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两会] 王诚代表:担起国企率先做好减碳降碳工作责任

2022/03/14 16:48 来源:中国建材报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表示:水泥行业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和谋划,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确保行业平稳运行,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从单一的山区水泥工厂,成长为享誉全球的大型水泥龙头企业,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海螺集团)用了40多年的时间。40多年来,海螺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担起国企责任,坚持创新引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海螺集团拥有410多家子公司,经营产业涉及水泥制造、绿色建材、新能源和新材料、节能环保、国际贸易等领域,2019年、2020年、2021年集团连续3年跻身世界500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诚的建议大多与减碳降碳相关。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水泥行业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和谋划,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确保行业平稳运行,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减碳、降碳势在必行

水泥工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它也是碳排放管控的重点行业。

按照行业专家、券商测算,生产一吨熟料要产生840~850千克二氧化碳,半成品熟料的碳主要来自原料碳酸钙的煅烧分解,这一部分排放量就占到总排放量的63%左右,其他37%的碳排放来自煤炭和电力。在“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减碳降碳势在必行。

身为全球最大的水泥建材企业集团之一,海螺集团近年来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减碳降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公司按照‘科创+产业’和‘科技+金融’的发展思路,注重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改革的办法、开放的思维,统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等各方力量,构建以绿色建材与高端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三碳科技研究院、水泥行业低碳技术中试基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技术应用产业园等十大载体和两支基金的‘10+2’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数字产业生态圈。”王诚说。

在构建碳减排体系过程中,海螺集团还积极向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迈进,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利用旗下企业全国布点的优势,快速做大光伏、风能发电和储能电站等新能源产业。王诚介绍,2021年,海螺集团旗下新能源公司光伏发电达1.63亿千瓦时,储能2464万千瓦时。

此外,依托水泥窑生产线,海螺集团积极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固废、危废等项目。2021年,公司共消纳工业废渣3532万吨,处置固废、危废约200万吨,生活垃圾约512万吨,减少标准煤耗超130万吨,成为城市“净化器”、政府“好帮手”。

王诚向记者透露,海螺集团近年来还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水泥制造的深度融合,驱动生产、管理、服务模式变革,有效降低水泥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初步建成了水泥智能工厂集群,劳动生产率提升20%,年增效逾10亿元,减排二氧化碳750多万吨。

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前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环保政策趋紧的大环境下,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

王诚表示,为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加快创新步伐,海螺集团启动了“歼30”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即以工业互联网“水泥工业大脑”为主体,以低碳零碳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两翼重点攻坚,以“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为发动机赋能,大力发展与水泥产业相关联的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力争在“十四五”末形成2~3个百亿级规模新兴产业,不断推进全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

在成果取得方面,海螺集团收获颇丰。以创新为引领,海螺集团创造了全球第一个水泥窑尾烟气碳捕集纯化项目、第一个水泥全流程智能工厂、第一个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系统等“九个第一”,这些科技成果,让高效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绿色发电等成为现实。其中,海螺水泥窑尾烟气碳捕集纯化项目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王诚指出,近年来,海螺集团积极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全力抢抓政策机遇,推进资源和要素有效汇集,打造集实验研究、人才培养和新产品研发“三位一体”的新型科研基地,加速“产学研”结合成果转化。集团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二氧化碳资源化联合实验室、新材料与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甲醇SCR脱硝技术联合实验室,积极研发清洁能源利用、燃料替代、减污降碳迭代、二氧化碳市场化应用等方面技术。

“海螺规划在2022年6月初步建成面向水泥、型材行业的垂直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在2022年年底建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双跨’平台,打造建材行业首个‘灯塔工厂’,推动传统产业再升级。目前,已经孵化出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质量管理和智慧物流供应链平台等智能制造科技公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首批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谈到创新发展,王诚兴奋地说。

扛起责任发挥带头作用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对此,王诚认为,行业头部企业要坚决扛起责任,积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水泥不是落后产品,传统行业也不等于落后产业。只有实现绿色转型,不断在‘减’上下功夫,在‘强’上花力气,才能摘掉高耗能、高排放的标签,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水泥产业绿色转型方面,王诚建议,一是推动行业结构优化,促进高质量发展。通过并购、参股等多种形式推动联合重组,从源头上遏制新增产能,从存量上压减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实施节能降碳行动,实现绿色转型。积极向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迈进,加快延链补链强链。要开展节能降碳行动,全面推广全绿电供应和新技术,争做能效“领跑者”。三是数字赋能水泥制造,助推产业升级。深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水泥制造的深度融合,驱动生产、管理、服务模式变革,有效降低水泥生产过程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

在王诚向全国两会提交的建议中,有关于水泥行业减碳降碳工作、加快推广新能源运输车辆发展、推进节能门窗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建议,还有差别实施水泥工业电价的建议。

之所以如此关注碳减排问题,王诚表示,碳减排不仅是一项伟大崇高的使命,更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碳权交易、能耗环保管控都会对水泥市场和水泥行业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必须加强前瞻性思考和谋划,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确保行业平稳运行,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作为节能降碳的重点行业,水泥要加快绿色化、数智化转型,持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发展阶段、契合新发展理念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编辑:余丹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安徽:新投产3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还将再建2条!

截止于2023年12月31日,安徽省内共有91条在产及待退出生产线,合计年熟料产能13758.5万吨。

哪些亮点值得关注?第十一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装备更新论坛》即将召开!

中国水泥网将于6月13-14日,在江苏南京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装备更新论坛》”。

建材行业5项节能降碳技术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

4月30日,工信部公示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

水泥行业破冰之路:应对设备更新与资金短缺的双重挑战

然而,正当水泥行业准备迎接设备革新带来的曙光时,却不得不面对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不佳的现实。

工信部下达节能监察任务!涉及87家水泥企业(附名单)

4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2024年国家工业节能监察任务。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0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4.78
2024-05-08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08

青海省

¥ 416.22
2024-05-08

甘肃省

¥ 382.91
2024-05-08

陕西省

¥ 327.04
2024-05-08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08

云南省

¥ 312.39
2024-05-08

贵州省

¥ 312.57
2024-05-08

四川省

¥ 351.02
2024-05-08

重庆

¥ 331.21
2024-05-08

海南省

¥ 432.19
2024-05-08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08

广东省

¥ 324.44
2024-05-08

湖南省

¥ 316.08
2024-05-08

湖北省

¥ 319.39
2024-05-08

河南省

¥ 267.33
2024-05-08

山东省

¥ 321.62
2024-05-08

江西省

¥ 313.39
2024-05-08

福建省

¥ 303.10
2024-05-08

安徽省

¥ 314.72
2024-05-08

浙江省

¥ 332.74
2024-05-08

江苏省

¥ 306.15
2024-05-08

上海

¥ 332.73
2024-05-08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08

吉林省

¥ 358.29
2024-05-08

辽宁省

¥ 338.19
2024-05-08

内蒙古自治区

¥ 349.14
2024-05-08

山西省

¥ 315.65
2024-05-08

河北省

¥ 345.41
2024-05-08

天津

¥ 368.21
2024-05-08

北京

¥ 339.43
2024-05-09 05: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