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经济进入“平台整理期”

2012/07/31 00: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张茉楠

目前供给面和需求面的趋势性变化已经使潜在增长水平下移,中国经济正面临由“超高增长”到“次高增长”甚至“中速增长”的长期拐点,整体进入“平台整理期”。短期内,可以通过逆周期操作把经济增速稳住;但长期看,应把经济增长重心放到推动整体战略转型和深层次改革上来,靠内生力量启动新的增长循环。......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不仅是“稳增长”,更要“稳政策”、“稳预期”。正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深入分析主导本轮经济减速的中长期结构性因素,将有助于我们真正找到稳增长、稳政策和稳预期的药方。

  我们很容易把眼下情形与2008年相比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两轮较为显著的减速:一次是2008年二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一次是2011年三季度至今。不过,两轮减速的动因有着本质的不同。

  尽管今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速创下三年来最低的7.6%,但与上一轮减速相比,本轮下行周期的幅度和速度都相对缓和。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较为严重,经济增长出现急速下行,GDP季度环比折年率从2008年二季度的10.3%一路下滑至四季度的4.0%。这主要是由于外需“断崖式下跌”,出口同比从2007年7月的34.2%降至2009年5月的-26.5%的历史谷底。然而,今年上半年的净出口要好于预期,经济下行速度和幅度都不算大,随着国家刺激性政策集中发力,中国经济在三季度“软着陆”可期。

  如果说上一轮减速最主要的是外部冲击,那么本轮减速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条件、中长期结构性因素以及宏观大格局正在发生趋势性变化。

  首先是全球增长格局的演变。目前,全球外部不平衡逆转、分工体系格局日趋稳定、国际市场容量逐步界定、劳动和资源成本上升、逆周期的贸易政策盛行。在这五大因素的影响下,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和主要源泉难以维持,并将步入递减区域。

  其次是中国的“人口红利”趋于衰减,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提升,整体经济进入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阶段。这样一来,工业部门的利润有可能越来越薄,资本回报率将持续下降,出口驱动的增长红利会进一步减少。

  最后是“资源红利”衰减后面临资源环境瓶颈。中国特有的“过度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模式,已经严重威胁到可持续发展的上限。所谓上限,就是资源供给约束、环境质量约束、生态容量约束、气候变化约束。多年来,廉价的自然资源价格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也造成了高能耗、高污染现象。由于资源本身具有难以再生的特性,以及“降耗减排”政策的实施,粗放型增长正在受到遏制。

  因此,供给面和需求面的趋势性变化已经使潜在增长水平下移,中国经济正面临由“超高增长”到“次高增长”甚至“中速增长”的长期拐点,整体进入“平台整理期”。

  短期内,可以通过逆周期操作把经济增速稳住;但长期看,应把经济增长重心放到推动整体战略转型和深层次改革上来,靠内生力量启动新的增长循环。要通过加快要素结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技术提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型”向“价值驱动型”转变。

编辑:wwb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扩大有效投资”:钱从哪来,流向何处?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中国第三产业蹄疾步稳 连续9年占GDP比例超50%

证券时报记者 张智博 刘俊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数字化”等事项列入政府工作任务清单。202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54.6%,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占比与上一年相比提高1.2个百分点,已经超过2020年前水平。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已连续9年超过50%。蓬勃发展中的服务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就业及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从服务业构成来看,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双双突破10万亿元,两者增速均超过6%。住宿和餐饮业增速最高,超过14%,信息传输、...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4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4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4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4

云南省

¥ 325.31
2024-04-24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4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4

重庆

¥ 328.95
2024-04-24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4

广东省

¥ 325.79
2024-04-24

湖南省

¥ 314.79
2024-04-24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4

河南省

¥ 297.33
2024-04-24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4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4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4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4

浙江省

¥ 342.2
2024-04-24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4

上海

¥ 332.73
2024-04-24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24

吉林省

¥ 331.13
2024-04-24

辽宁省

¥ 302.53
2024-04-24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4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4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4

天津

¥ 338.21
2024-04-24

北京

¥ 349.43
2024-04-25 16: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