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宋欣珂:如何让CCUS在水泥行业开花结果?

2023/04/03 10:26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CCUS技术包括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四个环节,各工艺环节均存在公用工程消耗,目前需要通过技术进步、能量综合利用实现能耗、消耗的降低,进而降低成本。......

不可否认,无论单从水泥行业还是整体来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依然处于是示范阶段,这对于面临着紧迫碳减排任务的水泥行业来说并不乐观。那么还存在哪些难点需要克服,才能真正让CCUS技术助力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呢?

CCUS指的是将二氧化碳从工业、能源生产等排放源或空气中捕集分离,并加以利用或输送到适宜的场地封存,最终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在水泥行业,海螺集团在2018年在旗下白马山水泥厂建成了全球水泥行业首个水泥窑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这无疑弥补了世界水泥工业低碳技术的一项空白,但随后水泥行业在CCUS方面却陷入了沉寂,直到进入2022年。

对于CCUS这项具有重要意义且前景被各方看好的技术为何进展不顺,国内不少专家给出了看法。其中成本高、技术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是不断被提及的原因。有专家表示,CCUS项目投资较高,中小规模碳捕集项目投资约1000万元/年万吨二氧化碳,虽然随着规模增大单位投资成本下降,但总投资不断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目前有29个水泥行业的CCUS,主要集中于欧洲,在技术上以燃烧后捕集为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宋欣珂称,其中,国内的CCUS项目技术尚处于工业示范阶段,面临技术成熟度不足、经济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盈利能力差等不少挑战。

具体到水泥行业,前文提到的海螺水泥首个水泥窑碳捕集纯化项目总投资超过5000万,而正在福建一水泥企业建设的新型干法旋窑CO2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总投资达6.4亿元。这对面临着销量下滑,价格低迷的水泥行业来说并不具备太强的吸引力。此外,由于在水泥等行业才刚刚起步,相关技术依然不成熟,经验较少与成本较高等难题。CCUS技术包括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四个环节,各工艺环节均存在公用工程消耗,目前需要通过技术进步、能量综合利用实现能耗、消耗的降低,进而降低成本。

还有学者提出,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CCUS法规和标准体系。国内CCUS项目在实践过程中,面临所有权不明确、管辖部门及审批程序不明确、相关技术规范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制定明晰、完善的CCUS法律法规,减少利益相关方各种顾虑,确保CCUS项目稳健开展。

2023年4月24-25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湖南长沙举办“中国水泥行业绿色发展高峰论坛暨超洁净排放技术交流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宋欣珂作为特邀嘉宾将在会上作精彩演讲!会后将参观中材株洲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和国际首套“尘硝一箱化SCR脱硝项目”。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评论]《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出台,水泥行业有何影响?

以往相关政策发布,多是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承担,此次国务院亲自下场,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那么新政策对水泥行业将产生哪些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期总投资43.9亿元!海螺水泥持续布局新能源

未来,海螺水泥将持续加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不断优化用能结构,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衢州虎山混凝土:跑出绿色转型“加速度”

下一步,衢州虎山将勇担“材料创造美好世界”使命,积极践行央企责任与担当,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更大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红梅: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与绩效分级政策解读

未按预期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环保绩效较差的水泥企业,则存在着关停淘汰的风险。

台泥宣告转型集团控股公司 未来收入多元且“四足鼎立“

张安平认为波特兰水泥发明两百年后的此时,只剩下两种水泥产业:一种是心存观望,还停留在昨天的水泥业者,还在拼产量;一种是展望明天,笃定一直走下去的水泥业者。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0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0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0

贵州省

¥ 321.00
2024-05-30

四川省

¥ 347.07
2024-05-30

重庆

¥ 337.56
2024-05-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0

广东省

¥ 298.58
2024-05-30

湖南省

¥ 326.42
2024-05-30

湖北省

¥ 323.92
2024-05-30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0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0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0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0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0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0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0

上海

¥ 367.73
2024-05-30

黑龙江省

¥ 469.58
2024-05-30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0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0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0

山西省

¥ 319.88
2024-05-30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0

天津

¥ 358.21
2024-05-30

北京

¥ 339.43
2024-05-31 0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