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2021年造房子的利润干不过制造业

2021/05/27 09:37 来源:新浪财经

2020年杭州市政府卖地收入2574亿元(全国第二),2020年杭州房价累计涨幅达8.9%(全国第二),近十年杭州的常住人口增长排在长三角第一。......

文章开始,先来做道题。

一家杭州本土龙头房地产企业,在杭州拿一块地造房子,能从这个项目中获得多少利润?

提示:2020年杭州市政府卖地收入2574亿元(全国第二),2020年杭州房价累计涨幅达8.9%(全国第二),近十年杭州的常住人口增长排在长三角第一。

答案是多少呢?

最近,杭州龙头房企滨江集团的董事长戚金兴给出了答案,他在与投资者的互动中说,在这次杭州集中土拍中,滨江集团共拿了5块土地,在滨江团队精干高效管理下,公司融资能力强,融资成本低,品牌影响大,在这样的状况下,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

1%—2%的净利润,这年头房企的日子这么难过?

再来看北京。

5月上旬,北京挂牌出让了30宗地,据旭辉集团旗下晨曦资本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这30宗土地中,亏损及零利润地块占比39.13%,低利润项目占比52.17%,中利润项目仅有8.70%,中高利润及高利润项目占比为0。

在5月的北京集中土拍中,有一家地产公司拿了好几块地,但转身就被传出要退地,有分析说是因为拿地多,利润低,账算不过来了。当然,这是传闻,公司方面已经否认。

在房价很高的北京,一房难求的杭州,开发商的利润怎么会这么薄?

1

利润不如制造业

房企两大命脉被限制

如果把房企比喻成一家面包店,把造房子比作做面包,利润低无非是两个原因——面粉贵、面包卖得便宜。

对于房企来说,新房被限价了,卖不到真实的市场价,这也是为什么大城市新楼盘一开就遭哄抢的原因,因为新房与周边二手房存在着很大的差价,买新房堪比当年股市中的“打新”,中了就是“一本万利”。

面包卖不上价,面粉价格却不低。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告诉小巴,房企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热点城市土地竞争激烈,地价过高。而新房售价又有限价的天花板,房企的利润就像夹在中间的三明治,越压越薄。  

丁建刚老师说,其实有些地块是显形地价并不太高,但隐形地价很高。以杭州为例,土地出让时的规则是:第一是要代建10%的公租房;第二,当溢价率达到30%时,要竞自持,意思就是房企开始竞争哪家自持的比例更高。

比如,5月杭州集中土拍的57宗土地,有75%的地块都竞争了自持,最高自持比例达40%。

土地自持,不能销售,不能转让,只能租赁,这意味着开发商无法变现。

按照丁建刚老师的说法,一方面,竞争自持对于房企而言,实属无奈,因为绝大多数房企没有这方面的运营经验,只能想尽各种办法运用以租代售等模式,甚至很多房企暂时把这一块资产搁置。自持部分变成了隐形成本,这部分成本摊到可售部分中去,隐形地价就更高了。

另一方面,对于全社会来说,自持更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浪费。杭州这次的自持面积超66.2万平方米,如果以每套100平方米计算,意味着这次出让的土地有6600多套房源,没有形成真正的商品房市场供应。

再回到最初的面包店,除了面粉贵,面包价格低,面包店还有另一个困难——融资难。

去年,房企迎来“三道红线”的政策限制,具体为红线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红线2:净负债率大于 100%;红线3: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

一些人专门根据“三道红线”的规定,将各大房企划分成了各种版本的“红-橙-黄-绿”图。

丁建刚老师告诉小巴,“三道红线”确实能降低房企的金融风险,监管层虽然没有公开说这个事,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各大房企都在执行,努力把自己变成绿码,否则到了后面算账时就麻烦了。

简单说,房企为了符合“三道红线”的要求,必须降杠杆,降负债,融资收紧,手头的现金流变得紧张。

“银根”和“地根”,是房企的两大命脉。现在,房企已被精准调控。再加上限价政策,从融资到拿地再到卖房,房企被层层限制,利润自然就下降了。

中信证券研报,其调研的样本房企(12家上市房企)在近三年来,毛利润和净利润都呈现下滑趋势。

2

没有利润还抢着拿地

房企究竟图啥?

房企的利润越来越低,地价也不便宜,奇怪的是,在许多城市,开发商还是抢着拿地。

今年2月底,自然资源部确定22个重点城市要对住宅用地实行“集中供地”政策,2021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3次。就是说,试点的22个城市一年只能集中拍卖3次土地。

截至目前,北京、天津、沈阳、长春、无锡、杭州等十多个城市的第一轮集中供地已经收官。

从数据看,出现了冷热不均的形势。比如,长春40宗土地中仅6宗溢价成交,30宗底价成交,还有2宗流拍。广州竟然也有6宗流拍。

但在热点城市,房企十分踊跃。比如,重庆主城推出46宗宅地,无一流拍,平均溢价率高达42.99%。杭州推出的57宗地,平均溢价率26%。

而北京、上海两地,似乎早就预料了房企会抢着拿地,专门设置了土地溢价率,不得超过10%。

明明没钱赚,还抢着拿地,房企究竟图啥?

当然不是。

丁建刚老师表示,不在行业之中,很难理解房企的苦衷。对于大多数房企来说,与一个项目的盈利和亏损相比,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保住品牌、保住规模(对上市公司来说,还有就是保住股价)、保住团队、保住在一个区域的市场占有率,特别是像杭州这样被视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高地的城市,还意味着需要保住市场高地。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也表示认同:拿地是房企的生存之本,房企本身就是通过滚动开发来实现企业正常运转。同时,由于城市群的发展以及人口流动的趋势性变化,房企拿地的倾向性也更为明确。

相比于那些地价低、溢价率甚至为零的非热点三四线以下城市,杭州这类强二线城市未来发展的确定性强,既包括了经济发展的实力,也包括人口流动的总量,即使当前看来地价高,利润低,但综合来看,未来的盈利性有更强的支撑力。

3

买房人:一边抢房,一边维权

房企利润低,毕竟是他们房企的事,跟咱买房人有什么关系?

细细分析,关系很大。

显而易见的一点是,房企低利润与高成本有关,因此在降低成本方面,比以往更有动力。

成本要怎么降?首要选择,就是降低品质。

于是,交房之日,就是维权的起始日。

这两年,各大城市业主维权的新闻层出不穷,比如绿化减配,当初宣传的是五重园林,交房后就只有几棵小灌木。

精装修就更别提了,买房时业主支付了不低的装修款,交付后到手的精装修一言难尽。比如,才刚刚交付,天花板就开始漏水,入住后,卫生间又开始长蘑菇了。

“真叫卢俊”公号创始人卢俊告诉小巴,地价高、售价限制确实会导致开发商不追求做好项目,以产品力著称的杭州,最近几年的品质下滑其实非常严重。因为对于开发商而言,不论造什么样品质的房子都能卖掉。这时买品牌开发商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品牌不论市场如何,底线还是比较高的,也会有企业责任要求自己。

4

解铃还须系铃人

有人这样形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或许已经被“高房价”和“严调控”的长期角力拧成了一根极度扭曲的麻花。

确实如此,在这个扭曲的生态中,发生着许多奇怪的事:调控层层加码,房价依旧上涨;开发商没有利润,依旧要抢地;买房者前脚抢房,后脚维权……

这肯定是个难解的题,但总得有一些解题思路。丁建刚老师提出了一个解题思路,他认为,目前不太正常的状态、扭曲的状态,需要反思。

最终还是要回归市场的本来面目。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调控不是不能调控,也不是不应该调控。但调控,更多的应该用法律和经济手段。

行政手段通常就是堵,但最后的结果一定会形成危险的堰塞湖。

经济手段可用的方法就多了。首先,金融政策上,除了个人按揭贷款降杠杆以外,还要堵住经营贷等漏洞。

其次,可以设置梯级契税,特别消费税(也可以设特别印花税,或者资源占有税)。

对于投资者来说,交易环节是卡口。假设在交易环节一次性征收20%,甚至以上,随着持有年限的增加逐步减低,持有10年以上,视为自住,可以免征。这样做肯定可以拦截大部分投资者。

说到底,解铃还需系铃人。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实施方案,旨在扩大有效投资,推动设备更新,促进内需、增长和结构调整。方案聚焦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九大领域,提供2.5%的贷款贴息,期限两年。项目单位需符合特定条件,包括设备采购金额超过500万元。各相关部门将负责项目征集、申报、审核、资金申请和监管工作,确保资金安全、合规使用。

东方雨虹2023年营收利润双增,高质量发展彰显强劲韧性

东方雨虹2023年营收328.23亿元,增长5.15%,净利润22.73亿元,增长7.16%,展现强劲韧性。公司通过丰富产品线、拓展业务和深化合作关系实现增长。在多元化品类和非房地产领域取得成绩,同时布局新材料和绿色建筑,适应市场变化。建材行业有望受益于基建投资增加和绿色建筑需求上升,东方雨虹作为龙头将持续受益。

因地制宜优化新能源布局,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

文章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取得显著成就,但面临技术瓶颈、过度开发和数字化水平不高等挑战。应聚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关键环节突破,合理规划区域布局,加强产业协同,并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国建筑副总裁吴秉琪:地产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转向品质

中国建筑副总裁吴秉琪表示,地产行业集中度将提升,竞争由规模转向品质。中海地产和局院地产发展强劲,中海地产权益销售额行业第二,局院地产合约销售额增长25.3%。公司将聚焦高品质发展,优化土地储备,加强现金流管理,并探索城市更新和保障性住房等领域。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4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4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4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4

云南省

¥ 325.31
2024-04-24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4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4

重庆

¥ 328.95
2024-04-24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4

广东省

¥ 325.79
2024-04-24

湖南省

¥ 314.79
2024-04-24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4

河南省

¥ 297.33
2024-04-24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4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4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4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4

浙江省

¥ 342.2
2024-04-24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4

上海

¥ 332.73
2024-04-24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24

吉林省

¥ 331.13
2024-04-24

辽宁省

¥ 302.53
2024-04-24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4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4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4

天津

¥ 338.21
2024-04-24

北京

¥ 349.43
2024-04-25 08:25:04