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水泥企业施策发力,有序推进建材业碳达峰

2022/11/28 09:50 来源:经济日报

“总量控制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基础。今年,我们严格实施产能置换办法,推动水泥行业有序开展错峰生产,加强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预警。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去产能成果,在保障行业有效供给的同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陈克龙说。......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门联合发布《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2030年前建材行业实现碳达峰,鼓励有条件的行业率先达峰。

《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水泥、玻璃、陶瓷等重点产品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水泥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3%以上。“十五五”期间,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实现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重在“一稳三促”

从率先发出提前实现碳达峰的倡议到首次发布碳排放相关报告,再到发布《方案》,建材行业一直走在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的前列。“《方案》立足行业发展实际,不仅提出了减碳的一系列方法,还提出了设计、生产、流通、标准、评价、认证、应用等绿色低碳建材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发展目标和举措,为我国建材产业科学达峰提供了指导方针。”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建筑材料行业碳达峰推进大会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阎晓峰如是说。

围绕碳达峰目标,《方案》提出强化总量控制、推动原料替代、转换用能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制造5个方面15项重点任务,科学合理指导行业有序开展碳达峰工作,推动实现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

“《方案》的发布,标志着建材行业进入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表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建材行业发展历史、行业特色和工艺特点,“要关注重点产品、重点技术和重点企业,提升战略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在保障高质量有效供给的基础上,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碳减排,实现高水平的碳达峰”。

“通过推进实施建材行业的碳减排、碳达峰,不仅能够加快出清落后产能,促进建材行业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能源结构,还能充分发挥建材行业消纳固废的特性以及作为新能源发展基础材料产业的潜力,促进建材行业进一步融入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阎晓峰认为,这一转变过程将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以及相关技术的进步不断加快,行业发展方式及相关标准将不断动态调整,最终实现发展路径的彻底转变,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对于建材行业如何实现碳达峰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陈克龙提出,应重点做好“一稳三促”。

一是稳增长,面对规模数量型需求扩张动力趋于减弱的新形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行业平稳运行。二是促转型,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加快建材行业推动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三是促创新,面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新要求,优化行业创新生态,推动非金属矿产资源安全和高效利用,加快无机非金属材料创新发展。四是促“三品”,针对人民群众对建筑居住生活品质提升的新期盼,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建材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

强化统筹发展

《方案》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全行业的积极性,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合力,共同促进建材行业碳达峰。为了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建材行业碳达峰,陈克龙表示,应立足“四个统筹”。

统筹不同行业发展。按国民经济统计分类,建材行业包括2个大类10个中类34个小类,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差异性大。随着发展方式转变,需求结构升级,面向建筑业的水泥等传统建材产品需求量进入平台调整期,将呈现稳中缓降的态势;面向节能环保、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的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产品的需求量将保持快速增长。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要处理好不同行业的关系,不能“一刀切”,坚决遏制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违规新增产能,防范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等产能无序扩张,同时鼓励发展高性能纤维、石墨烯等新材料产业。

统筹产业链上下游。陈克龙表示,建材行业和建筑行业既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又处于产业链上下游。建材和建筑协同降碳可互为支撑、互相引领,是促进“双碳”工作的有效路径。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参与共同制定发布《方案》,也是考虑要推动解决建材“内含碳排放”和建筑“运营碳排放”,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协同发力。推动建筑用材结构升级,促进高碳建材产品减量使用,加快发展低碳胶凝材料、生物质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体系,加快推广应用,促进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协同发展。

统筹减排与质量安全。建材是高温窑炉行业,是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重点领域。《方案》提出,鼓励逐步减少硅酸盐用量,提高固废利用水平,提高电石渣、磷石膏、锰渣、赤泥、钢渣等含钙资源替代比重,这些都有助于行业协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在具体的实施中,一定要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在确保符合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推进综合利用、减量化使用,要通过技术进步系统施策,夯实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产品质量根基。”陈克龙说。

统筹不同区域特色化发展。陈克龙认为,建材行业区域性较强,各地依据自身资源、产业基础等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要引导适于本地能源资源结构的产业发展,引导推动建材与其他行业耦合发展,引导建材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实现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和产业循环衔接,加快培育形成更高水平的产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动建材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综合施策发力

2023年是《方案》全面实施的第一年,亟需相关部门、行业内外共同努力、综合施策,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促进建材行业全面达峰。

“总量控制是建材行业碳达峰的基础。今年,我们严格实施产能置换办法,推动水泥行业有序开展错峰生产,加强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预警。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去产能成果,在保障行业有效供给的同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陈克龙说。

据了解,《方案》注重发挥产业政策、科技创新和标准的综合作用,提出研究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一步提高落后产能淘汰标准,严格落实水泥、平板玻璃产能置换政策,开展能源计量审查,促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发挥政策综合作用促进降碳。同时,统筹考虑流通、应用等上下游产业协同联动,促进建筑建材协同降碳。

对此,阎晓峰表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已提前布局、深入谋划,积极组织开展“双碳”基础研究、提出“六零”示范工厂行业新价值取向及企业建设目标、开展“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为全行业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并取得良好成效。

阎晓峰建议,建材企业要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产能置换办法等,坚决杜绝违规新增产能,积极推进节能减碳技术升级改造。同时,希望有条件的建材企业立足解放思想,开放合作;建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要积极参与行业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重点围绕窑炉氢能煅烧等重大关键低碳技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绿色低碳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产业耦合发展;加强“六零”示范工厂成套技术研发等领域科技攻关,为建材行业碳达峰提供技术支持,为碳中和做好技术储备。

当前,部分建材企业已确立目标任务。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育先表示,集团已完成“双碳”路径分析和方案编制,下一步将重点抓好减碳、降碳、固碳、管碳四件事,力争当好落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行动的排头兵。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表示,下一步,华新水泥将继续加大在减污降碳、节能降耗上的投入,大力拓展水泥一体化业务及新型建材业务,不断降低主营产品碳排放强度。

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首席专家陶从喜提出,华润水泥将科学处理好发展与减碳的关系,不断加大节能减碳投入,研发、应用和推广节能减碳新技术、新装备,全方位打造碳排放更低、能耗更少、资源更节约的绿色企业。

编辑:李佳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华润建材科技: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887.4万,同比下降3.69%

2024年4月26日,华润建材科技(01313.HK)发布了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个月之未经审核财务资料。

华润建材科技:2023年营业额255.5亿,同比下降12.9%

4月26日,华润建材科技发布了2023年年报。

仕净科技:打造效果效益兼顾的水泥行业低碳转型新模式

“要有实际效果,才能算真正的降碳。”

拆二合一!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将建6800t/d熟料生产线

江西于都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建一条68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

尼泊尔总理普拉昌达表示:支持华新在尼发展

普拉昌达表示,尼中两国情谊深厚,尼泊尔政府将持续关注和支持华新在尼发展。

2024-04-24 水泥 华新 尼泊尔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8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8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8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8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8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8

云南省

¥ 312.85
2024-04-28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8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8

重庆

¥ 328.95
2024-04-28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8

广东省

¥ 325.61
2024-04-28

湖南省

¥ 316.08
2024-04-28

湖北省

¥ 319.39
2024-04-28

河南省

¥ 282.33
2024-04-28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8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8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8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8

浙江省

¥ 342.2
2024-04-28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8

上海

¥ 332.73
2024-04-28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28

吉林省

¥ 337.65
2024-04-28

辽宁省

¥ 324.97
2024-04-28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8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8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8

天津

¥ 338.21
2024-04-28

北京

¥ 339.43
2024-04-29 04: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