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全国人大代表曹仁贤:尽早将水泥等高能耗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2023/03/07 11:4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曹仁贤建议尽早将水泥、钢铁和电解铝等高能耗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并尽快明确其纳入的时间节点及碳配额分配原则。......

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提出了多个关于能源及燃料电池相关的建议。包括尽快确定燃料电池并网电价形成机制、建议尽快重启CCER市场,加快落实自愿减排市场建设等内容。

对于碳市场,曹仁贤建议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鼓励民间自愿交易。

“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非临近履约期交易清淡,市场活跃度较低;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暂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大量的企业和排放未被纳入履约考核;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暂未重启,CCER存量不足;民间市场主体缺乏参与碳市场自愿交易的途径,且可参与交易的品种、交易和管理制度不明确等。”曹仁贤认为,碳市场的覆盖范围、行业以及先后顺序是碳市场建设的关键要素,市场主体交易的活跃度是碳市场能否发挥减排效果和作用的关键,这对防止碳泄漏,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实现公平减排,最终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他建议“十四五”期间将更多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目前,我国碳市场已纳入发电行业,覆盖全国碳排放量约45%,但还有大量高耗能行业未被纳入。建议尽早将水泥、钢铁和电解铝等高能耗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并尽快明确其纳入的时间节点及碳配额分配原则。

其次建议完善并丰富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碳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进而加快全国碳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最后则是建议全国碳市场设置碳配额有偿分配比例,拍卖收入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节能减排项目。逐步引入碳配额通过拍卖方式发放的机制,提升碳配额有偿分配的比例,所获收益用于环境保护、低碳投资和帮扶欠发达地区的节能减排项目。

在积极鼓励民间市场主体自愿交易方面,他主要建议鼓励民间市场主体参与碳市场。开放非控排企业、机构及个人进入碳市场,并降低其入市门槛,通过市场化机制增强碳市场的覆盖面和活跃度。同时建议尽快重启CCER市场,加快落实自愿减排市场建设。根据不同类别新能源项目的市场存量,项目开发的额外性,甄选出一批符合碳市场交易需求、能稳定推进碳市场有序发展的自愿减排项目。

最后,他建议政府牵头制定全国及地方碳普惠体系相关管理办法,加快民间碳普惠体系建设,记录、量化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参与低碳场景、践行减排的行为。企业和个人可通过碳普惠机制获得官方认可的碳减排量,能自由进入碳市场实现碳减排量的交易变现,或通过政策支持、商业奖励等消纳渠道实现其价值,推动社会形成全面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编辑:李晓东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行业绿色转型 奏响“双碳”乐章

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是水泥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形成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的必由之路。

节能降碳大幕拉开,黑色系市场逻辑生变:钢铁行业迎深远影响

国务院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钢铁行业提出产能产量调控、产品结构升级和节能改造要求,旨在促进绿色发展。该方案将长期利好行业产能优化,但短期对市场供需影响有限。钢铁产量调控和低效产能淘汰将重塑行业格局,利于企业盈利改善。铁合金行业将面临供应端调整,成本增加,但影响可能短暂。焦化行业未来需求可能下降,产能过剩问题或得以解决,利于利润修复。总体而言,黑色系品种交易逻辑有所转变,中长期将受节能降碳政策影响。

江西水泥绿色转型:节能降碳举措与新能源创新实践

江西水泥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制定减碳行动方案,通过节能新技术、智能化转型、循环用水和替代燃料等方式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已实现吨熟料标煤耗和综合电耗下降,碳排放强度减少,并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绿色工厂和矿山,积极推动绿色转型。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化石能源、钢铁等行业改革路径探索

中国计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20%,并将重点领域如化石能源、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作为关键。措施包括控制煤炭消费,推动煤电改造,优化油气消费结构,严格钢铁产能置换和淘汰低效产能。此外,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淘汰老旧机动车,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评论]《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出台,水泥行业有何影响?

以往相关政策发布,多是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承担,此次国务院亲自下场,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那么新政策对水泥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6-0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3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3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3

四川省

¥ 374.12
2024-06-03

重庆

¥ 337.56
2024-06-0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3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3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3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3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3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3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3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3

上海

¥ 367.73
2024-06-03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6-03

吉林省

¥ 420.39
2024-06-03

辽宁省

¥ 411.40
2024-06-03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6-03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3

河北省

¥ 361.26
2024-06-03

天津

¥ 408.21
2024-06-03

北京

¥ 389.43
2024-06-04 21: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