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谢克平谈水泥节能与环保

2012/11/18 09:54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谢克平表示,水泥企业谈环保已是老生常谈,因为以前的水泥生产是伴随着“污染”进行,但随着时代进步,现在的水泥企业不仅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为消解其它行业的污染物作出巨大贡献,以至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发重要。但是,有一个问题常常被忽略或遗忘,甚至变环保事业成为更深层次的污染,这就是环保自身所消耗的能量。......

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谢克平

  日前, “第五届中国水泥环保大会暨水泥除尘、脱硝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谢克平出席会议并作报告。他表示,水泥企业谈环保已是老生常谈,因为以前的水泥生产是伴随着“污染”进行,但随着时代进步,现在的水泥企业不仅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为消解其它行业的污染物作出巨大贡献,以至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发重要。但是,有一个问题常常被忽略或遗忘,甚至变环保事业成为更深层次的污染,这就是环保自身所消耗的能量。以下是报告全文:

  一、环保与节能的关系

  环保与节能本来就是一个目标,因为节能本来就是环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环保治理也需要能量,降低本身的能耗不仅涉及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从根本上减少耗能,从而降低在耗能中的污染排放量,实现在环保中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为了实现对某项污染的治理,而耗费大量能源,就应该算一笔账,当能耗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治理在客观上就是增加了新的污染源,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由此,延伸这个观念的结论是,衡量治理污染的工艺方案或环保装备制造的先进标准,不仅是要达到某个治理指标,更要看它所消耗的能量多少。

  但在某些人眼里,在讨论某项环保治理时,似乎只要达到该项要求,什么代价都应当承受。在他们看来,多消耗几度电、几斤煤是小事,无非是增加些成本,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大课题相比,有什么了不起,充其量国家、企业、用户各自分摊罢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今年以来被渲染得硝烟弥漫的脱硝工程便是如此,如果为了脱硝使用大量的氨水或尿素,花费了大量能源,岂不是更快地加速了对社会的污染吗?只不过将水泥企业的排放转移到氨水与尿素生产的企业头上,或是在甲地的污染转移到了乙地而已。还有100%使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看似利用废渣,实则是在制造更多的石灰石资源浪费,因为电石生产只用CaO含量52%以上的高品位石灰石,使大量的低品位石灰石无法利用而荒废,难道这不是新的污染吗?但它却在享受着国家免税政策的鼓励。类似的情况远不止这些,又比如,某些企业的余热发电补燃、国家废除Φ3.2m以下的管磨机、企业为追求谷期电价频繁开停车……,都是在一面想节能,另一面却在多耗能,实实在在为污染环境开绿灯,因为它们都提高了生产能耗。甚至凡生产未达到设计标准能耗的生产线,实际都应成为环境污染的治理对象,从环保角度它也应列为企业的首要任务。

  二、环保治理的方向

  由此看来,从水泥企业自身看,环保治理的内容还真不少,而且显然不应当只定位于某些有害气体的排放,不遗余力地只追求某个单项指标的降低,而是应当站在节能的更高位置上,评价与衡量环保的效果与成绩。

  环境保护要尊重客观规律,凡是治理过水泥企业污染的人都会有体会:只有均质稳定的生产,治理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耗能最少,实现环保达标。道理很简单,只有气体排放量恒定时,对其收尘与排放才可能选用最经济的装备规格型号,确保达标。否则,如果连煅烧温度都不稳定,NOx排放量忽高忽低,治理过程不是能源浪费,就是排放超标。至今在讨论治理排放时,恐怕这个条件还很少为治理单位及业主单位所顾及,而全国能稳定生产的熟料线还真不多。何以见得?请看该生产线的热耗指标是多少,请查熟料质量的波动范围有多大,再请问操作的频度有多大?答案就再清楚不过,而且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而水泥行业要想实现均质稳定的生产,当前最首要条件就是矿山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综合利用。之所以如此,不仅因为水泥生产是一种资源产业,资源不可再生,而且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就应当从工序前端抓起、从基础抓起;更因为当前的行业现状是大多企业在急功近利的对待矿山开采,且不说没有矿山居然也建设新型干法线,就是有矿山的生产线,又有多少是按照规程投资与开采的呢?而国家与行业并未对此有任何指导与约束。不信请看,设计院的矿山设计力量在削弱,学校培养的矿山专业学生在减少,工厂中的矿山工程师也少有。这正是企业生产质量与能耗难以下降、环保达标的代价必然提高、环保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

  总之,不从生产基础抓起,环保有如‘空中楼阁’:尽管好看,但不实际。本文绝无未实现稳定生产就不必关注环保之意,而是强调若想提高环保效果,就应当从抓稳定生产着手。

  治理过程也切忌急功近利。NOx并非是昨天才从水泥窑中冒出来的,先进国家治理经验也并非今日才有,NOx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危害也不是今日知晓。它需要循序渐进地发展,要求年底限期实行,一刀切的作法不见得合理。在粉尘污染治理过程中,国家与行业花了一、二十年的功夫,才达到今天的水平,从最初的150mg/Nm3的标准降到今天的50mg/Nm3。脱硝技术同样是在发展,据说,国外已有生物脱硝的技术,每吨熟料成本不高于3元,2500t/d生产线的投资不超过300万元,难道这种进步是一个早上就能实现的吗?如果干什么都‘一风吹’,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不见得有利于环保的治理。

  三、环保装备必须符合节能原则

  在水泥企业的环保工程中,不仅是企业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环保装备制造商对先进技术装备的开发,而检验环保装备性能的先进性,不仅看环保的实现指标,更要看达到该标准的耗能水平。

  就以袋收尘的清灰方式为例:随着脉冲清灰技术的发展,根据脉冲空气的使用原理、脉冲阀的布置及用量,其先进方式早已从气箱脉冲发展到行喷脉冲,而且已经进步到更为节能的大型引射形式。气箱脉冲已有30余年应用历史,目前已被在线行喷技术的用风少、结构简单、效果显著所取代。然而,更为先进的应当是脉冲引射原理清灰。它比气箱式节省1/3压缩空气消耗量;无需机械提升阀等运动部件;花板开孔率低,加之清灰效果好,不易结露,系统阻力低300~500Pa;还减少了机械易损件,便于维护。然而,这种清灰方式的袋收尘在国内有多少企业使用呢,很少。为什么呢,因为收尘没有以能耗为衡量指标,使不少自称为收尘专家的人固步自封,不求进取。

  再说对滤袋的选择,如何延长滤袋使用寿命可能是更多选择者的目标;但好的滤料能承受1.2m/s以上的过滤风速,气布比高;滤袋使用量少,收尘器整体体积小。自身运行能耗低,尤其是集尘能耗最低,使袋收尘系统压差<1500Pa;采用室内换袋结构,设备漏风率低;采用低CAN风速结构设计;实现高浓度、高负压系统收尘。这就是覆膜滤料的最大特点,但是至今还有相当多的企业选用滤袋仍在贪求低价,而未使用覆膜滤袋,其答案及原因还是不重视能耗。

  同理,节能的电磁阀、增湿喷嘴等环保装备的关键配件,也并不是所有环保制造商都竭力追求,也并未引起所有环保专家们的重视,更未受业主们所青睐。

  如果重视能耗在环保装备中的重要程度,电收尘也并非要向袋收尘甘拜下风,一旦它的技术进步到能控制收尘效率、防止事故排放,其节能稳定的优势,很可能有朝一日会战胜袋收尘,而东山再起。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敌人,正是自己,没有任何生物能成为人类的天敌,但当人类活动不能保护地球的自然平衡时,山崩海啸就会来临;作为生产水泥的人,理应承担保护地球的责任。尽管要对不顾环境保护恶习进行生产的人惩罚,但更要警惕那些打着环保旗号、不顾耗能而欲发国难财的投机者。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06月08日水泥企业收尘环保采购招投标项目报告

2024年06月08日,水泥网根据最新发布的招投标信息,共为您精选出1条优质收尘环保招标项目信息,共计1家招标企业。

2024-06-09 收尘环保 招标

2024年06月07日水泥企业收尘环保采购招投标项目报告

2024年06月07日,水泥网根据最新发布的招投标信息,共为您精选出12条优质收尘环保招标项目信息,共计8家招标企业。

2024-06-08 收尘环保 招标

一图读懂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一图读懂 | 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2024-06-07 节能 发改委

鼓励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水泥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发布!

鼓励水泥领军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2024-06-07 节能 兼并

句容台泥:绿色码头的创新实践

句容台泥,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不仅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水泥产品,更是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7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7

甘肃省

¥ 387.09
2024-06-07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7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7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7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7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7

重庆

¥ 337.56
2024-06-07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7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7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7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7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7

河南省

¥ 354.60
2024-06-07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7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7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7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7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7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7

上海

¥ 347.73
2024-06-07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7

吉林省

¥ 462.45
2024-06-07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7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7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7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7

天津

¥ 408.21
2024-06-07

北京

¥ 389.43
2024-06-10 05: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