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独家]城镇化机遇需慎重对待

2013/05/24 17:14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张敏

从城镇化规划的上半年出台到年内出台,以及全国城镇化会议召开时间的一再推迟,种种讯息加起来,我们不禁感受到中央政府对城镇化规划和建设的慎重态度。对于水泥行业来说,在今年,城镇化政策的出台对于水泥市场需求的实际拉动将非常有限。......

  今天,两则相反的消息引起笔者关注:一条是外媒称李克强否决发改委40万亿城镇化草案;而另外一条是发改委否认城镇化草案遭阻,大意是,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城镇化工作会议年内将召开,城镇化规划将按计划于今年出台。对于昨天外媒报道的发改委拟定的40万亿城镇化规划草案被高层否决一事,发改委负责人表示,该报道不符合实际情况。虽然对于外媒的报道,发改委做了明确的回应,但是联想起更早的一些新闻报道,还是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些信号。

  从去年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城镇化就成为了经济建设的热点,特别是对于水泥这样和经济周期、固定资产投资紧密相关的行业来说,更被视为一大利好消息,水泥股也经历了一波上涨行情。去年年末,还有新闻称:为了配合中央关于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由发改委主导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初稿已编制完成,预计今年上半年有望出台。该《规划》涉及全国20个左右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将在未来十年拉动人民币40万亿元的投资。其中,40万亿的惊人数字分外醒目,按年平均的话,也就是每年都有4万亿的投资额,赶得上2009年的热潮了。然而,对比今天的新闻,从计划的上半年出台到年内出台,以及全国城镇化会议召开时间的一再推迟,种种信息加起来,不禁感受到中央政府部门对城镇化规划和建设的慎重态度。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0.57%,相比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有不小差距。而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新增投资需求达6.6万亿元,带动消费增加1012亿元。从长期来看,城镇化的发展空间的确非常惊人。然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明确指出,“我们强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还有很多专家学者表达类似的观点,就是城镇化建设要警惕冒进,不能盲目上项目,大搞建设。外媒认为城镇化草案会被否决的原因,也正是高层领导人担忧再一次的大规模支出可能会推高地方债务并吹大地产泡沫。

  从这些言论我们不难看出,新型城镇化的规划和实施将会慎之又慎,中央政府正在努力预防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避免摊大饼和城市病等城镇化过程中的种种弊病。对于水泥企业而言,也就意味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水泥需求的拉动力度在相对减弱。城镇化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农业人口的市民化,这意味着农业人口不仅要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公共设施,更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去支撑,而这正是过去城镇化发展所忽视的部分。因此,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中,公共设施建设、房屋供给仍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更多的关注点将放在“软”件的建设上。因此,在重“质”大于重“量”的原则下,城镇化对于水泥需求的拉动将要少于过去的发展方式。

  其次,根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和年底将会是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届时都将有城镇化相关重要政策出台。而从政策的出台到项目的落实,都需要一段时间,按媒体报道,预计项目最快也要到四季度才能开工,真正启动可能会到明年春节之后,所以在年内,城镇化政策的出台对于水泥市场需求的实际拉动非常有限。

  此外,在水泥行业普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西南地区的水泥项目建设力度依旧很大,甚至违规上马,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西南地区的城镇化率较东部地区低,未来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市场空间更大。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推算未来,城镇化建设对水泥需求的拉动力度在相对减弱,而社会对环保、低碳、节能等环境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将促使水泥用量更少,水泥性能更高,而且西部地区地形复杂,过剩的产量难以象东部地区那样靠外运甚至出口来化解,在目前已经是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下,水泥企业何时能等到供需平衡还是个未知数,如果再盲目扩大产能,无疑是雪上加霜。笔者和东部地区一些中等规模的企业沟通中感受到,这些经历过长期市场低迷的企业,在手头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未来的发展都比较慎重,可以说是采取了保守的发展策略,注重控制成本,延长产业链,抵御市场风险。这也是值得其他地区水泥企业借鉴和参考的。做强未必一定要做大,盲目扩张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的前车之鉴已经有过很多了。 

编辑:张敏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3 0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