万只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等紧缺物资全力支援武汉、广州等抗疫前线。中国奥园不仅是最早支援武汉的地产企业之一,更是首家直接采购医疗紧缺物资并驰援抗疫前线医院的企业。

据悉,随着疫情逐步受控,中国奥园目前约99%售楼处已复工,约94%的施工项目通过当地政府审批并复工,工程进度按计划推进。

蓝光嘉宝服务:合约面积过亿

3月20日,蓝光嘉宝服务公布2019年度业绩报告,这也是赴港上市之后,该公司的首份“成绩单”。从数据来看,这份业绩报告不乏亮点,各项数据符合此前披露的溢利预期。

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蓝光嘉宝服务实现收入总额为21亿元,同比增长43.4%,收入主要来自于物业管理服务、咨询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三条主要业务线,分别占收入总额的约54.2%、24.4%及21.4%。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26.6%;咨询服务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121%;社区增值服务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34.9%。

截至2019年12月31日,蓝光嘉宝服务实现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48.5%。毛利7.6亿元,增加约56.2%,毛利率36.2%,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净利润4.44亿元,增加约49.6%,公司净利率约21.15%,较去年同期增加约0.9%。业绩报告同时显示,毛利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咨询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占比提升所致。

蓝光嘉宝服务2019年“成绩单”中,规模的上涨是最为突出的一笔。收并购加上来自母公司管理面积的内生增长,使得蓝光嘉宝服务的管理面积得以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12月31日,蓝光嘉宝服务于全国69个城市拥有在管项目477个,期内在管建筑面积0.7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3%,合约管理面积1.1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8.8%。

据华创证券2019年物业管理行业深度报告所示,收并购获取管理面积提升是物管企业直接并迅速提升规模的主要方式。显然,对于蓝光嘉宝服务而言,目前最有效的管理面积扩张同样是通过收并购。业绩报告显示,促成2019年合约面积上涨的因素,主要是大体量的收并购。据公开资料,2016年,蓝光嘉宝服务以1.04亿元收购四川国嘉物业;2017年先后以6000万元、2400万元收购杭州绿宇、上海真贤部分股份;2018年,又以5200万元、3500万元、230万元收购成都东景、泸州天立部分股权及成都全程全部股份。

2020年,蓝光嘉宝服务扩张提速。1月10日,完成成都创艺物业有限公司、无锡东洲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通过100%股权的转让,成都创艺物业、无锡东洲物业两家公司将成为蓝光嘉宝服务的全资附属公司。大量收并购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低成本的上市融资。根据蓝光嘉宝服务上市募集用途显示,募集资金中的77%将用来扩大物业管理服务规模,截至2019年12月31日,这部分资金余额为11.55亿元。

低成本的上市融资是蓝光嘉宝服务优化融资的主要方式。同时,由于融资成本的降低,蓝光嘉宝服务的资产负债率降至35.4%。业绩报告所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蓝光嘉宝服务的资产负债率较2018年的63.2%降低了27.8%。流动资产约为29.81亿元,同比增长227.7%;公司的流动负债也由同比增长54.3%至11.99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49倍,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32倍。

编辑:俞垚伊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凡注明来源水泥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万年青2023年业绩下滑:净利润2.29亿,扣非净利润下降49.08%

万年青2023年扣非净利润下降49.08%至1.82亿元,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27.40%,主要原因是水泥需求下滑和行业周期性影响。公司计划坚持“水泥+”战略,发展上下游产业链。

北京废止离婚三年内不得购房政策;前两月70城住宅用地交易微增1.4%

北京取消离异3年内不得购房的限制,可能释放购房需求,提振楼市;前两月70城住宅用地交易量微增1.4%,一线城市增长明显,三线城市下降;绿城以高溢价拿地,显示对高端市场的信心;龙湖计划新增200亿经营性物业贷款,优化资产运营;碧桂园进行假设清算分析,为债务重组做准备。

中铁建持续出售西安项目股权:西安京港房地产30%股权挂牌转让

中铁建地产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出售西安项目公司西安京港房地产30%股权及债权,这是中铁建华中公司多次出售西安项目公司的最新案例。中铁建在西安的“西派系”高端项目虽销售强劲,但也面临业主投诉交付质量的问题。

亚泰集团出售东北证券股权,新增长春市金控为交易方

亚泰集团计划出售持有的东北证券29.81%股份,其中20.81%出售给长发集团,9%出售给长春市金控。此前因东北证券被调查和处罚而搁置的该计划,现因禁售期结束而重启。亚泰集团希望通过出售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缓解财务压力。东北证券2023年业绩预增,但亚泰集团近年来连续亏损,出售股权旨在聚焦主业和增强竞争力。

2024-03-28 亚泰 水泥 房地产

北京首宗“带方案入市”地块:18家房企角逐,石家庄创世纪摇号竞得

北京首宗“带方案入市”地块引发18家房企争夺,最终由石家庄创世纪以30.935亿元竞得。该地块需采用全国“好房子”大赛获奖方案,旨在促进高品质住宅建设,反映房地产市场对改善性产品的重视,符合行业新周期特征。政策鼓励企业提供好房子,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天山股份2023年报:净利19.65亿,拟更名为“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天山股份2023年营收1073.80亿元,同比下降19.01%,净利润19.65亿元。面对水泥行业需求下降,公司通过精益管理和科技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公司计划更名为“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反映其全国性布局和产业链延伸。

鱼峰集团董事长雷震彬赴桂林理工大学洽谈校企合作

鱼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雷震彬带领团队访问桂林理工大学,探讨校企合作事宜,聚焦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旨在深化合作,共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双方已有长期合作关系,期望通过科技创新和多领域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24-03-27 鱼峰 水泥 房地产

[视频]天山股份2023年业绩报告:全年净利润19.65亿 同比下降56.74%

天山股份2023年业绩报告:全年净利润19.65亿 同比下降56.74%

基建板块领涨,基建50ETF(159635)强势上升,徐工机械等权重股飙升!

基建板块上涨,基建50ETF(159635)及徐工机械表现强劲。政策支持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建板块受益于财政政策刺激,目前估值较低,具备投资价值。投资者可通过ETF轻松布局该领域。

盘前必读:国常会优化房地产政策;中瑞股份今日申购;中国恒大撤回美债重组申请

国常会提出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推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恒大撤回美国法院的债务重组申请;发改委主任表示中国将在七大领域推动设备更新,形成巨大市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举行,聚焦持续发展;上海加快智算芯片国产化部署。

中铁置业跃升至“2024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19名,展现强劲实力

中铁置业在2024年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排名中位列第19,首次进入20强,展现其强劲实力和稳健性。公司注重党建引领,强化基础管理,加快转型发展,实现逆势增长,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高品质交付住房,为社会稳定和绿色发展做出贡献。未来,中铁置业将持续稳健发展,致力于成为一流的城市综合投资开发运营商。

2024-03-23 中铁 房地产 中交

2023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GDP达43760.7亿元,增长5.2%

2023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3760.7亿元,同比增长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0万元。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71.7亿元,数字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分别占GDP的42.9%和27.1%。常住人口增加1.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4.4%。

海螺水泥2023年净利润下滑33.4%,2024年行业挑战持续

海螺水泥2023年净利润下滑33.4%,主要因水泥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跌,同时成本高企。2024年行业供需矛盾仍严峻,公司计划扩大产能,但预期市场挑战持续。

房地产行业持续收缩 水泥行业的机会在哪?

尽管房地产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收缩给水泥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蕴含的潜力为水泥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海螺水泥2023年业绩:产量创新低,净利下滑33%至104亿

海螺水泥2023年营收增长6.8%,但净利润下降33.4%至104亿,因水泥市场需求下滑、价格下跌和生产成本高企。全国水泥产量创新低,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需求。尽管出口销量大增,行业供需矛盾仍严峻。2024年,海螺水泥计划扩展产能,但预计行业挑战将持续。

住建部长倪虹:聚焦房地产新模式与市场稳定

3月9日下午3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2024-03-20 房地产 住建部

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投资、消费、出口增长强劲,展现韧性与活力。

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动力强劲。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民间投资增长,消费活力持续,生活服务和新型消费增长,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展现强劲活力。这些数据彰显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雄安新区住房新政:现房销售、租售同权、合理定价

雄安新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建立了以需定供、房地联动、分类保障、职住平衡的新型住房制度。通过现房销售避免烂尾风险,租售同权确保公共服务平等,合理定价维持房价稳定并促进品质提升,旨在满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人群的住房需求,打造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2024-03-19 房地产 中交 中铁

"恒大地产财务造假涉欺诈发行,前两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9%"

恒大地产因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债券被证监会处罚,许家印等高管面临严厉制裁,显示监管加强。前两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市场处于调整期。杭州放宽限购后楼市热度上升,淄博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刺激市场。碧桂园272个项目进入“白名单”,获得融资支持。

开年中国经济稳健开局:工业生产加快,消费投资双提升

中国1-2月经济开局平稳,主要产需指标如工业生产、投资和消费均有提升,显示出经济回升向好的态势。尽管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加固,但随着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被认为是可实现的。工业生产和制造业表现出色,投资增速回升,消费市场也在恢复。然而,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及国内需求不足仍是挑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4年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开局平稳,主要经济指标显示生产需求稳中有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由降转涨,发展质量持续改善。工业生产增长加快,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和消费品制造业回升,投资增速回升,民间投资转为正增长,市场销售保持恢复态势,服务消费潜力释放。然而,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政府将继续采取措施促进消费稳定增长,加强就业优先导向,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尽管开局良好,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巩固。

中国经济开门红!1-2月数据超预期,外媒关注经济稳健复苏

中国经济1-2月开局平稳,多项数据超出预期,包括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均增长强劲。外媒普遍认为这预示着一季度中国经济可能迎来开门红,预计GDP增速在5.5%-6%之间。政策支持和积极因素累积为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提供条件。

2024年前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制造业与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

2024年1-2月,中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加快,其中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民间投资由负转正,基础设施和民生补短板领域投资保持良好增长,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带动作用。未来将聚焦扩大有效投资和支持民间投资,以促进投资持续合理增长。

[宏观月评]2024年1-2月:水泥市场供需双弱,产量降幅有所扩大

2024年1-2月水泥产量为18280万吨,同比减少1.6%,降幅较前值扩大0.9个百分点。按全口径计算,1-2月水泥产量同比降幅达到7.9%……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解读2024年1—2月份投资数据

2024年1-2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制造业投资(尤其是高技术和制造业)和民间投资增速上升,基础设施和民生补短板领域投资保持增长,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未来将继续扩大有效投资,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等领域。

2024年前两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投资增速回升,官方预计未来将持续平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表示,2024年1-2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呈现回升态势,尤其是制造业、基础设施和高技术产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民间投资也由降转增,随着扩大有效投资政策的落地和重大项目推进,投资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2024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份,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出现下滑,总额为11842亿元,同比减少9.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9.7%,至8823亿元。房屋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分别同比减少11.0%和29.7%,显示出楼市的冷却趋势。同时,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也分别下降了20.5%和29.3%,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减弱。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大幅下降24.1%,个人按揭贷款下降36.6%,表明融资环境的收紧。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13,低于100点的景气水平,暗示房地产市场整体景气度偏低。

2024-03-18 房地产 验收标准

2024年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

2024年1—2月份,中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为50847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较2023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9.4%,基础设施投资上升6.3%。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微增0.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1.9%和1.2%。区域投资中,东部地区增长5.9%,东北地区增长13.8%,而西部地区投资下降3.9%。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1%,港澳台企业增长6.4%,外商企业则下降14.1%。具体行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3%,铁路运输业增长27.0%,而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下降7.0%。

2024年成都楼市观察:新房市场观望氛围浓,二手房成交升温迎小阳春

2024年成都楼市1月、2月新房市场平淡,购房者持币观望情绪浓厚,二手房市场则出现小阳春,100万元以内房源成交占比创新高。新房价格稳中微降,二手房性价比凸显,刚需入市热情超预期,近郊区域交易活跃。

11城楼市“小阳春”调查:网红盘热度升温,整体复苏待政策加码

本文报道了记者实地调查11个城市的楼市情况,发现受政策优化影响,一些重点城市楼市呈现“小阳春”迹象,尤其是网红楼盘,但热度不均,一线城市和部分热点二线城市楼市回暖,而其他城市复苏较慢。专家认为,若要提升市场活跃度,可能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如现房销售、调整限购和信贷政策等。

铁矿石价格创近半年新低,需求疲弱供应增长,弱势行情将持续

铁矿石价格下跌至近半年低点,需求疲弱,钢厂复产不积极,因钢材需求恢复缓慢和高库存压力。供应方面,进口铁矿石和国内矿山产量增长,未来供应预期增加。基本面供增需弱,铁矿石将维持弱势寻底,关注钢厂生产情况以寻找市场转机。

国资出手!接手超300米高,深圳“坪山第一高楼”!这家A股公司卖资产求生

超300米高的深圳“坪山第一高楼”有新进展了!A股房产巨头ST世茂(600823)3月14日晚间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世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苏州世茂”)拟与深圳市坪山城投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坪山城投”)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苏州世茂拟将其持有的深圳市坪山区城投宏源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城投宏源”)60%股权转让给坪山城投。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城投宏源为坪山世茂广场项目的开发商。坪山世茂广场的主体项目包括建设一栋超300米,有坪山第一高之称的甲级写字楼(尚未完工)。伴随着城投宏源控制权的变化,这座“坪山第一高楼”也面临易主。据企查查显示,坪山城投为深圳市坪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上海房协召集11家房企开市场座谈会:二手市场有企稳迹象,新房交易承压

保利、华润、招商、中铁建、金地、建发、建工、大华、宝华等11家企业参加了会议。会议座谈交流了近期上海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与会企业对近期本市房地产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企业普遍认为当前上海市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调整之中,二手房市场有触底企稳迹…

2024-03-13 房地产 中铁 中建

西部陆海新通道将为砂石行业带来利好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性,这对于处境艰难的国内砂石行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中国砂石协会会长胡幼奕认为,该通道将为砂石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砂石骨料的需求激增。政府应加大对行业的支持,而企业需加强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措施也将促进砂石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水泥行业开年首个盛会!直面2024年水泥行业核心问题!

进入2024年,水泥行业供需矛盾日趋严峻,各大水泥企业“抢份额”之战一触即发,全国形势更为复杂悲观。

金杜律师事务所国际合伙人熊进:深化中东投资 “中国方案+本土产能”实现双赢

中东最大科技展LEAP上周在沙特利雅得举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中国科技企业的参展也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从2023年中国的科技、能源等企业相继出海中东,国内GP(普通合伙人)纷纷前往中东募资,到包括沙特阿美、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等中东资本在中国一二级市场的买买买,中国和中东的“双向奔赴”在2024年仍然继续。作为金杜律师事务所专门从事跨境并购的国际合伙人,在过去20多年的执业生涯中,熊进曾为多种类型的客户在全球多个司法辖区的并购投资事宜提供服务。过去一年中,中东地区也成为他重点关注的区域。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就2024年中国和中东地区双向投资趋势专访了熊进,他表示,“...

房地产,突传重磅!

今天,A股和港股的地产板块大爆发。房地产ETF大涨超3%,传统房企招商蛇口、保利发展、万科、金地集团股价皆一度上涨超4%,万科股价更显强劲。香港市场房地产板块亦大涨超2%。

2月受假期等因素影响 水泥等行业需求减少

受春节假日房地产、基建项目停工等因素影响,钢材、水泥等行业需求减少,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水泥制造价格分别下降0.4%、1.4%。

宁吉喆:能否达到GDP目标,要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能等“天上掉馅饼”

除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主要指的是大众消费品。比如一些家庭里的电器、汽车等已经使用了很多年,更新换代的需求是迫切的,需要有一个政策的推动和支持。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3-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6.51
2024-03-28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3-28

青海省

¥ 416.22
2024-03-28

甘肃省

¥ 372.95
2024-03-28

陕西省

¥ 337.92
2024-03-28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3-28

云南省

¥ 333.10
2024-03-28

贵州省

¥ 323.46
2024-03-28

四川省

¥ 335.19
2024-03-28

重庆

¥ 314.76
2024-03-28

海南省

¥ 402.19
2024-03-2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2.68
2024-03-28

广东省

¥ 345.22
2024-03-28

湖南省

¥ 312.87
2024-03-28

湖北省

¥ 292.32
2024-03-28

河南省

¥ 303.42
2024-03-28

山东省

¥ 301.62
2024-03-28

江西省

¥ 323.45
2024-03-28

福建省

¥ 311.74
2024-03-28

安徽省

¥ 308.50
2024-03-28

浙江省

¥ 317.92
2024-03-28

江苏省

¥ 281.08
2024-03-28

上海

¥ 312.73
2024-03-28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3-28

吉林省

¥ 331.13
2024-03-28

辽宁省

¥ 302.53
2024-03-28

内蒙古自治区

¥ 341.23
2024-03-28

山西省

¥ 324.87
2024-03-28

河北省

¥ 347.07
2024-03-28

天津

¥ 338.21
2024-03-28

北京

¥ 349.43
2024-03-29 05: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