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2021 中国经济一马当先

2021/02/05 10:38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展望2021年,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蔓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中国经济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走势如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发展带来沉重打击,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2020年,中国“一枝独秀”,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全年经济增速为正的国家。

展望2021年,疫情仍在全球范围蔓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调整,中国经济面临着高度不确定的外部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走势如何,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2020年全球经济大幅萎缩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经济大幅萎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26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5%,2019年全球GDP总量为87.75万亿美元,2020年则降至84.68万亿美元,减少了3.07万亿美元,减掉了一个印度的GDP还要多。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研究结论是: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2%。其中,美国经济下滑3.7%,欧元区经济下滑7.5%,日本经济下滑5.3%,英国经济下滑11.2%。中国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1月25日,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3%,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2.5倍以上;在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和旅游业大规模中断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收缩7.6%;全球有1.31亿人陷入贫困,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儿童和来自边缘社区的人。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逆势上扬,“一枝独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GDP同比增长2.3%,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按当前汇率计算折15.4万亿美元。中国是全球少有经济正增长的经济体,更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全年经济增长为正的国家。

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增长,不仅巩固了自身基础,也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在世界经济疲软和国家贸易几乎中断的条件下,中国的外贸实现了全球少有的正增长。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比2019年增长1.9%,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长27.4%。

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逆势增长4%。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月24日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FDI总额大幅下滑,但中国FDI逆势增长,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

该报告分析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FDI总额约为8590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缩水42%。发达经济体吸收FDI约2290亿美元,较前一年骤降69%,是近25年来的最低水平。发展中经济体FDI约为6160亿美元,下滑12%。中国FDI逆势增长4%,达1630亿美元,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资流入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超过内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增速。

IMF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强劲复苏态势,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二是为应对疫情加大了公共投资;三是央行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2021年中国经济 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

国内基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认为,近期一些地方疫情散发对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2021年,中国经济有基础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作出这一总体形势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基础考虑:

一是物质基础雄厚。中国有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支持经济持续恢复、确保人民基本生活的强大物质基础。农业基础地位巩固,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工业主导作用增强,2020年工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交通通信、能源水利保障作用增强。

二是产业体系完整。2021年,面临不确定性的考验,中国完整的生产协作体系和配套能力将会继续发挥有效作用。中国已建成世界上最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货物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一,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三是市场空间广阔。广阔的国内市场是发展的立足之地和回旋空间。中国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拥有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内需市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调整升级将拉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四是科技实力强大。中国科技创新日趋活跃,研发投入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际专利申请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业的数字化、数字的产业化趋势明显,反过来也促进更多线上消费的实现。

四是人力资源丰富。中国劳动力供给规模居世界前列,16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技能人才达到2亿人,研发人员总量也居世界首位。

五是根本政治保证。党的坚强领导、显著的制度优势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

此外,有专家指出,在国际环境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也有较大回旋和拓展空间。

2020年11月15日,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是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RCEP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将为世界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贡献新力量。

2020年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国与欧盟的投资与经贸关系将大幅改善提升,有助于强化中欧经济合作,推动双方构建更高水平的全球价值链。

中美关系方面,预计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仍将发挥短期“压舱石”作用。在疫情冲击下,中国进口对美国的重要性大幅上升,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采购计划对美国经济恢复尤为重要,中美关系全面恶化可能性较低。

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仍是疫情影响

世界多国已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但是疫苗的普及仍面临诸多障碍,发达国家民众对疫苗存在信任问题,贫穷国家获得疫苗资源的能力和渠道有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奇渊指出,2021年最大的不确定性仍然是疫情本身。疫情将导致的金融危机,是莱因哈特所描述的那种“悄无声息”,还是表现为“惊心动魄”,则取决于疫情持续的范围和时间。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1年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疫苗部署与投资是维持经济复苏势头的关键。如果决策者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并推动促进投资的改革,复苏将缓慢乏力,经济活动及收入可能长期在低位徘徊,发展仍面临风险。

疫情终将过去,人类也将逐渐被治愈,但是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将陷入长期“病态”之中。在2021年年初疫情强势反弹之下,全球企业债务、政府债务和银行不良贷款均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各国付出了惨痛代价,仅G20集团国家就动员了超过10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这已经是全球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整个过程中花费的3.5倍。随着未来疫情的持续,由防控疫情所导致的经济问题将逐步暴露出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预计2021年全球债务水平将显著上升,发达经济体债务与GDP的比重达到约125%,新兴市场达到65%,低收入国家达到50%。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全球经济和发展问题高级研究员霍米·哈拉斯在题为《2021年的美丽新世界》一文指出,2020年的最大忧虑是出现大规模债务违约,但这些忧虑并未成为现实。不过,形势可能会在2021年恶化,61个国家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到期外债,可能面临严重融资困难。

1月18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提出,2021年中国经济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疫情挑战。考虑到疫情走势出现不确定性,特别是欧美国家和地区还深陷其中,所以2021年经济复苏的程度是超过预期、等于预期,还是低于预期,还不可知,形势仍非常严峻。二是除疫情以外的风险挑战。从国际角度来说,为应对疫情,各国在2020年出台了前所未有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于那些本就债台高筑的国家而言,可以说是不堪重负。如果2021年再出台进一步刺激政策,压力非常大,但是不出台又可能会出现经济复苏较慢甚至是低于预期的可能,所以这是两难选择。

标普评级在《全球银行业2021年展望》中也指出,2020年以来企业杠杆率处于持续飙升之中,2021年企业违约率还可能进一步上升,这将给银行带来重大风险。该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企业债务占GDP的比重将升至103%,比2019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对全球经济谨慎乐观 对中国经济普遍看好

全球各大权威机构和不少经济学家都对2021年经济形势作出了展望。大家普遍预测在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2021年世界经济可望实现恢复性增长,特别是普遍看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头。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预测都是在谨慎评估现实形势下作出的。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她说,2021年的经济预测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疫苗的供给情况、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等。要强调的是,2021年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因为出现了新冠变异病毒。同时各国经济复苏并不均衡,有150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无法在2021年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有110个国家的经济甚至无法在2022年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1月25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适度回升4.7%,仅勉强抵消2020年的损失;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7.2%。

报告指出,2020年东亚地区GDP增速大幅降至1%,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小增幅。如域内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21年该地区经济增长有望达到6.4%,2022年达5.2%。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相比,东亚地区的增长前景更具韧性。

中国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使经济自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复苏,并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望未来,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7.2%,2022年放缓至5.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2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相较去年10月的预测上调了0.3个百分点,并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至4.2%。2021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将提速,但各国经济复苏进展不一且存在明显分化,中国经济复苏领先全球。

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表示,此次调高2021年经济增速是因为考虑到多种因素,包括几个主要经济体追加了政策支持,加之新冠疫苗有望在2021年晚些时候推动经济走强,将远远抵消病毒感染人数上升对近期增长势头的拖累作用。

IMF预测,2021年发达经济体GDP将增长4.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5.8%,日本经济增长3.1%,英国经济增长4.5%,欧元区经济增长4.2%。美国和日本的经济产出将在2021年下半年恢复到2019年年底的水平。

2021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GDP将增长6.3%。其中,中国经济将增长8.1%,东盟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将增长5.2%,俄罗斯经济将增长3%,巴西经济将增长3.6%,南非经济将增长2.8%。

世界银行发布的2021年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显示:假设大规模推广新冠疫苗接种,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但是,如果决策者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和实施促投资的改革,复苏可能会缓慢乏力。

报告指出,虽然全球经济在2020年萎缩4.3%之后又恢复增长,但新冠肺炎疫情已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和患病,令数百万人陷入贫困,并可能长期抑制经济活动和收入增长。近期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仍有可能出现不同的增长结果。

在悲观情景下,感染率继续上升,疫苗延迟推出,可能将2021年的全球增长限制在1.6%。同时,在乐观情景下,疫情得到控制,疫苗接种过程加快,全球增长则可能加速至近5%。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GDP总量在2020年收缩2.6%之后,预计2021年增长5%。预计中国经济2021年增长7.9%。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2021年至2022年,全球经济将呈现渐进且不均衡的增长。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复苏,预计到2021年年底,全球经济有望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但从短期看,世界经济前景仍不明朗。

该组织将2021年增速预期由此前的5%下调至4.25%。将2021年美国经济增速由4%下调至3.2%,欧元区2021年经济增速由5.1%下调至3.6%;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为8%。

相比国际机构,国内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认识更加理性,预判也更为谨慎。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表示,总体看,2021年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压力不大,因为2020年的增速只有2%左右,基数比较低。但今年面临的困难也不少,比如财政、金融方面去年出台了很多史无前例的政策,一些方面的潜在问题可能会逐渐暴露出来。

他认为,2021年总体上还属于疫情冲击的修复期。疫情对生产力的破坏虽然不大,但对消费力、就业质量和投资信心的影响是巨大的,不是一年就能恢复过来。此外,疫情本身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不能仅看今年经济增速超过去年就认为形势较好,“我们应该乐观,但是不能盲目乐观”。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认为,2021年中国GDP会达到7%至8%的增速,高于2015年以来各年GDP增速,这主要是受2020年基数较低的影响,所以不能盲目乐观。从年度来看,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回归正常水平,大概位于5.5%至6%的区间。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田国强对2021年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也是“谨慎乐观”。根据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的测算,在基准情形下,如果没有新的、大的外生负面冲击,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重回8%以上。几方面因素支撑这一预测:一是2020年低速增长带来的基期效应,二是新冠疫苗开始大规模上市和接种,三是美国新政府在中美经贸关系上确定性和可预见性有所增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受2020年经济增长基数较低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宏观调控的跨周期设计与调节以及国内外的不确定性,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7.8%左右。需要说明的是,对2021年的预测,可能因为2021年特别是上半年疫情发展态势的超预期变化而存在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学工表示,中国经济2020年第一季度增速为-6.8%,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可能达到19%,但这个增长只是同比效应。

国内银行研究机构也分别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作出分析预判。

中国银行发布的《2021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简称《报告》)提出,预计疫情影响仍将在2021年上半年延续,下半年全球经济才能真正走向复苏。进入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可能呈现“三低、三新”特征,在低增长、低利率、低投资中酝酿新力量、新趋势和新秩序。

关于中国经济走势,《报告》认为,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将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支持创新发展、改善营商环境,加上低基数因素,经济增速很可能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以上,预计2021年GDP增长7.5%左右。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展望,受2020年基数影响,2021年中国季度经济增速将呈前高后低态势。消费和制造业投资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60%以上。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9%。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将有大量新建设项目规划及实施,需要积极财政政策支持。预计财政赤字率将回落到3%左右,财政赤字额度大概在3.4万亿元左右,仍然保持积极财政力度。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渐恢复,税基将扩大,为财政增收提供基础,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收入将回升。虽然财政赤字额度可能下降,由于财政收入增长加快,财政支出额度可能提升到25.5万亿元,支出力度将超过2020年。

招商银行研究院分析显示,在疫苗问世、宏观政策回归中性的基准情形下,2021年GDP增速预计达8.8%。财政政策方面,预计2021年目标赤字率大概率将下调至不高于3%的常规水平,特别国债将不会继续发行,新增专项债限额将大致为3.5万至4万亿元,继续扩大减税降费规模的可能性较小。

最后,如果用一句话概括2021年的经济形势,该怎么形容呢?不妨借用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的一个比喻——“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就像一场与新冠病毒之间的竞赛,竞赛结果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苗推广的速度和政策有效支持的力度”。

编辑:敖思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李叶青:当前水泥行业在底部煎熬,行业核心目标应该是利润恢复

2024年,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华新从来不以销量作为我们的考核和追求,我们将坚持“利润是目标,价格(收入)是基础”的理念,力争实现营业收入、EBITDA、经营性现金流保持正增长。

金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英武参加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李强总理在北京主持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并讨论下一步经济工作。与会者认为国内经济积极因素增多,市场信心增强。李强强调要细化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注重精准施策,推动科技创新和满足有效需求,同时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并关注民生。企业家姜英武汇报集团经济运行情况并提出建议。

2024年1~2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2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融创中国一季度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00亿元

3月单月,融创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5.1亿元,合同销售面积20.7万平方米,合同销售均价16960元/平方米。

2024年3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3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5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5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5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5

云南省

¥ 323.02
2024-04-25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5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5

重庆

¥ 328.95
2024-04-25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5

广东省

¥ 326.04
2024-04-25

湖南省

¥ 314.79
2024-04-25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5

河南省

¥ 297.33
2024-04-25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5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5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5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5

浙江省

¥ 342.2
2024-04-25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5

上海

¥ 332.73
2024-04-25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25

吉林省

¥ 331.13
2024-04-25

辽宁省

¥ 302.53
2024-04-25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5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5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5

天津

¥ 338.21
2024-04-25

北京

¥ 349.43
2024-04-25 21: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